餐桌上4種魚菜果,易招癌症、白血病!為了家人健康,別端上餐桌

2019-11-17     家庭醫生雜誌

提起白血病,很多人都會想起電視劇里常見的橋段——主人公偶然發現自己得了白血病,相愛的人最終陰陽兩隔……

然而,年初一個新聞事件,卻更加駭人聽聞:在某縣城,一家四口人接連被查出了白血病!

經過排查發現,罪魁禍首竟是他們一家長期吃的劣質粉條,裡面藏著人體健康的一大「殺手」——甲醛

甲醛——身邊的「奪命殺手」

盤點甲醛超標物之前,咱有必要先科普一下甲醛的危害。

甲醛刺激性強。達到一定濃度,可引起眼紅流淚、噴嚏、胸悶氣喘、皮膚過敏等問題。

毒性大。長期接觸,會引起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免疫力降低,甚至引發呼吸功能障礙和肝腎損傷。

甲醛屬於1類致癌物,可誘發鼻咽癌、淋巴癌、腦瘤、白血病、細胞核的基因突變等。

甲醛超標可能造成自然流產、早產或死胎,還會增加不孕風險。

甲醛是國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質,但總有人為了牟利不擇手段,把這樣的毒物加到天天吃的東西里。

菜市場4種甲醛食物,白送都不要!

1. 劣質粉條、麵條、餃子皮

甲醛能起到保鮮、防腐的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粉條,一些麵條、餃子皮也可能添加甲醛,這類案例並不少見。

添加了甲醛的麵食,可能放好幾天都不會發酸,而且,它的韌性更好,不易煮爛、斷裂。

當然,這些特徵有時並不好辨別,所以大家最好在正規商超購買,選擇品牌包裝食品,慎選小作坊加工食品。

2. 部分冷凍海鮮

不法商家在水產品中添加甲醛來延長保質期,還能讓不新鮮的魚變得鮮亮、有彈性。

有商家用甲醛溶液浸泡帶魚,這種帶魚一下鍋就打卷、炸「開花」了。

剪開魚肚子時,能聽到「咯吱咯吱」的聲響。

圖源/網絡

甲醛處理過的帶魚,肉質會比較瓷實,無法彎曲,大家選購的時候要多留意一下。

除了帶魚,鯧魚、多寶魚、蝦之類的水產品也可能用甲醛泡過。所以,如果發現冷凍海鮮有刺鼻或辣眼睛的氣味,就不要買了。(當然,氣味也可能很淡)

3. 娃娃菜、草莓等蔬果

之前,曾有媒體做過暗訪調查,曝光了娃娃菜泡甲醛的內幕。

圖源/網絡

娃娃菜、白菜、草莓這類「嬌嫩」的蔬果,經過長途運輸,容易腐爛變質。為了保持更好的賣相,有些經銷商會非法使用甲醛噴洒。

所以,買菜的時候要注意有無異味。買回家後最好用流動清水多洗幾遍,因為甲醛易溶於水。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剝掉最外層的菜葉。

同理,草莓之類的鮮嫩水果,吃前也要用流動的水多次清洗。

4. 劣質乾貨

乾貨,包括筍乾、香菇、木耳、干魷魚和海參等食品。有不法商販會用甲醛做乾貨防腐劑。

鑑別甲醛乾貨,可以用這3招:

  • 一看:顏色是否正常。如果食品非常白,超過正常的白色,且體積肥大,可能用甲醛處理過。
  • 二聞:是否殘留有異味。
  • 三摸:是否一捏就碎。

說完吃的,咱再說說用的。

家中這幾樣東西甲醛超標,碰都別碰!

1. 裝修家具

比起食物,大家最熟悉的甲醛來源,應該還是室內裝修。

去年,一篇題為《阿里P7員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在網絡上刷屏。近年來,這樣的事件其實屢見不鮮:

新裝修的房間,甲醛濃度往往較高。要想去除甲醛,最好的方法是保持通風。

但有些人入住新房心切,通風沒多久就急著住進去,還有很多公司和出租公寓,基本一裝修完就會投入使用。

要知道,甲醛的釋放周期很長,可長達3~15年。

從目前建築材料、家具的普遍質量來看,裝修後最好通風5~8個月再入住,特別是體弱病患、孕婦、嬰幼兒,更不能急。

除了通風,還要注意兩點:

在材料的選擇上,儘量少選膠合板、壓模板製成的地板和家具,少用塗料、粘合劑。

避免過度裝修。如果把每一樣家具、裝飾材料看作一個污染源,污染源越多,甲醛濃度越容易超標。

此外,像放置活性炭、硅藻泥、干茶葉等方法,效果有限,只能作為輔助手段。而且它們容易飽和,注意要定期更換。

2. 劣質仿瓷碗

仿瓷碗的外觀像瓷,但質地輕、不易碎,很多餐館、有小孩的家庭都會使用,但一些劣質的仿瓷碗,在高溫下會釋放高含量的甲醛。

有相關機構做過實驗:用劣質仿瓷碗盛開水和熱油,出現了甲醛嚴重超標的情況

圖源/網絡

並不是說仿瓷碗不能用,只要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就可以放心使用。

  • 購買時檢查產品是否有QS標誌、生產許可證和執行標準。
  • 使用前將餐具放在沸水中煮半小時,一旦出現發白、起泡、開裂、散發刺鼻氣味等情況,最好不要使用。

注意:即使是合格的仿瓷碗,最高也只能承受120℃的高溫,一旦超過,同樣會釋放有害物質。所以千萬不要用它裝高溫食物,或者放進微波爐加熱。

3. 劣質衣物

一些不法廠家會在製衣過程中使用甲醛,以起到著色固色、防皺防縮的作用。

殘留在衣物中的甲醛,可能經由鼻子吸入,也可能通過汗液滲透進體內。

所以,如果發現衣物有明顯刺激性氣味,千萬別買。

還有,新衣服穿之前要充分洗曬,這樣可去除其中一部分甲醛。

4. 劣質玩具

一些劣質的塑料玩具、文具、螢光棒等,可能含有甲醛等致癌物。不只塑料,一些實木玩具、毛絨玩具,也可能會釋放出遊離甲醛。

注意:選購兒童玩具,應認準「CCC」認證標誌,沒有的最好別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8Boem4BMH2_cNUgwm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