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百出,二戰期間日本人這樣對待西方戰俘……

2019-05-11     桃花石雜談

二戰期間,法西斯軸心國陣營在世界各國都犯下了無數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給其它二戰受害國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作為二戰最主要的受害國之一,中國人對日本侵略軍在華的暴行是最熟悉不過了。而在二戰結束之後,在同盟國針對日本戰爭罪行而進行的東京審判中,日軍在二戰中的三大罪行成為了關注焦點,第一就是我們中國同胞刻骨銘心的南京大屠殺,而另外兩個則分別是泰緬死亡鐵路和巴丹死亡行軍,這兩項罪行中,受害者既有西方戰俘,又有來自各國的亞洲人。今天我們就從這兩個事件說起,介紹一下二戰期間日本是如何對待西方戰俘的。


泰緬鐵路與巴丹行軍

據事後估計,泰緬鐵路的修築過程造成了10萬人死亡,其中西方的戰俘大約死了1.2萬人,巴丹行軍大約則造成了大約5000到2.5萬人死亡。而從這些死亡數字和具體過程里,其實也可以看出當時日軍對待西方戰俘有多殘酷了。

幾名修建泰緬公路折澳大利亞戰俘

泰緬鐵路是指日軍在1942年到1943年之間修建的一條連接泰國曼谷和緬甸仰光的鐵路,總長大約415公里,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持在緬甸作戰的日本軍隊。在整個修建過程中,日軍總共徵用了18萬到25萬周邊各國平民,以及6.1萬名西方戰俘。在施工期間,修路者的生存和工作條件極其惡劣,霍亂、瘧疾和痢疾頻發,而加上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修路者死亡率奇高。事後大致統計表明,大約有9萬名當地人和1.2萬名西方戰俘在修路過程中死亡。後來的著名電影《桂河大橋》就是以這段殘酷經歷為藍本拍成的。

真實(戰後修復的)的桂河大橋

而所謂巴丹行軍,是指從1942年4月9日開始,日軍將自己在菲律賓戰役中俘虜的大約6-8萬美軍和菲律賓軍隊從巴丹半島押解到120公里外的幾個戰俘營的過程。在4月9日,日軍將這些戰俘先集中到了菲律賓馬里韋萊斯和巴加克兩地,要求他們把所有隨身物品全部上交。之後兩天,這些戰俘被陸續集中到菲律賓巴丹省的皮拉爾市,開始一起向北行進。當時當地的氣溫高達40度以上,但在整個行進過程中,日軍只為這些戰俘提供了少量食物和飲水。而且即使在途中休息的時候,這些戰俘也經常被強令坐在烈日之下,只要有人提出要水就會被立即打死。有時戰俘們甚至能看見周圍的河流等水源,但也不准去喝。

巴丹行軍過程中死在路上的戰俘

而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沿途不斷有戰俘體力不支倒在路上,而其中多數人的命運是直接被日本軍車軋死或者被日軍的「清理隊」處決,只有少量運氣特別好的被拖上了日軍的卡車拉走。到達中轉站之後其居住條件極其擁擠,而且衛生極差,又導致許多戰俘傳染上痢疾。第二天這些戰俘又被用箱式卡車轉運,平均每個卡車裡要塞進去100人,而且裡面密不透風。經過這一路的虐待,最後到達戰俘營的戰俘只有5.6萬人,也就是說可能有5000到2.5萬人在沿途死亡。雖然其中死亡的主要是菲律賓戰俘,但美軍戰俘在此過程中也減員嚴重,因此這次戰俘轉移也被稱為「死亡行軍」。

27%的戰俘死亡率

而在整個二戰期間,巴丹行軍和泰緬公路那些戰俘的遭遇其實並不特殊,日本對各國戰俘的虐待可以說是自始至終,系統性的進行的。在二戰期間,日軍在東南亞及太平洋戰役里總共俘虜了大約14萬西方國家的戰俘,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和加拿大人。而到二戰結束時,其中27%,也就是大約3.8萬人都死在了不同的戰俘營之中。特別是日本在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的主要敵人美國人,受到的待遇就更加惡劣。在戰時總共有5萬美國人被日軍俘虜,而美軍戰俘的死亡率更是高達40%。

被俘美軍在戰俘營抬著死了的同伴去埋葬

關於戰俘在日本戰俘營里的待遇,下面這個例子可以說足夠有代表性,也足夠觸目驚心了。根據一位名叫拉塞爾·布蘭登的澳大利亞戰俘回憶,有一天他看到有個戰俘赤身裸體的躺在戰俘營里的一條小溪旁,他走過去問是怎麼回事,那個戰俘指了指自己的腿,他的腿上因為受傷已經長了潰瘍,而他當時把潰瘍部位泡在溪水裡讓魚啃上面的腐肉,希望這樣能有些治療作用。當時拉塞爾覺得那個士兵已經精神失常了,但他自己也沒有任何辦法去幫他。

日本對待這些戰俘在嚴苛方式也跟日本在傳統上沒有戰俘這個概念有關,在日本文化里,投降本身就是極度可恥的事,所以在日本人眼中,這些西方戰俘寧願投降也不戰死,而且還願意在戰俘營里「苟活」本身就是非常值得鄙視的,所以無論怎麼對待他們也都是應該的了。

日軍斬首一名澳大利亞戰俘,這張照片在戰時曾轟動西方

而和戰俘營里的普通戰俘相比,那些在轟炸日本目標時被擊落但卻沒有死的飛行員更是成為了日本人花樣百出地發泄仇恨的目標。這些人許多都會被立即處死,而處死的方法包括直接打死、斬首、活埋、肢解之後供醫學研究等。甚至有記載表明,其中有些人竟然被日本人吃了。而一些沒有處死的飛行員也曾遭受過花式侮辱,比如一名叫雷蒙德·哈羅蘭的美軍B-29轟炸機飛行員在被俘之後,曾經被扒光了衣服裝進一個籠子在東京動物園公開「展覽」,期間無數日本人曾對他破口大罵或者投東西打他。

強制勞動與「馬路大」

而除此之外,大量西方戰俘也都被送到日本以及日本占領的各地從事重體力勞動,比如前面提到的泰緬公路。此外還有許多戰俘被送到日本的煤礦里下井挖煤,許多荷蘭戰俘都受到這樣的對待,他們被送到日本福岡的一家煤礦挖煤,死亡率達到了三分之一。

被強迫為日本人工作的西方戰俘

而一些沒有被處死的美國空軍的俘虜則經歷過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他們被日本人當作「馬路大」進行過各種活體試驗。比如在二戰的最後階段,一架被日軍擊落的美軍B-29轟炸機的8名機組成員在被日本人俘虜之後,作為試驗品被送到日本九州大學。在那裡其中一人先被用槍擊中腹部,然後讓一些外科學員練習從人體取出子彈的技術。而另外一個人則被用於實習大夫的截肢訓練。還有一位則被切除了肺部,然後傷口被縫合,目的是看看這樣會發生什麼。而在戰後進行的審判中,甚至有人聲稱其中一人的肝臟在被切除之後,被做成一道菜讓日本官員吃了。但這項指控最後因為缺乏證據而沒有被採信。

一名被日本人俘虜的瘦骨嶙峋的西方戰俘


當然,在戰後美軍對日本的反攻中,其實也對日本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報復,而且死於日軍戰俘營的西方戰俘里,其實也有相當部分是在美國對日本戰略轟炸的過程中被炸死的,包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轟炸。但不管怎麼樣,日軍在二戰期間確實犯下無數嚴重罪行,不光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人民如此,對被其俘虜的西方戰俘也是如此,這是沒有疑問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RZC2wBmyVoG_1Z57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