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系列之所以風靡全球,得益於它細思極恐的末日世界觀

2019-10-25     大聰看電影

相信很多人的科幻動作啟蒙片,應該就是《終結者》系列,起碼對於我來說,童年的暑假裡,不止一次反覆看著《終結者2》的電影,深深被影片中施瓦辛格的硬核鐵漢形象吸引,也為片中的液態機器人著迷。

《終結者》系列成就了施瓦辛格,同時施瓦辛格也反過來成就了《終結者》。


更重要的是,曾經開過卡車司機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為《終結者》搖身一變,成了改變世界電影工業和創造票房奇蹟的導演。



終結者宇宙

《終結者》系列為何著迷,或者說,一個電影系列為何能深入人心,並能持續讓觀眾買單,這和該系列構建的細膩真實是分不開的,這完全得益於詹姆斯卡梅隆最初對該系列構建藍圖的細心。

因為《終結者1和2》是由卡梅隆編劇和執導的,所以基本上該系列的複雜世界框架,也是由這兩部作品打下的基石。

在進入電影劇情回顧解析前,讓我們先把這塊終結者基石看透,這樣才能更簡單融入《終結者》系列。


在終結者的宇宙里,1994年的時候,美國有個叫「賽博坦」的科技公司,研發出了類神經系統的處理器,放今天來說,其實就是人工智慧的CPU,之後賽博坦利用這種處理器,研發了概念版的賽博坦系統,該系統可以自我成長和學習,再用今天的話來說,估計是阿爾法狗的升級版。

很快這項科技研究吸引到了美國軍方,美軍投入大量資金給賽博坦公司,讓其擴大研究,該公司在這項科研技術基礎上,開發了更為成熟的系統叫SKYNET天網。


天網系統是世界第一個超級人工智慧的自動防禦系統,只要天網一啟動,美軍的戰爭數據分析和預測,都將由天網來運算並很快得到結果。

更重要的是,美軍的所有聯網武器包括核武,也都掌握在天網系統的決策中。

1997年8月4日,天網系統被美軍啟用上線,天網此時開始以宇宙大爆炸的速度自我學習,25天後,天網於1997年8月29日到達覺醒奇點,有了自我意識,並認為人類是它自己最大的敵人。


人類發現天網覺醒為時已晚,天網啟動核按鈕,向俄羅斯發射了核飛彈,從而讓俄羅斯以報復方式回擊核彈,人類核戰爭爆發,之後地球倖存下來的人,稱這一天為Judgment Day審判日。


這一場人類的核戰爭,最後總共導致30億人喪生,世界文明毀於一旦,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消耗殆盡,而此時的天網則更加壯大,它在人類彼此殘殺的過程中,暗中建造和控制了很多軍工廠,天網開發出了專門針對人類的殺人機器軍團。

殺人機器軍團分為很多型號,有大型的類坦克和飛行武器,也有專門捕捉人類的巨型獵食者,還有能跑到街頭小巷精確打擊目標的類人形終結者。


終結者步兵,是由超合金部件製成,堅固耐用,基本款的終結者,都是直接機器部件裸露在外,這個造型也成為了《終結者》系列的招牌形象。

當然,終結者也分很多疊代型號,其中有一個型號叫滲透型終結者,滲透型終結者表面套上了人類的仿生皮膚和面容,用做間諜潛入人類反抗部隊,從而在內部進行刺殺和攻擊任務。

其中滲透型最通用的就是T-800型號,而T-800中最經典的則是施瓦辛格101款,T-800型號包裹著仿生人體肌肉皮膚組織,可以流血可以再生,甚至還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會變老。


除了T-800明星款外,還有黑科技T-1000液態金屬款,這也是州長款的宿敵了,該機型可通過接觸到的有機物體隨意變形,變成它自己想變成的樣子。


在天網日新月異想著法子滅掉人類的同時,倖存下來的人類,中間也組織起了反抗軍,反抗軍有一名先知領袖,叫約翰康納,他似乎是天網的天生宿敵,約翰康納熟知天網行動的每一步,也懂得如何擊破天網各個陣地。


而約翰康納能成為戰士的原因,在於他的母親莎拉康納,她也是一位反抗天網的戰士,而且還是第一位。

人類似乎從約翰康納那重燃了鬥志,紛紛加入了反抗軍的陣營對抗天網,漸漸的人類從頹勢中扭轉局面,眼看天網就要被人類打敗的時候,天網進行了一項更絕密的刺殺行動。


原來天網通過算法,預測到自己被人類打敗的幾率,於是天網在很早之前就開始研製時間機器,目的是為了想派滲透型終結者回到過去,殺掉約翰康納和莎拉康納,從而消滅威脅,改變未來結局。

接下來就是《終結者1》開始的內容,一個全新的終結者系列開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wU5DW4BMH2_cNUgIq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