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幹勁旺 全面小康底氣足

2020-03-30     視界網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台記者 張飛龍 王新蓮

3月中旬日以來,榮昌區4000多名機關幹部圍繞脫貧攻堅自查工作,深入踐行《黨員幹部「十指連心」密切聯繫服務群眾六項制度》,再次敲響百姓家門、叩開群眾「心門」——

截至3月26日,4000多名幹部已走訪120718戶農戶,搜集具體問題1912個、意見建議506個。榮昌區將對這些問題、建議,採取「三事清單」分級辦理的方式,逐條分解抓落實,進一步促進我區脫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不斷鞏固擴大戰果。

現場看 馬上辦 真情走訪辦實事

3月24日上午,清升鎮火燒店社區4組脫貧戶朱成剛正在院子裡喂養新買的20多隻鴨苗。飼料剛一倒進盆,毛茸茸、黃澄澄的小鴨子迅速聚攏過來搶食,但有幾隻行動遲緩、沒精神。

朱成剛正在研究鴨子不吃食的原因,走訪幹部便進了家門。

「鴨子長得可以呦,啥時候買的?」走訪幹部上前詢問。

「剛買回來一個星期,昨天精神還好好的。」朱成剛眉頭擰成了一團。

「可能是生病了,我馬上聯繫村幹部來看一看。」走訪幹部撥通了電話。

20分鐘不到,火燒店社區黨支部書記蔣潤東的摩托車就停在了朱成剛家門口——他是本村養殖大戶,養殖經驗豐富。

「打疫苗沒有?」蔣潤東拿起一隻沒精神的鴨子,蹲在一旁詳細查看。

「買回的時候就打了疫苗。」朱成剛答道。

「鴨子著了涼,喂兩次藥就好了,下午我給你送藥來。」蔣潤東又起身看了看鴨圈裡的糞便,囑咐道:「晚上天涼,鴨圈上要蓋起來。」

3月26日,蔣潤東來到朱成剛家裡。看到鴨子吃了藥,有了精神頭,簡易的鴨圈也有了遮擋,蔣潤東滿意地說:「有什麼不懂的及時來找我。」

在村幹部的幫助下,朱成剛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麻煩事,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結合《黨員幹部『十指連心』密切聯繫服務群眾六項制度》,開展脫貧攻堅自查工作,不是問一問、填填表一走了之,而是要根據現場走訪情況,能就地解決的,必須就地解決。」區扶貧辦負責人表示,此次走訪既要採集建檔立卡戶基本情況、「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主要收入來源、獲得幫扶和參與脫貧攻堅項目等內容,核查建檔立卡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還要精準解決一批貧困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成果。

聽真話 摸實情 在家農戶全覆蓋

3月25日,區委辦公室機關幹部李杭津、易傑正和昌元街道機關幹部雷敏一起在昌元街道虹橋社區開展走訪。

「看到他們來,我們都在家等著。」虹橋社區7組居民姚明貴高興地說。

「有了去年走訪的基礎,群眾一看到我們來都主動講問題、提建議,為我們順利聽真話、摸實情奠定了基礎。」李杭津說。

去年11月,我區首次開展「十指連心」大走訪,收集和解決群眾問題、建議30000多個,「面對面」宣傳解釋政策超過80000次。老百姓切切實實看到了效果,參與積極性愈發高漲。

3名幹部不僅要將建檔立卡戶的實際情況摸清楚,還要把非建檔立卡戶的收入帳算明白。

收入來源、身體狀況、飲水安全……三名幹部挨家挨戶敲開群眾的家門,對照脫貧攻堅自查表問得全面。群眾一五一十回答,說得詳細。雞鴨多少只、肥豬多少頭,三人既要現場問,還要實地看,確保工作實而又實。

「脫貧攻堅信心足不足、產業發展好不好,一問一看就知道。」區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走訪的目的就是對照「兩不愁、三保障」相關指標,聽真話、摸實情,全面掌握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在家的實地走訪,外出的電話對接。此次走訪突出領導幹部帶頭,堅持三級聯動,做到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參與全覆蓋,村(社區)在家群眾走訪全覆蓋,村(社區)外出群眾聯繫全覆蓋。

底數清 情況明 聚焦精準抓落實

摸清家底、找准問題,才能精準施策。隨著走訪的深入,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被挖掘出來。

清升鎮羅漢寺村9組脫貧戶王永全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想要辦理特慢病卡,但要到區級醫院認定,十分不便。區扶貧辦根據貧困群眾需求,及時將這一情況向衛生健康委進行了反映。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將在全區範圍內再次開展健康服務「送下鄉」活動,組織專家為貧困群眾集中開展醫保特病救助政策宣傳和篩查,對符合條件的群眾進行資料建檔、集中認定、辦卡「一站式」等服務。

昌元街道虹橋社區7組居民姚明貴反映:從白廟子到四面山水廠的公路需要修整。收集到群眾的意見後,昌元街道及時進行研究,對今年的修路進行了規劃,已明確了今年新修一條2.1公里的水泥路,修好後能滿足虹橋7、8、9組800餘戶居民的出行需要。

「在此次走訪前,我區對全區所有走訪幹部進行了集中培訓,確保摸清家底、精準施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走訪結束後,我區將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集中分類,精準抓好解決。涉及脫貧攻堅工作的問題,將由各鎮街進行認真分析研判,及時協調解決;鎮街層面不能解決的問題,將提交區扶貧辦交相關業務部門予以協調解決。對群眾反映的其它問題,將實行村(社區)、鎮(街道)、區級「三事清單」分級辦理制度,在規定時間內予以解決或做好宣傳解釋。

問題辦結後5個工作日內,將按照「誰辦結、誰反饋」的原則,由辦結單位採取電話溝通、上門回訪等方式向群眾反饋辦理結果,並接受群眾滿意度評價,確保群眾反映問題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v2ALnEBfwtFQPkdwj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