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如果你說要吃水餃,而被本地朋友帶去了一家餛飩店,請不要迷惑。
武漢話里,抄手、餛飩被喊作「水餃」,而東北人愛吃的水餃則被稱為「餃子」。一字之差,時常令人誤會,但絕不改口,這就是武漢人的固執和可愛。
作為武漢傳統小吃,水餃的做法其實沒有規定動作,三鎮都有不少特色店鋪,其中還不乏一些百年口碑老店。
小編跑遍全城,為你帶回這份試吃報告。冬天來了,用一碗熱氣騰騰的水餃來暖心暖胃吧!
小秋水餃
營業時間 | 5:00-16:00
地址 | 武昌區大成路66號
在小秋家吃水餃,非常有童年的感覺。點單拿到的紅色塑料小牌、大口藍邊的土瓷碗,印了牡丹花的瓷湯勺,每個元素,都勾起無限回憶。
店主小秋的父母曾是老國營餐館的早點師傅,1978年,小秋的母親在大成路口支起小攤賣水餃,味好量足,生意做得很紅火。1989年,小秋接管了水餃生意,於是有了如今這家店。
小秋家的水餃個頭比較大,包成元寶形。皮子是自家手工製作,薄且有嚼勁。
肉餡專選豬前腿肉,肥瘦均勻有肉筋,最適合剁餡。
這家水餃只有豬肉餡原湯一種口味,碗里放紫菜、榨菜丁、蝦米、胡椒粉,還有一勺自家煉的豬油。
滾熱高湯沖開,油脂香瀰漫,吃完水餃忍不住要把湯也喝光。
據說50來歲的店主小秋能夠一秒鐘包兩個水餃,全店每天要消耗一百多斤的水餃皮。
如今小秋經常手把手教女兒包水餃,這份陪伴了武漢人30多年的溫暖滋味,還將延續下去。
// 店門口還能買到面窩、雞冠餃、歡喜坨、油餅等炸物,配水餃也很好吃。
熊太婆原湯水餃
營業時間 | 7:00-21:00
地址 | 武昌區糧道街雙柏小區1棟1層3號
熊太婆1935年開店,是武漢水餃屆當之無愧的老字號,傳到現在已經是第四代,在美食扎堆的糧道街上,人氣絲毫不輸給各種新晉網紅店。
重新裝修過的店面走復古風,小白瓷磚、方木桌、長條凳,溫馨亮堂。濃郁的骨湯是它最大特色。
喜歡喝湯的人來這裡就是找對了地方。站在半開放式的廚房窗口外,能看到大骨在高湯里翻滾,貨真價實。
推薦點原湯或者香油口味,高湯衝進碗里,帶出蝦米和白鬍椒的咸鮮。水餃個頭大,皮子緊實勁道,一碗分量很足,胃口小的女孩子,二兩就能吃得很飽
店裡還有乾子、白蘿蔔、鹵藕、牛肚、牛肉等各種滷味,10元可點一葷一素的拼盤。
還有武漢已經很少見的炸物「金包銀」,也就是夾了糍粑的面窩,酥脆和軟糯的口感混合,值得一試。
店裡也賣生水餃,放在冰箱冷凍室能保存半個月。還有小玻璃瓶裝的紅油腐乳、魚嫩子(就是小魚乾),30元一瓶,買回家配粥吃也很妙。
談炎記
營業時間 | 7:00-19:30
地址 | 礄口區利濟東街1號
和小秋水餃一樣,談炎記也是從挑擔子的小攤發展而來,歷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明年就滿百歲。
特色是用豬肉、牛肉混合調配的肉餡,鮮香之外,多了一份彈性。
2012年,談炎記的水餃製作技藝還被評為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店裡有蕨菜鮮肉水餃、雞茸水餃、牛肉水餃、蝦仁水餃、土雞湯鮮肉水餃等可以選擇,「肉食動物」一定會喜歡。
不管什麼口味,這家水餃湯底都偏厚重,單獨喝下去有點膩。推薦再點一份雞蛋軟餅,加上鹹菜開胃,蘸著醋和辣椒油碟,一口口慢悠悠地吃。
蔣婆抄手
營業時間 | 6:30-22:00
地址 | 江岸區蘭陵路54號
蔣婆是以前中山大道芙蓉酒樓的抄手師傅,「抄手」是四川的說法,講究抄手個大,加紅油,湯汁鮮辣爽口。
蔣婆退休後開了這家店,已經有近30年歷史。十幾年前,蔣婆仙逝,一雙子女繼承家業,繼續僱傭當年的員工,把好手藝傳承了下來。
// 小編有點怕辣,點了原湯的,推薦你們試一試酸辣鮮肉口味的,很有四川特色。
雖說店名帶著「抄手」二字,漢口的食客們走進店門,還是習慣性喊一句「下一碗水餃。」蔣婆家的水餃個頭很大,是用麵皮包著肉「折」出來的,形狀方正厚實,可以用筷子直接夾著吃。
除了原湯鮮肉口味,蔣婆家的水餃還用不同配料混進鮮肉餡,搭配出十幾種選擇,其中蓮藕鮮肉和地菜鮮肉都是人氣款。
還有「響鈴油炸抄手」,炸得金黃酥脆,是武漢少見的做法。
不管點什麼餡料,別忘了試一試店裡自製的酸辣蒜汁蘸料,不怕辣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拌進碗里,十分開胃。
老芙蓉抄手
營業時間 | 6:00-21:00
地址 | 江漢區前進五路73號
和蔣婆一樣,老芙蓉抄手的老闆以前也是芙蓉酒樓的師傅,後來自立門戶,慢慢做起了這家店。
可選品種比較簡單,原湯、酸辣、麻辣、香菇四種,青花瓷碗比臉還大,水餃也是個頭大(是小編吃的這幾家店裡最大的),建議點一碗兩個人分著吃。
十分推薦酸辣口味,一口下去酸爽開胃,在飲食口味偏重的冬天,讓人眼前一亮。
店面裝修很簡單,但也整潔亮堂,旁邊還有一家永遠在排隊的人氣炸雞,可以順道一起嘗嘗。
老吳記水餃館
營業時間 | 7:00-21:00
地址 | 江漢區前進五路聯保里1附2
開在漢口水塔美食街上,老吳記水餃館是一家大雜燴式的小吃店。
除了水餃,還有北方餃子,以及炒飯、炒粉面、湯麵、豆絲、熱乾麵、甜米酒等漢味小吃。
水餃是提前包好的,整整齊齊碼放在灶台邊上。和其他家相比,煮的時間稍久,但由於皮子更厚些,嚼起來也還是偏硬。
鮮肉餡是店裡招牌,酸辣、香菇口味也很有人氣。店門口的煎得金黃酥脆的鮮肉蔥油餅(3元/個)和麻辣牛肉餅(5元/個),路過也不妨一試。
肖桂芳水餃
營業時間 | 5:30-10:30
地址 | 漢陽區漢陽區洲頭街新村13號
夏明翰小學對面
沒有招牌,不打廣告,這家開在建港社區小巷裡的家庭小店,只做過早生意,做出了「漢陽第一薄皮」的口碑,在街坊鄰裡間紅了三十多年。
小店最早是公婆經營,現在傳承到兒媳手上,從包到煮,全都一人完成。
湯底很樸實,搪瓷碗底放鹽、胡椒、味精、豬油、蔥花,再沒有別的調料。
愛吃辣的,再加上辣椒粉和辣椒碎,一大勺鮮湯衝進去,辛香撲鼻,讓人想起嫁嫁親手包的水餃。
肖桂芳水餃最大特點是它超薄的麵皮,是老闆自己和面,再用機器壓出來。肉餡也剁得細,水餃煮好以後變成半透明,個頭不大,一口一個,一抿就化,很受周邊老人孩子喜歡。
強烈推薦再加一個荷包蛋(2元/個)。雞蛋敲進清水裡,再滑到滾開的鍋中,煮出來的荷包蛋圓潤飽滿,蛋白緊實有彈性,蛋黃還是流心,火候掌握精準,靠的是多年經驗。
小店裝修也簡樸,幾張八仙桌加條凳,牆上掛著公公婆婆的肖像。
食客都是周邊居民,捧著碗聊家長里短,熱氣蒸騰在屋門口,溫暖著每一個清晨。
///
每次吃水餃,總會想起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過早,媽媽吃大碗,我吃小碗。還要準備一隻小碟子,一個個水餃舀到碟子裡,慢慢吹涼了吃。
水餃也好,餛飩也罷,或者在你的家鄉,這碗熱氣騰騰的食物被稱為抄手、雲吞、包面、扁肉……
從小吃到大的溫暖食物,包含的不只是味覺的記憶,更是珍貴的鄉情。
要問武漢水餃哪家最好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別。而要說哪碗水餃最難忘,一定就是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吃的那碗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kiL1G4BMH2_cNUgTU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