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5歲升任海工大教授,榮獲一等功,讓我國艦艇動力系統領先世界

2020-03-24     小小羅說教育

他25歲解決世界難題,讓中國艦艇動力系統領先世界。他是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領域專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他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對象,他就是海軍工程大學教授肖飛。

2002年,25歲的肖飛在海軍工程大學攻讀完碩士後留校,躊躇滿志地走進了馬偉明院士領軍的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當時他已考上博士,走進馬偉明團隊,等於踏上了一條通向軍事科技頂峰的寬闊大道。可恰逢實驗室急需一名實驗員,希望在新招的博士中選出一人擔任。當實驗員,就意味著放棄讀博機會。最終,肖飛遞交了申請,一頭扎在了實驗員崗位上。長期繁瑣的實驗員工作,讓肖飛夯實了系統全面的理論基礎,並積累了實際工程方面的經驗。

當年肖飛投身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世界性難題—— 「新型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的研製。實驗中,肖飛發現,發電機輸出電壓總是不穩定,不能連續調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開創性地引入電力電子勵磁技術。憑藉唯一能查到的國外學術刊物發表的計算公式,肖飛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實驗,可是失敗的陰影總是籠罩在這個年輕人身上。

受限於國內諸多因素,很多原創領先技術很難從圖紙變成實裝。為讓創新的「鮮花」結出「碩果」,肖飛把研究工作從研究所延伸到工廠車間。功夫不負有心人,肖飛帶領團隊硬是把樣機做了出來,各項參數均達到設計要求!這個項目順利通過科研成果鑑定,獲得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後,肖飛在馬偉明院士帶領下,研製成功多型潛艇急需的供發電系統,解決了我國獨立供電系統的瓶頸難題。由此不斷拓展研製成功的新型供發電機系統,已用於我國所有新型艦船,為國產艦船供電系統的標準化、模塊化提供了核心支撐,確立了我國在該領域國際領先地位。

因為做出了驕人的成就,肖飛兩次破格晉升,32歲升任海軍工程大學副教授、35歲升任教授,39歲成為博士生導師。2018年7月,肖飛被記一等功,要知道在和平年代,想要獲得一等功是極為困難的,除非作出了極為重大的貢獻。除此之外,他還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海軍獲此殊榮的第4人。

讓我們向肖飛這樣的年輕科學家致敬,因為他們無私的奉獻,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讓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像肖飛這樣的科學家值得我宣傳,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是人民心中真正的明星。對此,大家怎樣認為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eawDnEBfwtFQPkdnp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