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思維繫列 亞自我和模塊思維

2019-10-23   全球聚焦520

人的一生需要承受各種不同的角色,兒女,父母,員工,領導,網民,朋友,愛人等等,在處理每個角色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用自我去處理,比如親情,愛情,可以理解為意識形態,是以生俱來的;有的用本我去解決,比如,飢餓了,需要去尋找食物吃,這是人的本能狀態;有的用超我去完成,但如果找不到食物,你去偷吃,就會遭到良心的譴責,讀書,教訓別人,幫助別人都屬於超我的範圍。

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亞自我」。「亞自我」就是選擇性地混合以上三者,作出綜合行為的模塊思維。大多數的人都非常直接,愛就愛,恨就是恨,好與壞沒有任何模糊,界限分明。當然,對於觸碰法律和道德底線的事情來說我們必須這麼做,這是不可原諒的。如果對於科學問題,工作問題,我們就要有亞自我的模塊思維。

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我們都有一個選擇性的」偵測邊界「,比如你走在大路上,大腦會接受各種各樣不同年齡,不同衣著,各種姿態的人、車、紅綠燈等信息,但你不可能會全部去注意,大腦有個接受的範圍,是有選擇性的,更不用說那些貼在路邊的廣告牌了,這樣你的大腦才不會每時每刻都超負荷運載。

如果你是做銷售的,你就可以根據這些特點,設計一個讓人無意中看到的廣告,現在的電梯廣告就是這樣的思路,強制灌輸,你想不注意都難。還有就是把廣告置於人們必須觀測的位置上。人的認知還有一個「形狀偵測」這是屬於高級的部分,可以讓你輕易地分辨b、d、q、p等形狀。

馬丁代爾認為,我們有許多個活躍的「亞自我」,想完成某一件事情必須讓某一個亞自我暫時主宰自己,痛苦,恐懼,喝醉,興奮等等,但這又不是完整的你。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動物和人類會用多種多樣的心理過程來解決不同的問題。你在外面買東西可能會為了幾塊錢而斤斤計較,但面對兒女的時候,你可能就會換一種非常寬容的態度對待。你對某種觀點不贊同時,你可能會提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你在教訓人的時候,可能不會去站在對方角度去理解一下,導致你由於沒有模塊思維而失去了一個優秀的員工。就算對方的觀點你如何的不贊同,都有一定可取的地方,而你完全相反的結論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模塊思維就是有選擇性地融合我們平時所忽略的東西。我們對於過去做錯的事情,總是認為是太衝動,缺少耐心,沒有想到,如果當時怎麼樣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後果,這其實都是缺少了模塊思維的結局。

對於人類行為的不理智和不一致,我們必須要儘早地認識到其巨大的危害性,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許多的獨立的亞自我,我們必須進行自我訓練,以模塊思維的方式慎重對待具有決定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