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濕地為鳥類提供天然庇護所,四大濕地帶你發現城市獨特之美

2019-12-27     聲宏紫閣

每座城市都有它獨特之美,今年夏天,有機會到重遊天津,再次感受到天津令人窒息的美。那一條條古香古色的街道,一座座穿越百年風雨的亭台樓閣,無不述說著天津悠久的歷史。



撩開歷史的面紗,在我面前展示的是一座青春的城市:永樂河橋上的天津之眼,還有那波光燈影里的海河夜遊船,點亮了整個城市的夜空;意式風情街,那旖旎的異國情調,讓你感覺彷佛置身於馬可·波羅故鄉的古老小鎮,溫馨又隨和;走在古文化街上,享受醇厚的津風津韻,而五大道的古街洋樓又仿佛讓人有了一次穿越。



天津之美,遠遠不只上述這些。這座古老城市裡的濕地,同樣大美,同樣迷人,央視是這樣介紹的:「團泊窪的秋天,七裏海的螃蟹,大黃堡的蘆葦,北大港的東方白鸛──天津的四大濕地,從中學課本的經典名篇中走來,從唇齒留香的味覺記憶中走來,從燕王湖的百年傳說中走來,從愛鳥一族的「千里追鸛」中走來,在我們的腦海中,印刻出一幅幅詩意般的畫面。」



濕地是天津的特色,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渤海之濱,坑塘星羅、窪淀棋布、河流縱橫、庫泊遍及。全市有水庫與湖泊100多座,一、二級河流98條,窪淀過去統稱七十二沽,則七十二窪淀,還有5800多個坑塘。



天津東臨渤海,淺海域與灘涂面積就占全市濕地面積的23.3%。天津還具有分別占全市濕地面積15.6%和14%的鹽田濕地和稻田濕地。

天津濕地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濕地植物400餘種,野生動物600餘種,其中有屬國家一、二類保護的野生動物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遺鷗、大鴇、白額雁、灰鶴、白枕鶴、天鵝、鴛鴦等珍貴鳥類。同時,還有17種鷸鴴類,數量達到國際重要意義和非常重要意義的標準。天津濕地保護區面積廣大,生態環境良好,為鳥類提供了天然『庇護所』。



近年來,天津市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對集中連片、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修復和綜合整治。



大黃堡濕地建立核心區55公里圍網,完成河道疏浚,實施魚塘疏通、野生動物棲息地改善等修復工作。北大港濕地利用本土耐鹽植物,恢復濕地600畝,治理外來物種互花米草450畝,並開展蘆葦刈割復壯等工作。團泊濕地開展了區內西堤北段退化濕地修復工作。七裏海濕地建成49公里環核心區圍欄及圍欄監控設施,原有渠道疏浚,鳥島堆建及改造,堤埝拆除、地形地貌修復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時對部分葦地進行了旋耕復壯及蘆葦和水生植物栽植工作。叫停旅遊項目,拆掉所有設施;退漁還濕、退耕還濕,興建鳥島、修建圍欄……生態環境的改善,讓已經在七裏海消失10多年的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重又歸來。



今天,以四大濕地為代表的天津濕地資源,在改善京津冀環境質量、調蓄豐富水源、涵養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儲存器」「凈化源」「物種基因庫」等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Q49SW8BMH2_cNUgjj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