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婚姻,要勇敢離開

2019-06-23     江徐的自留地

【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不少女人,面對不幸的婚姻,會選擇隱忍下去。原因只有兩個:自己經濟不獨立,始終攀附在對方身上;為了孩子,害怕單親家庭對孩子造成傷害。

踏入不幸的婚姻,是一時糊塗與幻想。走出不幸的婚姻,需要足夠勇氣與清醒。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顧曼楨是一個善良、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女性。同時,在她身上能看到女性的自我覺醒。這個覺醒,表現在她對婚姻的態度的轉變中。

最親的人,有時會成為最恨的人,就像顧曼楨與她的姐姐顧曼璐。

曼璐為了私利,將妹妹誘入圈套,推進色心狂起的丈夫的懷裡。那一夜起,曼楨的人生從那天起被改寫,也從此破碎。

這一變故,讓她與沈世均的未來成為夢幻泡影。不管姐姐如何威逼利誘,後來又用顧曼楨與那個禽獸男人生下的孩子打親情牌,勸說她「為了孩子」,跟那個男人結婚。顧曼楨堅決不願。好不容易從魔掌中掙脫,又怎會自動投入其中?

有一天,聽到沈世均已經結婚的消息,心灰意冷。也是那個時候,她決定嫁給強暴她的人。明明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段將錯就錯的婚姻,作為母親,她讓自己獲得充足的理由:為了孩子。

那個時候,她覺得自己無論怎樣,無論和誰在一起,無論處於何種境遇,都不重要,就當自己死了。只要孩子安康 、幸福就好。那個時候,她沒有意識到一件事:家庭幸福,父母相愛,才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犧牲自我未必能換來他人的幸福。那個男人,之前對曼楨垂涎三尺,得到了,發現也不過如此,甚至感到失望。張愛玲用了一個很妙的比喻:「就像一碗素蝦仁,看著是蝦仁,其實是洋山芋做的,木木的一點滋味也沒有。」珍惜、體貼無從談起,只有冷漠與不斷的爭吵。此時,曼楨才意識到,這段婚姻,不但使自己陷於泥潭,也讓孩子跟著受累。

顧曼楨有了離婚的意念,卻也知道,丈夫不會把孩子拱手相讓,他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她沒有直接對抗,而是默默隱忍,暗自收集他外遇的證據,作為後來打官司的資本。

最終,幾乎不可能的事情讓她辦到了——成功離婚,孩子判給她。回首這段婚姻,好像陷入一個泥塘,顧曼楨感到前所未有的悔恨。

顧曼楨的這段遭遇,讓我想起千古才女李清照的第二段婚姻。

李清照人到中年,丈夫趙明誠病逝,使她成為知府遺孀。

彼時,金兵南下,山河動盪,李清照一邊逃亡,一邊護衛著趙明誠耗盡半生心血積累下來的金石文物。

李清照雖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志,作為一名柔弱女子,當然也想有堅實肩膀能夠依靠,有一人風雨同舟。

一個叫張汝舟的男人闖進她的生活。張汝舟,一名七品官員,擔任右奉承郎監諸軍審計司,負責軍隊物資和俸的工作。

當時,李清照已經病入膏肓,家人連後事都已準備起來。也就在這個時候,張汝舟委派媒人,上門說親。在他如簧巧舌,花言巧語,李清照猶豫再三,最終答應了這門婚事。

人處於脆弱狀態時,分辨力總會下降,心懷不軌的人得以趁虛而入。李清照往日極愛呼盧喝雉、五魁八馬,這段婚姻於她而言更是一場賭博。

這一次,李清照賭輸了。

她很快意識到,張汝舟的學識和才情無法與自己匹配。其次就是,張汝舟根本圖謀不軌,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假借照顧之名,企圖霸占那些文物字畫,才是張汝舟娶她的目的所在。當他發現,李清照收藏的文物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多,而且不能掌權處理時,原形也就畢露。

最更人無法忍受的是,張汝舟有家暴行為。李清照在給友人的書信中這樣寫:「遂肆侵凌,日加毆擊,可念劉伶之肋,難勝石勒之拳。」她又說:「身既懷臭之嫌,惟求脫去。」意思是說,怪自己一時糊塗,才跟這人渣沾上邊,現在只求脫身,離得越遠越好。

「惟求脫去」,她這樣想著,並且付諸行動。在古代封建社會,女性對於婚姻向來沒有主動權,離婚更是天方夜譚。即便女方提出,由男方寫休書才行。

對於張汝舟來說,就算計謀沒有得逞,這婚也不能離。也許有些女人會想,那就只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忍氣吞聲過日子了,打破牙齒往肚裡咽,還能如何呢?說出去,丟大家的臉,認命吧。

李清照不認命,她抓住了張汝舟的把柄——妄增舉數入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參加國考的時候,擅用職權,弄虛作假。有這污點在手,李清照便將丈夫張汝舟告上法庭。張汝舟被削職流放。

後來,她在感謝友人綦崇禮的書信中寫道:「友兇橫者十旬。」也就是說,第二段閃婚又閃離的婚姻,從前到後才一百天。

按照宋朝法律規定,像這種情況,丈夫被判刑,妻子也會被牽連坐二年牢。對於這一點,李清照不會不清楚,但她寧可坐牢,也要與姓張的離婚,撇清關係。

李清照在前夫的大姨的二兒子的連襟,以及自己父親第一任妻子的侄女的丈夫斡旋調停之下,免了牢獄之災,只在裡面呆了九天,後來又給綦崇禮寫信說:「居囹圄者九日,豈是人為!」

能以一時的囹圄之困,換取餘生的自由之身,李清照大概是沒有後悔的。

作家簡媜說過這麼一段話:

「不幸運的婚姻,就像一件質料上好的白衣跟一件會褪色的深色衣一起泡在水盆里,隔一夜,一盆黑水,白衣回不去了。惱人的是,那件該死的深衣把人家害得那麼慘,卻沒有變得善良一點,還是那麼討人厭地黑。」

滾滾紅塵,各人各色。如果你是一件白衣服,能做的就是,避免讓自己與褪色的深色衣服混雜到一起。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OPVCWwBmyVoG_1ZBC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