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帶你去尋拉薩的人間煙火

2020-01-09     玩轉西藏

食物啊,每個人都喜歡。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的小編,更是愛到不行,

沒有什麼事情是「碗」救不了的!

這些年,無論走到哪裡都喜歡去品嘗當地最地道的街頭小食:洱海旁的餌絲和米線,築地市場的海膽飯和三文魚,巴音布魯克的抓飯王和羊肉串或者是成都那些隱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火鍋,串串,麻辣燙,蛋烘糕,酸辣粉,手撕兔,勾魂面.....

好吧,不爭氣的小編已經開始回味得口水滴答,歪樓了歪樓了.....或許這就是食物留給人的印記,在任何一段旅程中,它比其他信物還要深刻,色香味以外,食物參雜世相人情。

那麼,這次讓我們一起來細數拉薩街頭巷尾的當地美味小吃,做一個幸福的饞嘴小吃貨吧!

炸土豆

炸土豆是拉薩街頭不論男女老幼、人人皆愛的小吃。也是涼粉以外,拉薩的另一個街頭傳說。

被切成條或片的土豆在高溫油鍋中炸數分鐘,待變得金黃時撈出,撒上辣椒麵。

土豆還是那土豆,辣椒還是那辣椒,

最簡單的兩樣東西,碰撞在一起,趁著那骨子熱勁,

一鼓作氣吃上數口,甜辣混合讓人慾罷不能。

拉薩的土豆吃起來格外香甜,在飯館裡是某種意義上的主角。有人說是因為這裡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因此這裡種植的土豆澱粉含量也特別高。

氂牛老酸奶

(酸奶冰棍)眾所周知,雪頓節在拉薩人心目中是一年當中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

其實雪頓節又叫做酸奶節,

可見酸奶在藏族心目中的位置之高。

氂牛酸奶雖然沒有酥油茶那般聲名在外,

但西藏氂牛老酸奶在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採用新鮮氂牛奶加熱煮熟,

然後降溫至40℃左右混入隔夜酸奶,

封口令其自然發酵。

制好的氂牛老酸奶呈豆腐腦狀,十分酸爽。可稍些許白糖,緩和這酸勁。在街巷裡,早晨或者傍晚也從攤販那裡買到。

藏式涼粉

(涼粉餅,涼麵)涼粉其實是內地很普遍的小吃,

而拉薩涼粉遍布大街小巷,

它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所添加的調料-椒油調料。

採用十幾種材料研磨調配,烹炒而成,具有高原油碟所獨有的焦香味。

那麼由此說來,拉薩涼粉最大的獨特之處其實只是在於這焦紅色的辣椒調料而已,所以這裡的涼麵,拌上調料亦顯現出高原獨特的味道。由涼粉衍生出另一種吃法:涼粉餅,把小餅一剖為二,墊上一小塊涼粉,再塗摸適量的辣椒調料,餅香,粉涼,一硬一軟,別有一番風味。

甜茶

相比甜茶,酥油茶似乎更為世人所孰知。但,

來拉薩你絕對不可不去甜茶館坐坐,喝喝甜茶。

而那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館不可不說是拉薩的另一大特色。無論青壯老弱,早早地轉完經,跟著親友一頭鑽進甜茶館,尋得空位,往桌上擱一把碎角票子。倒茶工會麻利地添上滿滿一杯,兀自拿上桌面的碎角票子,找好餘額放下,又去給下一家添加茶水,人與人之間,顯得格外的默契。

倒茶,找錢;打牌,談天聊地,一坐就可以是一整天,時光在這裡仿佛停滯,唯有那淳淳地茶香,給人長久難忘的回味。

藏面

拉薩的藏面在一般的茶館裡都能吃到,

麵條的吃法類似武漢的熱乾麵,但要粗些。

麵條壓制好先煮熟晾乾,食用前在沸水中抄一下,倒入盛有牛肉湯的碗里,撒上蔥花和牛肉丁,辣椒醬料可自己酌情添加,一碗美味飄香的藏面就大功告成。

這樣一碗藏面看似簡單無奇,其實真正的秘訣在這牛肉湯中,做藏面的湯料都是高原氂牛肉做的湯鍋,實實在在。而麵條是小麥添加少量青稞粉製作而成,多了麵條的韌勁。一般茶館裡藏面里的牛肉丁是沒經過滷製,顯得原汁原味。

藏餃

藏包藏包和藏餃均是採用當地小麥

或者日喀則年楚河流域的麵粉製作而成

藏餃的皮爾相比內地,就會顯得比較厚實,裡面是牛肉餡或者蔬菜餡。早在之前藏式餃子傳入尼泊爾境內,現在已經成為尼泊爾當地的主食之一,當然在拉薩的一些尼泊爾餐廳可以吃到這種傳出西藏又回歸拉薩的美味藏餃-Momo.藏餃也有湯水餃子和蒸餃,湯水餃子大多盛裝在牛肉湯里,香氣四溢;而蒸餃則一般會配備一小碟藏式辣醬,蘸著吃起來亦是口味獨特。

青稞爆米花

青稞做的爆米花不添任何添加劑,吃起來淡淡的回甜,是適合打發時間的零嘴。沖賽康市場裡賣的青稞爆米花往往被裝在一個大口袋裡,賣主以碗做量具,一個人還不一定能吃完。

雪頓節的時候,買上兩瓶青稞啤酒,就著一袋爆米花,學著當地人的樣子,坐在草坪上消磨時光。但是拉薩氣候乾燥,最好適量,否則容易上火。

酥油茶

酥油茶外觀上看很像內地的油茶,是將磚茶用水熬成濃汁後倒入特製的酥油茶桶里,加入酥油和食鹽,攪至水乳交融,再倒進鍋里加熱。酥油茶因為有酥油,所以能產生很高的熱量,喝後能禦寒,是很適合高寒地區的一種飲品。

酥油茶里的茶汁很濃,有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當地人吃完肉、吃完糌粑就喝酥油茶,因為他們青菜和水果吃得比較少,酥油茶有去膩順腸之功效。初到高原,喝杯酥油茶是很好的預防、治療高原反應的「良藥」。

若去當地家做客,留心一下喝酥油茶的禮儀:邊喝邊添,不要一口喝完。因客人的茶杯總要添滿,所以你若不想喝,就不要動它;要留出1杯酥油茶的肚量,等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滿就不要再動了,告辭時一飲而盡即可。

藏式燒烤

燒烤如果說是拉薩的特色小吃,可能會有人要笑話編者。發現拉薩燒烤其實有兩種,一種和內地炭烤無異;另一種則是油炸式燒烤,將串串放進油鍋中烹炸,然後撒上調料即可。

其實叫炸串更為貼切,只是拉薩本地人習慣叫做燒烤罷了,編者則更願意稱它為藏式燒烤。拉薩的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這類油炸式燒烤有兩種好處:1.油水導熱性能能好,能夠充分將熱量傳到到烤串上的食物中,使得食物迅速加熱成熟,充分殺死有害菌蟲;2.這些小的攤販一般在戶外,拉薩夜晚的溫度較低,油炸加熱快,節省時間。但基於健康考慮,最好還是少吃為好,淺嘗即可。

蟲草燉雪雞

每年六七月,是蟲草收穫的季節,這種冬天是蟲,夏天變草的菌類植物是與人參、鹿茸馳名的三大補品。而雪雞長相有點象內地的珍珠雞,有幾分野雞的模樣。因生活在高山雪中得名,它們往往擇雪而居,以雪地下的植物為生,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珍品,為宴席的美味佳肴。雪雞素有「禽中珍品」之譽,歷史上曾作為貢品獻給皇帝,因此「蟲草燉雪雞」列為三珍之首一點也不為過。

蘑菇燉羊肉

每到雨季,在藏北草原,蘑菇遍地。取洗凈的鮮菇與切成小塊的羊肉加入西藏香料一起燉,肉有菇香,菇有肉味,其香誘人,回味無窮。有一種被當地人稱之為「賽夏」的蘑菇是菇中上品,用這種蘑菇與羊肉同煮,則羊肉不膻不腥,香味四溢,湯鮮肉美,令人百吃不厭。

西藏是各種菌類齊聚的天堂,只有最純凈的環境才能培養珍貴如冬蟲夏草,外形如瓜瓤的羊肚菌,肉質肥大的牛肝菌,模樣詼諧可愛的老人頭菌……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蘑菇,西藏絕對是菌類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標。

人參果大米飯

因為《西遊記》,顛覆了我們所有關於人參果的認識,真正的人參果其實比豬八戒沒嘗到味道的那一顆小很多倍,模樣也截然不同。

人參果飯也叫「卓瑪折絲」。將人參果煮熟後,放在米飯上面,細細地撒些白糖,再均勻地淋上一勺滾燙的酥油汁,一份營養又好吃的人參果飯就做好了。人參果飯被藏族同胞視為一種吉祥的食物,只在婚禮、節日食用。

在隆重的藏曆新年,人參果飯會被盛在一個小巧精緻的盛器內,供於佛龕前時,這就是他們一年的希望。獻給尊貴的客人時,一碗香噴噴的人參果大米飯就是熱情的蔓延。

石鍋雞

產自有名墨脫的皂石,人工挖鑿成石鍋,是與紫砂鍋媲美的燉湯首選用品。而石鍋雞的選材藏雞——這個高原生靈尤其厲害,一扇翅膀能飛到樹上,所以這種雞肉肉質緻密。同時在裡面加入了各種林芝野山菌和手掌參,手掌參煮過之後呈透明色,形似有名的泡椒雞爪,不過手掌參遠比它有營養。偶爾老闆還會驕傲地講訴他們家的石鍋雞因為營養太豐富,有些客人喝了晚上會流鼻血。

再加上藏貝母、薏仁、紅棗等一起用高山雪水燉開之後,在一天跋涉之後來一碗滾燙的雞湯,放入少許香蔥,能感覺到湯汁從舌尖一直流到味蕾,帶給我們風景以外的滿足感。而有些人會在喝了兩碗湯後為鍋里的雞是公雞還是母雞爭論一番,最後當然得出結論是公雞,因為母雞需要留著下蛋,在羊八井溫泉水煮雞蛋那可是一絕。

藏香豬

藏餐之所以獨特,是因為有得天獨厚地區優勢養出來的獨特食材,在林芝滿大街旁若無人亂跑的藏香豬,它們漫山遍野地流竄,吃的是冬蟲夏草,聽的是寺院經聲,比起內地圈養的動物,它們過著貴族般自由的生活。這种放養的豬據說3年只能長到80斤。

當地人用它炒菜,做臘肉,肉質緊密,濃香,除了五味細微的精妙變化,還能吃出一種奔跑的味道,感覺每一塊肉都經過了長途奔襲。最受歡迎的紅燒藏香豬,夾上一塊放進嘴裡,能感覺到在齒間融化,肥而不膩,是美容養顏的佳品。

松茸

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首先介紹的食材就是松茸,這種被日本人奉為「菌中之王」的食材除了雲南,西藏也是也為數不多的產地之一。

為什麼博大精深的川菜考試往往是傳統的回鍋肉,那是因為廚師的真正秘密在於用最簡單的方法做出最純正的味道,傳統的藏族人三餐中沒有花式的紛繁變化,一如他們身上的質樸。一份簡單的黃油煎松茸,不需作料,只加少許鹽巴。越是簡單的烹飪越能嘗到關於食物本身的味道。在草原上撿一堆蘑菇,就地用干氂牛糞點燃烘烤,鹽都不需要加,暢快而美味。

亞東魚

在水溫不能超過5℃,不低於3℃的衡低溫環境下生長,亞東的鮭魚是正宗的冷水魚。再加上必須要無污染的活水,亞東魚是正宗的貴族魚,珍貴程度超過上海的東星斑。無甲無鱗,大小長得有點像鯽魚,是世間珍貴的魚種。

藏族人有一句諺語:「春天的魚國王都吃不到,秋天的魚乞丐都不吃」。因為春天的魚營養價值最高,最乾淨。一道清蒸亞東魚,肉質比普通的魚更嫩,味道更鮮美,不得不讓食客發自內心的讚嘆一句:「高原的東西果然不一樣,最普通的魚味道都別具一格」。

亞東黑木耳

與亞東的魚齊名的還有亞東木耳,珍珠般大小的木耳只長在一種當地人稱吉吉梅朵帶刺的樹上,每年3月和7月是收穫季節,尤其是3月雪未化時長出來的木耳最為珍貴。可以說是極品中的極品。

即便是最普通的涼拌木耳也是味道絕佳的,用開水煮一會兒後放到當地聖水裡冰陣降溫,加入西芹和作料,脆中帶了點回味的辣在裡面,是開胃的涼菜珍品。

曲德寺巧克力

曲德寺巧克力是寺廟僧人專門研製出來的,這種用酥油茶和紅糖為主要原料熬制出的糖果,不僅顏色,連味道跟巧克力都非常相像,這種甜甜奶香的甜品對高原反應有很好調節的作用。

如果你初上高原不太適應酥油茶鹹鹹的味道,不妨多吃點這種酥油茶做的巧克力甜品,避免頭疼和水土不適。

旅行

有詩和遠方

有人間煙火

-END-

▌信息:藏地密碼川藏行(公眾號)

▌配圖:藏地密碼川藏行(公眾號)、網絡

▌編輯:中國西藏旅遊【主編:肖楓丨編輯:白瑪】

為大家謀福利啦

約年夜飯

現在預訂優惠滿滿~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遊網

http://lyw.xizang.gov.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KpUlW8BxtCz63RLBk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