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很難學?學習方向不對,只能是白費力

2020-02-14   七品教育

英語是每一個中國學生都必須要學的科目。高考之前,英語和語文、數學一起被列為三大主科,大學時期也必須修完英語(一)到英語(四)才可以順利畢業。可以說,英語充斥了整個學生生涯,而如何學好英語也隨之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有許多學生覺得英語難:單詞背不會、語法弄不通、文章看不懂、口語說不出……學到一半就灰心喪氣,揚言要放棄。其實,只要掌握好學習英語的方法,把力氣往正確的方向使,英語學習就能事半功倍。可是,如果走上了錯誤的途徑,學習方向不對,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白費功夫。


很多人會認為英語最基礎的是單詞,只要把單詞都背熟,其他都會迎刃而解了,所以就會花費大量的功夫去背單詞,這真的是好的辦法嗎?其實不然!就拿考研英語舉例,考研大綱上標註了5500個詞彙,可是如果一個人真的要把這5500個詞彙的每一個中文意思都背下來的話,那他其實需要記憶20000的詞彙量,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耐心,但它實際的效果卻可能不盡如人意。

因為單詞是死的,而句子是活的,我們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都是在對每一個鮮活的句子進行理解,由於具體的語境不同,句子裡單詞的意思會相應地發生變化。比如abroad這個單詞,最常見的意思是「在國外,到國外」,然而在There is a rumor abroad that he is a liar這個句子中,abroad顯然不能翻譯為在國外,而應該翻譯為到處,到處都有謠言說他是個騙子。因此,我們不應該機械地去背誦單詞,而應該把每一個單詞放到具體的語境當中理解。

國內知名的考研名師何凱文先生曾經表示,他每次授課的時候都發現講台下的同學單詞都背不熟,做閱讀的時候完全不能理解文章的涵義,但是他並不建議同學們再重新回去背單詞,而建議他們多刷題,讀不懂的文章多讀幾遍,中英文結合起來理解,這樣一篇文章讀懂了,裡面的單詞也自然印在了腦子裡。

而且,同學們在背單詞的時候容易陷入一種麻木的狀態,只知道把書里的單詞從第一個過到最後一個,其中哪些真正已經掌握了,哪些還模稜兩可其實並不清楚,這樣背單詞效率很低,但是當我們去讀一篇文章的時候,哪些單詞認識,哪些不認識一目了然,當那些不認識的單詞在眼前閃過多遍之後,自然也就能記住了。

上面提到的是應對應試英語的一個方法,可是我們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已,而是能夠讓我們自如地和外國人交流,輕鬆地讀懂他們的文獻,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他們交朋友。

如果直面這樣一個目的,其實更加容易找到學習英語的方式方法,那就是多聽多練,把自己置身於英語交流的環境之中,這樣能夠很快地讓自己適應英語這樣一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