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了,家裡人都勸我學醫,學醫真的很好嗎?

2019-12-29   青春校園新鮮事

不管學什麼都得自己喜歡才行

我覺得學醫還行,我兒子今年高考,我就想他學醫。但不得不提的是學醫的路十分的漫長,除了本科多一年外,學醫必須要考研,而一名研究生畢業的醫科生到了臨床,你才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因為沒有上級醫生,你無法看病。理論完美應用於實踐也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悟性,到40歲都不一定能獨擋一面。這就是學醫的苦處,當然你如果喜歡醫學,又肯鑽研,那麼肯定要去穿上那神聖的白衣。

要自己有自己的判斷

家裡給的意見只是供你參考,可能他們看到醫學是很有發展前途的,也可能是他們覺得醫生是個好飯碗,畢竟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再說:人一旦生病,花錢的時候他一定會花的,而且不會討價還價,誰又會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呢?所有這些都是你家人的建議,不能代表你個人,這不是說,你不接受他們的意見就是不孝:有句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你真的不喜歡,那樣只會害了你,所以取決你自己。

如果學醫一定要上個好點的大學

首先從你父母角度來說肯定希望你學醫,第一覺得醫生體面,第二等他們老了身體狀況有所保障,心裡會有安全感。

從你自己角度來看,如果自己喜歡就不用多說了,如果不喜歡選擇一定要慎重了,如果暈血就放棄吧。

從我十多年的醫學生涯經歷中給你提點經驗,如果學醫一定要上個好點的大學,進入三甲以上醫院,從實習生熬到主治醫你的好日子就來了。

小編總結

你是高中畢業,那麼久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自己有沒興趣,自己應該有所領悟,高中年齡完全到了符合有判別是非和好壞以及興趣愛好的能力了,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方向和思路,以後走那條路都難走,所以你自己要先弄清楚,自己是否對這個醫學有興趣和想法,醫學是救死扶傷的,不能只是把它看做利益的工具,如果你醫德好,醫術高,自然就會有很好的收益,因為人們相信你了。

最後

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