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工作10年,月薪4000,不敢辭職:中年人的苦,只有自己懂

2020-01-11     彪悍貓先生


上周同學聚會,小張幾杯酒下肚後,就開始給我們訴苦,他聊起了他公司的情況,說那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啊!


小張說,自己今年37歲了,在這家公司已經乾了10年,公司名義上是周末大小休,平時朝九晚六,可工作這麼久以來,實際上就是「996」,甚至忙的時候「9107」,老闆巴不得你整個人都搬到公司去住,把自己賣給公司!然後薪資待遇呢,他入職進去後10年來沒怎麼漲過,一直都是月薪4000,最近這兩年因為效益不好,僅有的一點福利,比如旅遊和年終獎都沒了,因為公司是家族企業,管理上比較隨意,老闆看你犯錯了動不動就罵人......


公司除了老闆外,職位在小張之上的還有大概10來人。這10來位領導,有的看他不慣,總是給他小鞋穿。小張也想過反擊,可職位不允許,他只能繼續「臥薪嘗膽」。



我聽完都覺得很氣憤,問他:這樣的公司,你為啥還待得下去呢?


他說:「唉,兄弟,真沒辦法啊,我就一成人教育大專生,沒什麼能力本事,家裡兩個孩子,丟了工作我拿什麼養家啊,再說自己也捨不得多年來在公司的積累。如果這時候貿然辭職,去到新公司大機率也得重頭再來,這實在不划算。」


聽了他的話,我想起之前網絡上那句台詞:你可以對70、80後凶一點,罵他們也沒事,但你不能對90後態度不好,因為他們分分鐘就會給你裸辭!一代人和一代人的思想觀念甚至擇業標準這些,真的是有很大的差異。



為什麼70、80後的一些職場人會忍受企業的各種壓榨,服從不合理要求呢?我們又應該怎麼改變自己的職業思維呢?



01 在70、80、90後之間本身就已經存在差異


其實像小張的例子還有很多,他代表了80後的一代人,不僅如此,還有很多70後的父輩,都經歷過苦日子,而70後在20歲之前,正好經歷了一系列社會變革,但是無論社會變化多大,作為70後來說,父母骨子裡的求穩定觀念深刻地影響了他們。


所以很多70後不管是大學本科畢業,或者是中專大專畢業,甚至是自謀出路打工的,往往在找到一份工作以後,對待工作的忠誠度很高,因為對他們來說,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錯了,而且這份工作足以讓自己養家餬口,那麼甚至還要感謝單位感謝工作。


但是對於很多80後來說,雖然很多85後大多是獨生子女了,但是85年以前的80後其實情況和70後差不了多少,所以80後雖然一開始被大家當作是離經叛道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但事實證明80後基本沿著70後的路子認真的走過來了。


等到了90後,真正的苦日子已經成為了歷史,甚至很多90後,不管是城市的還是鄉鎮或者農村的,至少在衣食溫飽方面已經沒有了太多後顧之憂,所以對於90後來說,從一出生,所認識的這個世界的樣子和所接觸的事物,跟70後甚至是80後都已經截然不同。


那麼這種思想觀念反應到具體工作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不在乎你單位裡面那些規章制度或者管理辦法,我從小就是這麼過來的,我想怎樣就怎樣。尤其是80後們還在懷念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時候,90後和00後已經開始追求你的地盤我也要做主了。



02 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階段,生活壓力大


35-50這個年齡階段,剛好是人生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階段,也是責任最重的一個階段。之所以說責任重,壓力大,是因為花錢的地方很多,比如生活開支、孩子教育以及父母養老等。而中年期的人,往往危機會更重。


就我這個80後來說,每年我在孩子的讀書教育上就要花銷至少好幾萬(學費、書雜費、興趣班教育等);然後家裡老人如果年紀大經常生病的,還需要支出一部分給老人開銷;接著更大頭的就是家裡的房貸、車貸以及平時花了都沒感覺的日常生活支出這些。我朋友圈裡頭的70、80後們就開始曬一年的清單,我看少則十多萬支出,多則幾十萬支出(還不算大額的),想想自己真心不容易,要是不努力去賺錢,這個家庭都支撐不了!


所以,這個階段的員工往往比其他階段的員工更穩定,往往承受不起一丁點波動,也就會更容易忍受企業的壓榨。




03 很多70、80後跳過的槽可能更多,明白到哪裡都是「坑」


我身邊大部分的70、80後朋友都經歷過至少2-5次的跳槽,所以他們有比較深刻的體會,因為在這個環境忍受不了老闆的苛刻,那麼你大機率到了另一個環境也會有同樣的困擾!


所以跳槽過後,有了對比,回頭看才發現那還不如之間的工作單位了!前幾天有位朋友給我說,當時他從一家外企跳槽去一個創業的公司,發現和創業公司的直屬領導完全合不來,對他的管理方式無法適應,問我該怎麼辦?


我告訴他:實際上現在你碰到的才是職場的真相,外企可能在目前職場上還算是人際關係簡單的企業,如果你去創業公司、民企干過,你會發現要做人做事會更難。


還有一個之前的髮小,也曾經和我抱怨過自己公司為了盈利對員工的壓榨行為,但她也表示,這不是一個公司的問題,而是一個行業的問題。她說:「哪怕她到了別的公司,很有可能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哪怕現在不會,等到公司發展到某個階段就一定會。所以是一個行業的共性。「


在這種情況下,離開這個公司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除非自己離開這個行業,否則到哪裡都是「坑」。



04 如何改變自己的職業思維,在職場中持續發光發熱?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70、80後的職場人,思維保守,開支巨大,然而在35歲之後身體機能和精力卻急劇下降,能力漲幅也有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重複工作,消耗自己的「存量」知識技能,加上高強度的996工作,對健康的傷害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公司不裁你,大機率你自己也得被迫離開。


因此,我們需要未雨綢繆,轉變思維,才能可持續的良性發展下去。


第一,40歲之前儘量進入一個溫和的大公司,然後避免盲目跳槽


40歲之前儘量可以考慮到那些工作環境健康的企業,例如外企,國企,事業單位等。而且要儘早,不要說過了40歲再行動,畢竟所有的企業都不是慈善家,都要盈利,自然都鍾愛年輕人。進溫和的公司,尤其是正規大公司 ,有2個好處:


1,進入溫和的大公司,在職或離職的收入都能得到保障


特別是現在90後都已經開始逐漸步入30歲的行列了,過了35歲的職場人,都要收斂下性格,不要稍不如意就跳槽。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年老了要靠養老金生活,其實年輕的時候,工齡也是一個巨大的財富。


如果你能在一個公司服務10年,即使公司有一天要裁你,按照勞動法n+1的賠償標準,在北京就會有40萬左右的的賠償,這筆錢足夠一個家庭3年的口糧了,3年的時間也能夠讓一個中年男人重整旗鼓再出發了。



2,在大公司的「打工」感覺會沒那麼強烈


本質都是替人打工,但大公司的打工感會弱很多,因為在大公司通常有完善的晉升制度,你能清晰地看到如何一步步往上升的發展路徑,只要你有能力。但小公司的天花板通常和你抬頭就能看見的那一塊差不多高,畢業生的直屬領導可能頭銜就是總監,是的沒錯,你會發現小公司各種總監,再往上就是大老闆。


你在大公司談夢想,是有空間的,你在小公司談夢想,或許只能談老闆的夢想。大公司能獲得的,除了各種收入,還有公司背書、平台光環、人脈背景等隱性福利,在大公司打工,你能從很多方面為自己獲利,而小公司打工,往往是給老闆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多。


而且,大公司的選人有三高:標準高、門檻高、競爭大,所以天然存在蠢人過濾網,和你工作的同事,綜合素質普遍是高的,而小公司招人都難,因此總有漏網之魚。一個1萬人的大公司可能有1000人是庸才,一個100人的小公司可能50人都是蠢才,你選誰?


職場上我見過不少40歲的人還一言不合就跳槽的,但大部分的情況都是越跳越不如前:新公司、新人、新環境,動輒6個月的試用期,於是每日戰戰兢兢,日夜加班,可謂疲憊不堪。甚至你一個中年油膩男,連中午吃飯年輕人都不願意帶你。在老公司,也許有小人傷害你,算計你。但誰能保證新公司就沒有小人算計你呢?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二,主動降低生活的期望,能減輕你的「被壓榨感」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仗著身體好,加上被各種消費主義洗腦,出賣青春,掙些血汗錢,住著在大城市按揭的小房子,飄飄間恍然覺得自己已經實現了階級跨越,成為了所謂的中產階級。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覺罷了。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你原來怎麼活,現在依然可以那麼活。只有這樣,你才能活得更輕鬆,被壓榨感會降低。


原來你給孩子報了很貴的輔導班,現在開支變緊,上不起輔導班了,那就不上了唄,或者自己輔導,誰也沒說只有上輔導班的孩子才會出息,教育要是這麼簡單那就太好了。父母病了,原來吃的是進口藥,現在吃不起了,那就吃基本醫保藥就好了。看看你的周圍,也沒見隔壁的有錢人就比咱普通老百姓健康多少,快樂多少。



第三,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學會存錢



沒有錢,你寸步難行,更沒有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許,在你小孩子需要一筆教育費用的時候,你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孩子卻無能為力;身邊家人需要幫助時,你除了焦慮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根本不能有大的花銷,更出不起意外,因為你根本就承擔不了。


有錢的時候,你沒把錢當回事,沒錢的時候,錢沒把你當回事,手裡沒存款,心裡沒底氣,你不僅會錯過很多機會,面對很多事情也只能望錢興嘆,說話都只能低聲下氣,畢竟成年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



總之,70後和80後從業者,其實並不都是心甘情願忍受企業的各種壓榨,或者盲目服從不合理的管理,只是從他們的角度而言,往往會反思自身更多一些,對於企業的壓榨或者不合理的管理往往會更加客觀地看待,因為他們知道一切現在擁有的,都不容易。


而對於90後或者00後來說,當下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所以什麼壓榨或者不合理的管理,都統統一邊去吧,只能說這種勁頭後生可畏。


不管多大年紀都時刻要提醒自己,警覺自己,提升能力,否則真面對被淘汰的一天,會手足無措。我一個40歲的朋友,每天都還照常在學習,精進自己,這已經是一種習慣,一種思維模式,有時候思維真的決定命運。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為回饋讀者,我特地準備了一份大禮包:精心搜集了800本電子書,包含300本職場類,100本育兒類及400本心理學類。私信回復「我要成長」免費獲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BfKmm8B8wMrh2Li7U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