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伙,突發心梗離世,警示:愛做2件事的人,儘早檢查

2019-08-05     小復先生

心臟,相當於人體內的「最高指揮官」

若是心血管發生堵塞,心臟就會處於缺氧缺血的狀態,導致心臟無法正常工作,心梗就來了,心梗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今年28歲小伙小胡,從小家裡條件就不好,所以輟學比較早,一個人到大城市裡打工掙錢,供弟妹上學,一直生活在「高壓」狀態下。

在一次常規檢查中,小胡查出高血壓,雖然沒有症狀,但醫生千叮嚀萬囑咐,要小胡按時吃藥。

小胡也謹遵醫囑,因為租的房子距離工作的地方比較遠,所以小胡需要起特別早,每天小胡都是鬧鐘一響,趕緊起床收拾收拾上班去。

28歲的小胡整天起早貪黑,每當覺得疲憊時,都抽根煙提神醒腦,屢試不爽。

病發當天早上,小胡像往常一樣去上班,在路上突然覺得胸部劇痛,接著就暈倒了,路上的好心人打了急救電話。

醫生經過檢查,判斷為急性心梗發作,醫生進行了電擊除顫、腎上腺素注射等等一系列措施,但還是沒能救回小胡的生命。

醫生警示:愛做2件事的人,儘早檢查

第1件、起床太急

像小胡這樣的上班族,生活中不在少數。

鬧鐘一響,趕緊起床,洗臉刷牙,出門上班,導致身體從休息狀態迅速進入活動狀態,容易使血壓突然升高,增加心梗風險。

此外,早起時血液的粘稠度非常高,還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或者使本身輕微的堵塞加劇,誘發心梗。

第2件、頻繁抽煙

抽煙提神醒腦是很多人的習慣。

但是,有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吸煙或者吸二手煙,都會增加心梗、腦梗的發生幾率。

因為煙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進入體內會引起動脈內皮細胞肌球蛋白收縮,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導致脂蛋白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積,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心梗發生率。

當身體出現以下症狀,多半是心梗要來,儘早檢查

1、胸部疼

突然發作的劇烈、持久的胸骨或者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感,在服用硝酸甘油或者在休息後無法緩解,並伴有恐懼感、瀕死感、煩躁不安等症,應警惕心梗風險。

2、上腹疼

部分患者疼痛的位置在上腹部,容易被誤診為胃穿孔、胰腺炎等症狀;有少數患者會表現為牙疼、頸部疼、咽喉疼等,警惕心梗風險。

3、心率衰竭

在發病的1~2周內,大多在24小時內,前壁心梗患者最常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容易發生心率減慢,易出現心梗風險。

4、心力衰竭

一般發是急性左心衰竭,在發病前的幾個小時內最常發生,在發病數日後也可發生,具體表現為困難、咳嗽、煩躁等症,及時就醫檢查避免心梗風險。

5、低血壓甚至休克

急性心梗發作時,因為劇烈的疼痛、噁心、出汗、血氧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症會引起低血壓。

大面積心梗時,因為心排血量的急劇減少,會引起心源性休克。

養護血管、預防心梗,生活中堅持做好3件事

第1件、飲食要合理

「以藥治不如以食預防」。

補充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心梗發生風險,這類食物有粗雜糧、蔬菜水果等,建議每日攝入35g~45g。

注意減少膽固醇、脂肪等的攝入量,膽固醇每日攝入量在200mg~300mg

一下;脂肪攝入量,每天低於30g。

減少脂肪、膽固醇攝入量:脂肪攝入量每天不超過30g;膽固醇每日攝入量200mg~300mg一下。

這類食物有動物內臟、貝殼類、軟體類等。

第2件、補充抗氧化劑

血管需要「抗氧化」。

人體自由基數量過多時,會引起血管內皮老化,加速動脈硬化,使血管失去彈性,導致血管內更容易沉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劑,可以捕捉並消滅「自由基」,減少其對血管的傷害,維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預防血管疾病嚴重化。

生活中,茶葉就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玲瓏菊、枸杞子、覆盆子、綠茶葉等。

其中,玲瓏菊屬於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不僅抗氧化劑含量最為豐富,且富含鉀和三萜類化合物等營養物質。

泡茶、做粥時放些,有利於減慢血管退行性變,減少心梗的發生率。

第3件、堅持體育鍛鍊

比如散步,散步是最安全、有效的鍛鍊方式,並且適宜人群廣。

運動時要注意:

1、運動之前,做好準備活動,強度要以微微出汗為宜。

2、運動要注意循序漸進,切忌憋氣、快速旋轉、深度低頭,警惕心梗風險。

3、運動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宜在炎熱時運動,建議在下午4點左右運動。

4、運動之後,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BTUYmwBUcHTFCnfEl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