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難能可貴的兩位寒門學子,一位考入清華,一位考入北大

2019-09-18     敬雯老師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問題在近些年來的高考中,越來越演變為現實。在過去,很多寒門子弟都通過高考實現了人生的自我轉變。然而在高考競爭激勵的今天,名校的寒門子弟越來越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清華大學公布的新生入學數據,今年清華大學約錄取了3800名新生,其中農村學子的占比僅有19%,而另一所頂級學府北京大學也有著同樣的情況。為什麼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呢?其實這背後不是什麼寒門難出貴子,而是反應出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在農村,教育設施、師資力量、基礎教育實力跟發達地區完全沒法比。就拿英語來說,城裡的孩子幼兒園都開始接觸英語,而農村裡的孩子到了初中才知道什麼是ABC。寒門子弟考入名牌大學越來越難,寒門走出清華、北大的學生更難。今年高考難能可貴的兩位寒門學子,一位考入清華,一位考入北大。

我們先來看看考入清華的這位寒門子弟,如果對今年清華大學的2019級新生報到有所關注,那麼對這位寒門子弟一定不會陌生。這位寒門子弟就是在今年清華大學開學典禮上得到清華大學校長表揚的林萬東。

林萬東出生於雲南宣威市阿都鄉的一個小山村。了解那裡的人都知道,那裡是最為深度貧困的地方。要從這裡走出一位大學生已經很不容易,至於清華大學,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然而就是在這深度貧困的地方,林萬東在今年的高考中以713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查詢高考成績的日子你都在做什麼呢?相信很多考生都是坐立不安,對著查詢網頁是點了又點。同樣是高考成績查詢的日子,林萬東卻沒有坐在電腦旁查詢成績,而是在工地搬磚。工地搬磚?的確是這樣,由於父親多病,家裡的經濟全靠母親承擔,為了貼補家用也是給自己掙一點大學學費。高考完了後,林萬東並不能像很多孩子一樣好好放鬆下自己,而是隨著母親去到了一處工地。至於最終考入清華大學的結果,林萬東是敢都不敢想,因為他的目標僅是一所重點大學而已。

看完清華的這位寒門學生,我們再來看看考入北大的這位寒門子弟。高中的你一個星期會有多少生活費呢?高中雖然沒有大學用錢多,但是一個星期大多數孩子100塊還是有的。然而考入北大的這位寒門子弟一個星期卻只有20塊錢,甚至連20塊錢都花不了。

這位連20塊錢都花不了的考生來自河南中牟,名叫閆甲祥。閆甲祥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49分的好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都說讀書是改變人生最好的出路,但是在閆甲祥的周圍,讀書卻成為了一種嘲諷。由於家裡很窮,有人便對閆甲祥說上大學畢業還不如去富士康打工。在閆甲祥的父母眼裡,由於家裡很窮,以至於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們。

家裡窮,很多人都不起。這樣的家境,別說考入北大,就是能安安心心地完成學業都很難。考入北大的學生都是學霸,閆甲祥也是學霸嗎?閆甲祥一開始並不是學霸,由於貧窮,閆甲祥接觸英語很晚。因而他的英語成績也很差,為了彌補英語的不足,閆甲祥將一本英語詞彙書變為了課本。

寒門子弟考入清華、北大就值得歌頌嗎?寒門子弟考入清華、北大並不值得歌頌,因為他們也有著普通人一樣的學生身份。然而他們也值得歌頌,為什麼?現如今的寒門子弟考入名校,考入清華、北大實在太難太難。他們考上清華、北大付出的努力,遠超於其他人。他們不僅是寒門學子的榜樣,而且他們身上堅定不移的意志品質,更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痛而不言,有痛苦的事不說出來,而是背後默默努力,不抱怨,直到崛起的那天。家庭的貧窮不能阻止我們前行的步伐。考入大學不是人生的巔峰,這只是學習的開始。最後希望這兩位寒門子弟,都能在大學的校園裡不忘初心。

對此,你怎麼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8v7RW0BJleJMoPMaG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