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關節長滿痛風石,「續命」奶茶險些「奪命」,奶茶真不能這么喝!

2020-07-30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手腳關節長滿痛風石,「續命」奶茶險些「奪命」,奶茶真不能這么喝!

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冰涼的奶茶,光想想就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奶茶的生意近幾年非常火爆,甚至一條百餘米長的商業街上能開十餘家奶茶店。奶茶生意火爆的背後,經常喝奶茶引發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年紀輕輕患上痛風 四肢長滿痛風石

今年18歲的小海(化名)來自廣東佛山高明區,是一名高中學生。平時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喝奶茶。小海說,「一般每2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會有的。」其實,小海早在4年前,已經出現了痛風,但是他沒有規律吃藥,也沒有忌口。

這一次小海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甚至到了無法走路的程度。小海因急性痛風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鄭少玲介紹,「第一次來我門診就診的時候,小海四肢關節已經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鄭少玲表示,小海愛喝的奶茶是高糖軟飲料,高果糖成分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過多尿酸,痛風就找上門了。

7月14日,經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團隊治療,小海終於出院。經過這次,小海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也會好好吃藥,控制飲食,定期回醫院複查。」

每天五六杯奶茶 21歲小伙昏迷7天

據媒體報道,廣西南寧21歲的小伙因為每天喝奶茶,導致休克、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多種器官功能障礙。

醫生用血糖儀測量他的血糖, 發現血糖這一指標已經高到「爆表」 , 檢測卡都測不出來了 。

小伙對奶茶的痴迷十分讓人震驚,從一開始的一天一杯,到現在每天5、6杯,不吃飯也要喝奶茶。

好在醫院全力治療,7天後小伙從昏迷狀態中醒過來,並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

靠奶茶續命 結果引發酮症酸中毒

23歲的外賣小哥小何在送餐路上不小心撞上了另一位外賣小哥,左腳挫傷,進了杭州市三醫院急診室。感覺口渴的他,邊治療邊給自己點了兩大杯奶茶。

醫生詢問身體狀況時,小何無意中說道,「嘴巴干,老想上廁所,最近我瘦了十幾斤,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這句話引起了杭州市三醫院急診內科黃愛華醫生的警惕,她馬上讓小何測了血糖。

儀器上的數據驚呆眾人,末梢血糖儀顯示:HIGH!這意味著小何的血糖已經「爆表」,高到機器都無法測出。隨後的靜脈采血結果顯示,小何的血糖達到34.36mmol/L,已經引發酮症酸中毒。

「我能跑能跳,還送外賣,體力比你們都好,怎麼會有糖尿病?我喝奶茶大半年了,這麼熱的天,要靠它『續命』。」小何一邊靜脈輸液降糖,一邊還想拿起床頭的奶茶喝兩口,被急診室里的醫護人員阻止了。

「這哪是『續命』,這可是『要命』!」儘管大家苦口婆心勸阻,沒想到小何還是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喝完了兩大杯奶茶。

奶精代替牛奶 含糖量超過一天攝入量

一杯奶茶的價格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很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和製作方便,在奶茶中加入的並不是牛奶,而是植脂末,也就是俗稱的奶精。

圖為奶精

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有氫化植物油、葡萄糖漿、酪朊酸鈉、矽鋁酸鈉,而部分氫化植物油則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的數據和實驗證明,反式脂肪會誘發血管硬化 ,增加心臟病 、 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危險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克。用植脂末做的奶茶,每300毫升(相當於中杯奶茶)中就有0.5克到2.7克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長時間喝奶茶會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對糖分的建議為,每日攝入不超過50g, 最好控制在25g 。而一杯奶茶的含糖量已經嚴重超標。上海市消保委曾調查過27家奶茶店,對51杯奶茶進行了甜度測試,結果顯示平均含糖量高達34g,最多的一杯甚至有62g !

除了反式脂肪酸和糖分外,奶茶中咖啡因、脂肪的含量也不低。

奶茶不等於奶+茶 過量飲用無益身心

很多人都說,奶是健康的,喝茶可以養生,所以喝奶茶健康又養生。但是奶茶並不等於奶+茶,過量飲用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甚至危害生命。

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最好不要盲目無度喝奶茶,如果實在想喝,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適量飲用,最好喝進去的奶茶,能跟一天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
  2. 在外儘量選擇鮮奶製作的低糖奶茶,在家可以用鮮奶和茶葉自製奶茶。
  3. 儘量選擇大品牌的奶茶更放心。
  4. 老人、孕婦、兒童等人群屬於比較敏感的人群注意少量飲用,肝腎功能較差的人群需要謹慎飲用。

綜合整理自廣州日報、科技日報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yJFwXMBLq-Ct6CZv2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