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人和蒙古人,他們到底一樣不一樣,又有什麼關係?

2019-05-27     桃花石雜談

韃靼人是不是蒙古人?其實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能回答的,主要原因是「韃靼人」這個稱呼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中國,韃靼主要是指北元滅亡之後蒙古草原上的政權,所以在這個語境之下,「韃靼人」就是「蒙古人」的另外一個稱呼。但在俄羅斯以及歐洲地區,「韃靼人」則主要是指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民族及其後裔,而這些人雖然和蒙古人有一些淵源,但後來在血統、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上都完全脫離了蒙古人的體系,成為了另外一個民族或者說民族集合。所以要搞清楚「韃靼人」和「蒙古人」的差別,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它在不同地域的不同定義。


中國歷史上的「韃靼人」

其實在中國的古籍里,韃靼這個族群的出現時間要早於蒙古。因為在南北朝時代的記載里就出現了「韃靼」,而這個稱呼則是源自柔然的別名「大壇」和「壇壇」。而到了唐朝時,則開始有了「三十姓韃靼」和「九姓韃靼」等名稱。

而後來到蒙古族形成的前夜,韃靼部(塔塔兒部)是與鐵木真出身的乞顏部長期敵對,而且勢均力敵的一個部族。鐵木真幼年時代,韃靼人曾設計毒死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所以後來在鐵木真崛起並將蒙古高原各部逐一征服之後受到了殘酷報復,有些記載說這個部族所有的男性都被殺死,女性都成了後來蒙古人的妻妾,也就是可能被滅族了。

明朝時韃靼的大致方位

但無論被滅族的說法是否準確,韃靼這個名稱卻延續了下來。後來元朝退出中原之後,開始在漠北維持的政權仍然自稱元朝,也就是史書里的北元政權。但在公元1388年,北元後主天元帝被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的後代襲殺,北元滅亡。此後在漢文史籍里,就把後來蒙古草原上的政權改稱韃靼。所以在明朝,「韃靼人」就是指北元滅亡之後在蒙古草原所存在的政權,特別是除了漠西蒙古,也就是瓦剌部之外的蒙古人,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和「蒙古人」是同義詞。

俄羅斯最大的少數民族

剛才說到,韃靼部在被鐵木真征服之後可能是被滅族了,但這種說法也只是可能,因為還有一種說法說鐵木真準備將韃靼部滅族時,當時已經被他納為妃子的韃靼部女子也速干出面勸阻,最終鐵木真沒有將韃靼部完全滅族,而是將其中部分人編入了蒙古軍隊之中。另外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之後,曾為其擔任最高斷事官的失吉忽圖忽也是出身韃靼部,所以確實有可能韃靼部並沒有被完全滅族,而是有一部分人被編入蒙古軍隊之中。

反正不管怎樣,從蒙古西征時代開始,歐洲的記載里就開始把西征的蒙古人稱為「韃靼人」,也許這個名稱是因為西征的蒙古軍隊中有確實有韃靼部的人,所以歐洲人以為蒙古人都是韃靼人。也有可能是因為「韃靼人」這個稱呼出現的比較早,可能較早傳到了歐洲,所以歐洲人面對未知的東方征服者以為他們就是以前的韃靼人,所以這樣稱呼他們。還有人認為西征蒙軍中有許多人是來自蒙古草原說突厥語的汪古部,跟蒙古人的主體本身就不一樣,所以他們被稱為「韃靼人」。總之後來蒙古第二次西征之後建立的金帳汗國的蒙古統治者和軍隊在歐洲就被稱為了「韃靼人」。

鼎盛時期的金帳汗國,俄羅斯的韃靼人主要是此國後裔

但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因為遠離蒙古本部,而且深入伊斯蘭教地區,所以很快就放棄了蒙古傳統。公元1257年,也就是蒙古帝國還沒有真正解體的時候,取得了金帳汗國汗位的別兒哥雖然還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孫子,但已經是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而到公元1312年,金帳汗月即別執掌汗位。他在幼年就皈依了伊斯蘭教,在成為金帳汗之前,他就因為在自己的領地上推廣伊斯蘭教,受到了金帳汗國內部蒙古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這反而促使他在登上金帳大汗寶座之後,強力推廣伊斯蘭教,藉此打擊蒙古守舊勢力的一個誘因。

他在位期間,要求所有蒙古貴族全部皈依伊斯蘭教,並廢除了成吉思汗法典,轉而開始實施伊斯蘭教的沙里亞法典,同時在金帳汗國境內全面禁止了蒙古薩滿教和佛教。除了和蒙古人決裂,月即別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埃及馬穆路克王朝蘇丹納綏爾。而與宗教方面的伊斯蘭化同步進行的是金帳汗國統治者民族性的轉變。在月即別統治期間,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完成了突厥化的過程,和蒙古人分道揚鑣,成為了一個新的民族,也就是韃靼人。

公元19世紀的韃靼人

而韃靼人和蒙古人的差別可以說是非常大的。首先韃靼人的語言和蒙古語不屬於一個語族,他們的語言屬於突厥語族。這可能是因為最早蒙古族誕生之前韃靼部就是個說突厥語族語言的部落,也可能是因為汪古部所占比重比較大,又或者是因為金帳汗國境內說突厥語族的部族眾多,所以金帳統治者也被其同化。所以在語言上,韃靼人和蒙古人就不一樣。另外在血統上,因為金帳汗國後來完全伊斯蘭教化,所以其統治者和其境內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突厥部落大量混血。此外,金帳汗國及其分裂之後形成的幾個小汗國還曾經頻繁入侵羅斯地區和波蘭-立陶宛聯邦,從當地擄掠了大量人口。雖然這些人口多數最終都被賣到鄂圖曼帝國作奴隸,但也有少量融入韃靼人的血統之中。所以韃靼人可以說是蒙古各部(可能包括韃靼部)和突厥各部以及一些東歐民族混血形成的一個民族。

韃靼人的主要分支

但因為其內部混血非常繁雜,所以韃靼人內部的分支也非常多,根據有些統計韃靼人內部有至少57個分支。而這些分支的血統也差異很大,導致其外貌的差異也比較大,有些像白種人,有些像黃種人。但目前這些人基本上都認可自己是韃靼人。

目前俄羅斯境內韃靼人的分布(顏色越深比例越高)

而這些不同類型韃靼人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金帳汗國後期分裂成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里米亞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等等幾個小汗國。不同汗國的韃靼人和不同民族混血,又形成了不同的支系。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支韃靼人支系是伏爾加韃靼人。他們主要是由金帳汗國統治者與之前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的伏爾加保加利亞人混血形成的。而他們生活的地區在金帳汗國解體之後成為了喀山汗國,而喀山汗國在獨立之後也曾強盛一時,和俄羅斯之間爆發了長達百年的戰爭,在公元16世紀才被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征服,所以喀山汗國的後裔伏爾加韃靼人成為了最大的韃靼人支系。

前體操奧運會冠軍穆斯塔芬娜的父親是韃靼人

除此之外,克里米亞韃靼人也是韃靼人里一個比較主要的支系。克里米亞汗國是最晚被俄羅斯征服的韃靼人國家,他們在從金帳汗國獨立後不久就投靠鄂圖曼帝國,成為了其藩屬。之後長期在鄂圖曼的支持下與俄羅斯作戰。到公元18世紀,俄羅斯在俄土戰爭中逐漸占據上網,克里米亞汗國才在公元1783年被俄羅斯吞併。後來蘇聯成立之後,還曾給予克里米亞韃靼人自治地位。但因為其受俄羅斯統治時間最短,所以對俄羅斯的認同度也最低,在二戰期間克里米亞韃靼人大量投靠納粹德國,導致其自治地位在戰後被取消。現在許多克里米亞韃靼人移民到了土耳其。目前克里米亞韃靼人在克里米亞只有20萬人左右,而在土耳其生活有克里米亞韃靼血統的人則可能高達60萬。

克里米亞韃靼人

除此之外,在公元14世紀,有一批信仰薩滿教的韃靼人遷徒到了當時還沒有完全皈依基督教的立陶宛大公國,他們和後來陸續前來的其它韃靼人群體融合形成了一個名叫利普卡韃靼人的族群。後來隨著立陶宛和波蘭結成波蘭-立陶宛聯邦,利普卡韃靼人又遷徙到了當時在其領土之內的波蘭和白俄羅斯境內,成為了分布區域最靠西的韃靼人。目前在波蘭和立陶宛境內還分別有2800人和1900人屬於這個族群,這個族群現代也和其它韃靼人一樣信仰伊斯蘭教,但其語言已經分別被波蘭人和立陶宛人同化。

曾被稱為網球「沙皇」的薩芬就是韃靼人


而在俄羅斯,韃靼人目前是最大的少數民族,有500多萬人。而在中國人比較熟知的俄羅斯人里,其實有些人就是韃靼人,比如前些年曾經排名世界第一的俄羅斯網球名將薩芬,還有曾經得過奧運會冠軍的體操名將穆斯塔芬娜和曾經得過西洋棋世界亞軍的加里亞莫娃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t_7_msBmyVoG_1ZOq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