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志願者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志願者培訓手冊」請收好

2020-01-30   文明寧波

編者按:當前,全國上下正在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進一步增強疫情防控志願者服務過程中的自我防護意識和居家防護意識(不包含專業防疫知識培訓),特制定本手冊。本手冊核心撰稿人員為台州市青公益服務協會「古咕丁」醫療知識普及計劃核心志願者劉青(七七)、高野、陳澤琪,以及來自軍事醫學院校的多位博士生、碩士生的聯合參與。

請各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根據當地黨政統一部署,在專業部門的指引下,加強志願服務防疫工作和志願者自我保護培訓。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一)基本情況

2019年,湖北省武漢市的一次肺炎暴發期間,發現了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又稱為 nCoV或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尚無國際公認的命名)。導致目前疫情的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其中部分可導致人類患病(例如,普通感冒、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等),還有一些會在蝙蝠和駱駝等動物中進行傳播。動物冠狀病毒很少會傳播給人類,像 MERS 和 SARS 一樣在人與人之間發生傳播較為少見。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 β-冠狀病毒。因為人群缺少對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二)特點

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一種先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 SARS-CoV 有區別。目前來看,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和致死率比 SARS 弱。根據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狀病毒對熱敏感,保持56℃ 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目前對於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許多症狀都可以治療,可以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況進行處理。此外,對感染者的支持治療可能非常有效。

(三)臨床症狀

nCoV 病情可以表現為輕、中、重度,後者包括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膿毒症和膿毒性休克。目前典型症狀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在 1 周后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從當前疫情統計情況來看, 40歲~60歲,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是本次發病危險性最大的高危人群

此外,迄今為止,已發現多個「不典型」病例。因而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如有以下表現的患者,也請重視詢問是否有武漢居住或旅遊史,以及是否在近兩周內出現發熱的病史,如有可疑,及時勸予就診:

1、僅以消化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輕度納差(即食量減少)、乏力、精神差、噁心嘔吐、腹瀉等;

2、以神經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頭痛;

3、以心血管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心慌、胸悶等;

4、以眼科症狀為首發表現:如結膜炎;

5、僅有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四)密切接觸者的定義

與患者(疑似和確診患者)發病後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

1、與患者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患者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患者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患者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二、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線下疫情防控志願者

根據具體分工情況的不同,疫情防控志願者可分為以疫情收集、虛假消息闢謠、捐贈信息對接等為主要服務內容的線上志願者,以及直接接觸人群開展志願工作的線下志願者。成為線上志願者的要求較為寬鬆,但線下疫情防控志願者的招募要求則較為嚴格,需滿足以下幾項:

(一)年齡18至40歲;

(二)具有高中以上學歷;

(三)具有良好溝通能力,能完成一定體力勞動;

(四)完成專業機構提供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培訓並考核合格;

(五)本人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史(兩周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兩周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周圍有聚集性發病。滿足上述任意一點即視為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史);

(六)本人當前無發熱、頭痛、乏力症狀,無咳嗽、咳痰、流涕、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

(七)本人無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病史(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病等)。

(八)本人無病毒性肝炎、結核等傳染病病史;

(九)本人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及腫瘤病史;

(十)本人有條件進行居家自我隔離;

(十一)同居人員中無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80歲以上老人、長期臥床或患有嚴重心肺疾病者。

三、志願者可以做什麼

志願服務組織及志願者在進行志願活動選擇時,必須首先做好自身防護。在此前提下,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需按照自身能力、現有資源情況及自身擅長的業務領域,在統一指揮和調度下選擇開展相關項目,切勿強行跨專業、跨領域進行不熟悉志願項目的嘗試。主要可參與服務內容如下:

(一)一線醫療人員和家庭以及重點監控地區人群的心理撫慰工作;

(二)村居(社區)監測和人員登記工作;

(三)重要路口關卡秩序維護和檢測人員後勤保障工作;

(四)防疫防治宣傳工作;

(五)最新疫情收集和虛假消息闢謠工作;

(六)防疫物資捐贈信息對接和轉運工作;

(七)志願者上崗培訓和信心建立工作。

四、志願者防護標準

(一)志願者的自我防護措施:

根據目前已知情況來看,該種新型冠狀病毒已經知曉的傳播途徑是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因此我們至少要做到:

1、外出開展志願服務工作時(特別是機場和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場所)必須戴好口罩,不要吸煙

口罩選擇的大原則是:首選醫用外科口罩或 N95 / KN95 口罩。其他口罩,戴了也比不戴好。口罩兩面中顏色較深的朝外,顏色較淺的對自己,有金屬條的部分戴在鼻子上,並順著金屬條輕輕按壓,確保口罩上方不露出空隙。口罩屬於一次性用品,有效持續時間一般約為4~6小時,因而要定時更換口罩,如果口罩被分泌物弄濕或弄髒,必須立即更換。一次性口罩一旦摘下,不要重複使用,並且摘下的口罩請進行簡單的熱水或75%酒精消毒後再扔至垃圾桶,或集中統一回收至黃色醫療廢物專用袋集中銷毀。

2、在咳嗽、噴嚏的時候,用彎曲肘部捂住鼻子,而不是用手或袖口

在自身發生咳嗽、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不要朝向有人的地方。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有害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洗雙手。有條件的可用消毒液擦拭肘部掩鼻衣物。

3、勤洗手,隨身攜帶酒精消毒產品

「接觸」是很多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保持手部衛生很關鍵。大原則是: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準備方便攜帶的酒精消毒產品。回家後、吃飯前、上廁所後,接觸到可疑物體後……都應該儘可能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洗手,請用步洗手法進行清洗,每一步不少於5次。但出門在外,不一定能隨時找到肥皂和清水,那麼可以選擇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做好手部清潔。注意查看產品說明,酒精含量至少要超過 60% 才有效,最好可以達到 70%~80%。也可以選擇消毒濕巾、棉片等更方便攜帶的產品。有條件的可使用一次性乳膠手套接觸可疑物體。接觸後的乳膠手套同前口罩處理方式。無論何時,只要覺得接觸了可疑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可疑污染物品時,都請勤洗手!!!

4、與有可疑症狀的人接觸時,請避免近距離接觸

如果在志願服務期間,遇到可疑症狀對象,請儘量避免與其近距離接觸,不得摘下口罩,交談時最好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如果和可疑症狀對象距離較近,應該注意消毒。可以用攜帶的酒精消毒產品,對扶手、座椅、小桌板等身體能夠接觸到的地方進行清潔處理。及時洗手,對隨身物品進行消毒,並及時清洗穿戴衣物。

(二)志願者居家防護措施

80後90後是當前志願者主力,因此志願者在回家後,不僅要告知身邊的親屬如何做到居家防護,更要告知他們關於此次疫情的情況,扭轉他們不以為然或恐慌過度的觀念,以理智的態度面對,做好自我防護,等待疫情的結束。為此,我們提倡以下措施: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

告知家屬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走親訪友等活動請先暫停。如果要出門去集市或超市等場所,務必帶好口罩,既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這段時間,如有出現身體不適感,需要前往醫院時,也需戴口罩,並且可先通過線上渠道問診,需要自身前往時,請先去未被設置為定點收治醫院的其它醫院診治。當然,若是出現發熱不適,請一定前往當地設置的發熱門診進行診治。

2、做好自身清潔工作,增強營養與鍛鍊

志願者每次出門回家後,要及時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清洗雙手,並更換衣物。不要隨地吐痰,並注意開窗通風。戶外空氣品質較好時,早中晚均可通風,每次時間在 15-30 分鐘;戶外空氣品質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清淡營養,適度運動鍛鍊, 不斷增強身體免疫力。

3、請不要吃野味,儘量避免接觸家禽

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口舌享受,埋下健康的隱患。請不要近距離接觸、捕殺、食用野生動物,同時,也勿在無保護措施下接觸家畜家禽。

4、家屬中如有人出現以下症狀,請及時就醫

(1)咳嗽,咳痰;

(2)發熱(體溫 > 38℃);

(3)日常活動或休息時出現呼吸困難;

(4)深呼吸時感到疼痛;

(5)心跳加快;

(6)感冒或流感好轉後,突然病情惡化;

(7)寒戰。

5、不信謠、不傳謠

全國上下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各部門通力協作,聯防聯控,正在依法科學、有序有效地開展各項防控工作。請不要聽信未經權威部門證實的消息、藥方等,有關部門會及時面向社會通報信息。

6、隔離是第一位

隔離是第一位。一旦發現自己有症狀,一定要減少外出,居家隔離,與他人接觸時要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按照要求進行居家醫學觀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隨便外出,做好自我身體狀況觀察,定期接受相關醫務人員的隨訪。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在其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等。

7、烹調時請務必煮熟,特別是肉類與蛋類

8、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

9、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應採取的防護措施

目前,參考其它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及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 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在醫學觀察期間需做到:

(1)家庭內應配備必要的消毒劑和個人防護用品,家庭成員和實施醫學觀察的人員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儘量減少接觸;

(2)醫學觀察對象儘量單間居住,減少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家庭內保持通風。其使用後的衛生間做好必要的清潔和消毒工作;

(3)醫學觀察對象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時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

(4)每天早晚各測量 1 次體溫,做好記錄。

10、居家可採取的消毒措施

常通風最重要,勤洗手很有效。家裡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消毒,對於一些接觸易髒的地方如門把手、桌椅背和扶手等,可用500mg/L 含氯消毒劑或2000mg/L 復合季銨鹽消毒液擦拭,30 分鐘後用清水擦拭。

(三)志願者心理防護措施

參加疫情應對防控的後方誌願者,依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文件界定標準,屬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住院治療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疾控人員和管理人員、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到醫院就診的發熱患者等第一二級人群有關的第三類人群。心態上較易出現過度疲勞和緊張,甚至耗竭,焦慮不安、失眠、抑鬱、悲傷、委屈、無助、壓抑、面對患者死亡挫敗或自責。擔心被感染、擔心家人、害怕家人擔心自己。或過度亢奮拒絕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證自己的健康。躲避、不安、等待期的焦慮;或盲目勇敢、拒絕防護和居家觀察等。故此,根據文件指導精神,主要干預原則為定時輪崗,自我調節,有問題尋求幫助,宣教、安慰、鼓勵藉助網絡交流。具體可採取措施如下:

1、參與救援前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培訓,了解應激反應,學習應對應激、調控情緒的方法。進行預防性晤談、公開討論內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資源動員、在心理上對應激有所準備;

2、合理排班,安排適宜的放鬆和休息,保證充分的睡眠和飲食;

3、如出現失眠、情緒低落、焦慮時,可尋求專業的心理危機干預或心理健康服務,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進行線上心理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可進行面對面心理危機干預。持續2周不緩解且影響工作者,需由精神科進行評估診治;

4、如已發生應激症狀,應當及時調整工作崗位,尋求專業人員幫助;

5、政策宣教、鼓勵面對現實、配合居家觀察;

6、正確的信息傳播和交流,釋放緊張情緒;

7、不歧視患病、疑病人群;8、提醒注意不健康的應對方式(如飲酒、吸煙等)。

五、志願者服務要求

(一)序進行志願活動,服從上級志願組織安排

志願者必須要有強烈的集體意識,接受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和專業部門的統一調度,服從安排,有序進行志願服務活動。在待命期間,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前往疫情集中區,盲目開展志願服務。

(二)立嚴格信息通道

在志願服務或待命期間,如有發現疑似病例情況時,及時向志願服務組織者反映。切勿在情況未明了時,擅自在社交網絡上散布不確定消息,以免產生恐慌。若為疫情收集、虛假消息闢謠以及輕症居家隔離患者病情跟蹤等線上志願服務者,更請重視消息內容的真實性、傳遞的及時性等情況。

(三)保持自身良好心理素質

在進行志願活動時,難免會發生各種狀況。因此,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身的心理素質一定要過硬,不能出現工作缺乏動力、辦事拖拉、抱怨甚至放棄等消極行為,影響整體工作效率。

六、疫情報告制度

(一)志願者如有發現湖北歸來人員或與之有密切接觸史的人員,及時告知當地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或衛生防疫部門;

(二)規範戴口罩,並在保持一米以上的對話距離情況下,可依據前文所述症狀內容詢問有無相應不適;如有,及時勸其前往就診;

(三)在湖北返鄉居民居家醫學觀察期間,配合當地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或衛生防疫部門,做好自身防護工作。

結語: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病毒,避險是人的本能,但退縮卻絕不是我們的風格。或許我們沒有足夠的醫學專業知識與技能,不能與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一同並肩作戰。但我們,卻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做好後勤保障。我們將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指揮領導下,科學有序的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別怕,你們在前為我們衝鋒陷陣,我們必在身後為你們保駕護航。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

特別註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及其所屬團隊觀點,只作為增強疫情防控志願者服務過程中的自我防護意識和居家防護意識參考,如作其他用途,概與本團隊無關。對本文任何形式的引用與轉載需取得作者及其團隊授權。

請點

擴散周知

來源:台州市青公益服務協會、青春南湖

編輯:蘇葉子 責任編輯:妙朵兒

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