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襄好【今天是堅持日更的第96天】
雞是飛禽裡面最下等的階層,這是由雞的能耐決定的,雞的翅膀軟,飛不高,至高飛上院牆,而且,這又僅限於個別優秀的公雞精神抖擻攢足力量唱響黎明的那一刻,大多數母雞是連院牆也飛不上去的,雞的一生也就只能在一個農家小院裡用兩個爪子在地上刨食。這種生活方式跟傳統的中國農民極為相似。
大多數國人都是愛雞的,不僅因為雞肉好吃,更因為雞的形象是一種美好的象徵,這或許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雞」與「吉」諧音,雞是剪紙藝術的傳統素材,老百姓總把雞剪成窗花,貼在窗上,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或許是從小家裡養雞的緣故,我對雞有一種又喜又惡的複雜情愫。
記得小時候,每逢我過生日,母親必定給我煮雞蛋,燉雞肉。每次大快朵頤之後,我對雞的感情就更進一步。漸漸地,我對院子裡的雞開始特別關注。
在農家小院裡,雞的世界很有秩序,儼然一個國家的治理。體格最雄壯羽毛最艷麗的公雞是國王,一大群母雞都是他的後宮佳麗,七七八八的小雞崽子都是他們的孩子。
每天,東方剛冒出魚肚白的時候,我家的大公雞會扇動翅膀飛上大牆,引頸高歌,引來鄰居的公雞們一聲又一聲的應和。
那時候,家裡沒有手機也沒有什麼玩具,閒來無聊的我就喜歡蹲在門口或是趴在地上看雞。
記得那時家裡領頭的大公雞有一個尖刻的喙和一雙鋒利的腳爪子,一天到晚都在院子裡東叨叨,西刨刨。
偶爾在院子裡碰到一條蟲子,也不急著吃,咕咕咕咕地喚母雞來吃。
有時候家裡的黑狗撒歡圍著院子追雞的時候,公雞都會張開翅膀護著母雞們,而母雞們下蛋,也有一種爭先恐後的架勢,並且每次下完蛋從窩裡出來,母雞總是呱呱叫著跑向公雞,正如女人向男人邀功和爭寵。
雖然當年的我還小,但大人們的事我還是知道的,否則每天三集讓我沉迷的《還珠格格》我豈不是白看了?
最開始喜歡雞,是因為喜歡雞肉。
最開始討厭雞,是因為討厭雞屎。
小時候不用補課,每天下課回來有大把的時間瘋玩兒。家裡總是農忙,母親把我養的膘肥體壯,時不時也會讓我幫幫忙。我的第一次幹活就是從鏟雞屎開始。
按母親的吩咐,端著小簸箕拿著小鏟子滿院子的鏟雞屎。
那個雞屎之多,讓我忙的我像個陀螺;
那個雞屎之臭,讓我至今想起仍噁心難受。
大概從第一次鏟雞屎,我就開始討厭雞:怎麼就這麼能拉?!怎麼能拉這麼臭?!
而真正厭惡雞,則要從一次事故說起。
記得有一年小學暑假,家裡老母雞新孵出一窩小雞崽子,一個個毛絨絨肥嘟嘟的滿院子跑來跑去,嘰嘰喳喳怪可愛。
我經常抱著小雞親來親去,有時候還口對口的喂小雞吃西紅柿。
然而,正是這些軟萌Q彈的小雞,讓童年的我第一次見識,什麼叫做真正的同類相殘!
記得那天母親給我新買了涼鞋,我穿著新鞋蹦蹦跳跳的跑到廚房盛飯,一不小心踩到了一隻小雞,頓時小雞撲棱著翅膀癱倒在地上,掙扎著,屁股後面還漏出一小截腸子……我頓時心疼的眼淚直掉。
正當我不知如何是好,其他小雞們轉悠到廚房,發現了地上躺的小雞,頓時開始瘋狂啄食它的腸子。它們爭搶著,撕扯著,尖叫著……
我哭喊著驅趕,卻無濟於事。平日裡軟萌的小雞們已變成了殺紅眼的劊子手……
被我踩傷的小雞就那樣活活被同類吃掉……
從那以後好多年,我走路都是小心翼翼,更是好多年都不願吃雞。
好多年過去了,可每每閉上眼,那隻小雞屁股後面內臟被扯的老長,它疼得尖叫著撲棱翅膀,而它那群從小玩到大的夥伴瘋狂爭搶的模樣仍然清晰,令我不寒而慄。
正是這群雞,給了我第一個血淋淋的童年教育:相煎何太急……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原創:老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