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大高招的錄取工作都已陸續接近尾聲,有些同學雖然已經被錄取,但是對學校或者專業不滿意,亦或是對自己不甘心,在讀大學和復讀之間徘徊不定。
接著就會有很多問題,比如我不喜歡這個專業,但據說轉專業很難,我也不知道怎麼轉,被錄取了我不去讀再複習一年行不行,等等。
為此,小都在這裡整合了大學錄取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1、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於被錄取不去讀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願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就明確指出——
對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願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對錄取後不入學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願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今後,逐步將考生誠信記錄在其他國家教育考試和招生錄取中聯網使用,並面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據了解,除了河南外,河北、湖北、內蒙古等省份也都曾出台過相關政策。江蘇曾出過更嚴厲的政策,曾規定如果考生在上一年度被高校錄取但不入學報到的,第二年將不能參加高考報名。由於這條規定因為太過極端,後來被廢止。
從上述省份出台的政策來看,多數人都能理解他們的初衷。畢竟各高校給予的計劃招生名額本來就不多,自然就難以容忍浪費錄取名額的失信行為。
2、當年不會被其他高校錄取,來年可同應屆生一同參加高考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後,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願、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後,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於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
3、可能會出現重複學籍
一般來說高校學籍都是在開學時進行註冊的,但總會有人為疏忽,即使本人沒有前去報到,仍然被註冊了學籍。如果復讀後考上了另一所大學,很可能會出現兩個學籍。到那時,就非常麻煩了,很可能自己讀了四年大學,最後畢不了業,拿不到學位證。
雖說現在全國高校學籍系統是聯網和統一的,但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意外發生。所以最好在開學之前給錄取你的高校招生辦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你不去報到的意向,確保你的大學學籍不會被註冊。
被高校錄取後不去讀這種情況很普遍,總的來說影響很小,但還是希望各位考生,如果被錄取了儘量去讀,因為復讀的壓力大,而且相關政策每年都變,變數太大。特別是天津的考生,明年將迎來「3+3」模式的新高考,和今年招考政策有很大的不同,復讀會更加困難。
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可以了解下學校里的轉專業制度;如果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可以努力學習考研升學。
退一步講,即便不容易轉專業換學校,還可以選擇輔修第二學位。就像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七所全國重點大學組成的武漢七校聯盟一樣,各自拿出本校特色優勢專業進行聯合辦學,這七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選其中一所學校的公共選修課或專業課,可拿雙學位,實現「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這樣,學生就更容易選到自己滿意的學校和專業。
很多考生在報考專業時,採用了院校優先原則,同時也服從調劑,或多或少會在「轉專業」上寄予一定希望,而在對待轉專業這件事情上,不同大學的情況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
1.大學轉專業主要分為四種形式
除非你特別有才華,可被特殊對待外。一般人轉專業在資格上需要跨過兩個門檻。
一是對成績有要求。比如暨大的導向較明顯,比如規定平均學分績點在當前就讀專業同年入學學生排名前10%(含)的學生,可申請跨校區轉專業或本校區內轉專業;平均學分績點在當前就讀專業同年入學學生排名10%(不含)~30%(含)的學生,原則上只能申請本校區內轉專業。除此之外的學生就別想了。
第二是轉入轉出的專業人數有限制。這裡面涉及學院之間的協調問題,經費往往是按照學生人數來劃撥的,這造成了學院把學生也視為資產,要嚴防他們流失。這時候學校一般會做協調,比如中山大學就規定,本專業同年級少於60人,轉出人數在10%以內。
大學轉專業主要分為四種形式,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廣東大部分的大學對轉專業都要明確的要求及限制!實際上大學轉專業的人也是少數!如必須要提出申請、要通過相關測試與面試、即使考核合格也還要受到名額限制等。
第一種:零門檻
有些學校對轉專業沒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申請,學校審查通過就可以。有些可能會適當控制轉專業的人數,和熱門專業的人數。
第二種:低門檻
有一些學校對轉專業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掛科,或者成績排名在多少名以內等。這些門檻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達到,如果你們真的有轉專業的決心的話,達到這些要求是比較簡單的。
第三種:高門檻
有些學校會對轉專業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很好的成績(本專業前五名之類的),還會嚴格限制轉專業的人數,嚴格限制熱門專業的人數。
第四種:不能轉
當然,也有些學校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的。至於什麼樣才叫「原則上」,具體可以諮詢就讀院校老師或學長學姐。
2.哪些情況不允許轉專業?
以下五種情形不允許轉專業:
1. 發放新生錄取通知書和新生入學報到環節;
2. 招生時有明確規定不能轉專業的本、專科學生,如定向生、國防生等;
3. 特殊錄取類型學生申請轉到統招專業的,如免試生、專插本、三二分段、五年一貫制、第二學士學位等;
4. 休學、保留學籍等學籍狀況不正常的;
5. 其他規定不能轉專業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轉專業具體類別和要求由學校確定。有的院校在規定中指出「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具體可諮詢校方和往屆同學。
3.轉專業需要哪些程序?
申請轉專業在不同院校可能會有不同的程序,繁複程度也存在差別。
一般而言,需要這6步程序:
1. 高校制定並公開本校的轉專業管理規定,明確轉專業的條件、程序、時間;
2. 學生按規定向高校申請轉專業;由於涉及到備案等多個環節,考生切勿錯過統一的轉專業時間;
3. 高校對學生轉專業進行考核,審核資料,並決定是否同意轉專業;
4. 高校通過本校網站對轉專業結果進行不少於5個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監督;
5. 高校正式發文公布轉專業結果;
6. 學校應在批准後的5個工作日內將專業調整情況提交學信網。
4.如何重新選擇專業?
重新選專業,需要更加慎重。重新思考一下我們換專業的理由,考慮好新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
1、了解目標專業的專業課程。尤其是最重要的專業主幹課是什麼,自己是不是對這個喜歡。例如電氣專業重點是學電,而某些學院的專業重點課程是力學等等。
2、了解該專業畢業之後的就業去向和行業前景。工作內容是什麼,這個行業以後的發展趨勢會是什麼,自己是不是可以接受以後的工作和生活是那個樣子的。
3、了解目標專業在學業上的後續發展情況。有些同學可能會考慮著以後讀研或是出國深造,那這個專業以後讀研讀博所對應的研究方向有哪些,有哪些學校這些方面是重點研究的等。
報考時如果選擇大類招生的院校就不必過分糾結專業,重新選擇專業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學業壓力。如果是考慮冷熱門專業的因素,就需要慎重一些。因為隨著時代發展,冷熱門專業也會隨著變化。不必過分依賴於專業的就業熱度來考慮選擇專業!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復讀、大學轉專業等問題都有一定了解了,是不是可以安安心心的去讀大學了?最後,小都預祝大家都在理想的校園中創造出另一片屬於自己的新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