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合羽
知乎上有個問題: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下面的回答吵得不可開交。
「職場媽媽給孩子樹立了獨立最好的榜樣!」
「全職媽媽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你們這些家庭婦女,早就失去自我了!」
「你們不敢全職,是因為沒能力!」
……
所以,到底是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更優秀,還是職場媽媽帶出來的更優秀呢?
說起全職媽媽,很多人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充滿母愛的群體,相夫教子,負擔了照顧家庭的責任。
但事實上,全職媽媽是一個精神疾病高發的群體,她們中的很多人,在承擔了家庭的責任的同時,還承受著無法言說的精神壓力。
小A是一個全職媽媽,辭去了原本還不錯的工作,自己一人帶孩子。每天腦子裡想的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干不完的家務活。她每天按時出門遛娃,門口的一條街都快被她走爛了。
白天,她一個人對著孩子,看到他調皮,小A就會忍不住發火。等到老公下班後,事情並沒有好轉。老公有一丁點做的不好的地方,小A都會暴跳如雷,一白天的辛苦委屈,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發泄的出口。有時候看著滿桌子沒收拾的碗筷,和躺在一邊玩遊戲的老公,她別提心情有不爽了,好多次,夫妻倆都以吵架收尾。甚至有幾次,小A把氣撒到孩子身上,對著他大吼大叫,有時還打上幾下屁股。雖然每次事後她都很後悔,但下一次,她依然忍不住。
漸漸的,小A變得多疑,不希望老公跟異性交流,總擔心他會做不好的事情。
她覺得自己每天過得沒有意義,日復一日,如行屍走肉一般。她甚至開始責怪孩子,覺得是他束縛了自己,才讓自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全職在家並不是很多人想像中那麼輕鬆,且不說有多辛苦忙碌,單是孤獨這一項,就能打敗很多人。何況,國內的輿論對全職媽媽並不友好,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之中。
小A長期一個人帶孩子,缺乏與人的交流,各種情緒只能由自己去消化調節。加上睡眠不足、忙碌辛苦,她的情緒已經進入到了崩潰的邊緣,只是她自己還沒有察覺到。
她一直將自己負面的情緒全都發泄到家人身上,這樣的媽媽帶給孩子的不僅不是安全感,反而是一種傷害。更有甚者,情緒得不到及時發泄,最終陷入抑鬱、狂躁之中。
但是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全職媽媽,不僅將家庭照顧得很好,也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精彩。
其實,這句話說反了,這些媽媽們,往往是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然後才把家庭照顧好,最後自然就給孩子帶來更安定的心情。
所以,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實在忙不過來,就找人幫忙;為每一天做好計劃,抽空看看書,聽聽音樂,鍛鍊一下身體;有時給孩子看一下電視,放鬆一下自己,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扔下老公,帶著孩子來個小短途,散散心;覺得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吃點零食,哭一場;……
當然,如果有時候實在忍不住朝孩子發了火,也無需太過自責,事後好好向孩子道個歉,表達出自己對他的愛,並不會影響你們的親子關係。對家人也是一樣。
有人說,職場媽媽都是女性中的精英,她們沒有被家庭拖累而放棄事業,是新時代女性的標杆。
然而每一個職場媽媽光鮮的背後,都是無數艱辛和痛苦堆積起來的。她們中不乏事業心強的精英,也不乏為生活所困的無奈者。
小C是一個職場媽媽,女兒剛三歲。他們的家庭條件很不錯,有車有房,夫妻兩人收入也比較高。
小C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從來沒想過辭職帶孩子。頭兩年,孩子住在爺爺奶奶家,家裡老人愛玩,通常只是幫忙看顧一下,孩子基本由保姆帶大,即便這樣,老人也常常抱怨影響他們生活。
後來,她把孩子和保姆接回自己家。但她和老公的工作極其忙碌,平時幾乎沒怎麼好好陪伴過孩子,保姆話不多,普通話也不標準,但勝在心善、勤快,他們也就沒有顧慮這許多。
到了三歲時,小C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備托班,這才發現自家的寶寶的語言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小朋友,只會說簡單的單詞。
這時候的小C,有後悔,有自責,總覺得為孩子創造好的物質條件,給她樹立獨立女性的榜樣很重要,但是她忽略了來自父母的陪伴的重要性。
大家都覺得,職場媽媽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我們都不是超人,同時要平衡家庭、職場、自我成長多個方面時,難免會心力交瘁,如果不被另一半理解,那可能會更難過。
像小C這樣,完全放任不管,孩子的成長必然會受到影響。孩子畢竟不是野草,任其生長,只會偏離方向。為人父母的,總要拿出時間來陪著他,糾正他,修剪他。
所以職場媽媽們學會規劃「自我時間」與「家庭時間」,十分重要。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我們不需要每個媽媽都成為滿分媽媽,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60分,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陪伴和愛,就足夠了。
上不上班不是重點,有沒有在能力範圍內進行陪伴才是重點。
說了這麼多,不禁要問一聲:為什麼什麼都是媽媽的事兒,那爸爸呢?
孩子的成長,是由眾多的因素構成的,其中,「重要的人」對他們的影響最大,但這個「重要的人」,可以是家庭中的其他人,可以是學校的老師,可以是他上學後的朋友,可以是社會上的一些人……「媽媽」只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人而已。
把孩子成長之後的各種問題都歸因到母親身上,這個社會對「媽媽」的要求未免太高了。
說到底,媽媽工不工作,和孩子到底有什麼關係?
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脆弱。
他不會因為你去工作了就變成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不會因為你沒上班就成為一個混吃等死的無用之人。他們所在乎的,只是你愛不愛他而已。
即便你給他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童年,長大後的他,也還是有跑偏的可能,因為這個世界上,影響他的人和事,太多了。所以,不如放過自己,用輕鬆的心態來面對養育孩子這件事。
對媽媽來說,職場媽媽註定要錯過孩子的童年,全職媽媽註定要錯過事業的發展。要如何選擇,就看對這個媽媽來說,哪一樣是她更看重的。也有許多媽媽,因為現實的原因不得不被迫做出選擇,不過人得到一些東西,就註定要失去另一些,同樣的,你失去了一些東西,也會得到另一些。
所以,做選擇的是自己,和孩子沒有什麼關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