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十一零點鐘聲的敲響,一年一度的搶購大賽開始了。今年的"雙十一",1分36秒時成交額超過100億,這100億,去年用了2分5秒,前年用了3分1秒。而1小時3分59秒過後,天貓的成交額更是突破了1000億。一億、十億、百億、千億,單位一年比一年大,時間一年比一年短,紀錄不斷被刷新。中國人的購買慾,似乎永遠都不會滿足。
"雙十一"成功掏空了人們的錢包,這是網際網路經濟對抗實體經濟的又一次勝利,更是國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的證明。在網購剛剛興起的那幾年,還有人覺得,怎麼在網上花錢,錢都感覺不是錢了呢?足不出戶,只需要在網上挑挑揀揀,就有人將你想要的東西送貨上門,這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卻也將人們消費的慾望刺激到了極點。
有網友調侃,"自從認識馬雲之後,我獲得了兩大成功:登錄成功和付款成功,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輛車:購物車,我也明白了自己最大的不足:餘額不足"。玩笑歸玩笑,明知自己沒錢,還要在"雙十一"徹夜鏖戰,分得一杯羹的人,並不少。
今年消費額突破100億的時間比去年快了29秒,實際上,如果不是結算尾款要拖到凌晨1點,破百億會更快。有人是為了買生活剛需囤貨,有人是為了買到平時不捨得買的大牌商品,也有人其實並沒有什麼需要,看到別人都在買,就也跟著做功課、加購物車,最後買到的東西看起來很有用,實際上很久都派不上用場。
大多數人好像並沒有注意到,"雙十一"的活動已經搞了10年了,從2009年開始,淘寶的半價、包郵促銷活動為自己吸引來大批的用戶,時至今日,蓋樓、購物津貼、尾款、湊單等附加的搶購規則,早已讓人大呼:"要搞優惠就搞優惠,為何還要設置門檻!"然而,為了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本來數學不好的人,還是會坐下來慢慢研究購物規則,為之百轉千回還不改初衷。
搞了十年的"雙十一",真的優惠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看到一頭撲到購物車中的消費者們,我們或許可以從中看出一些什麼。
在還沒有"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這個東西的時候,11月11日還只是"光棍節"的代名詞,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中,"單身狗"往往只能艷羨地看著一對一對的情侶們外出約會,自己只能形單影隻地呆在家裡無所事事。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公開表示,當單身的人們呆在家裡無聊的時候,還不如去買點東西,"雙十一"的發明,就是為了讓單身的人更加快樂。
於是,有了"雙十一"之後,"單身狗"們在獨處一室的時候就有事情做了,畢竟找不到對象的時候,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經事,該添置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隨著年復一年的發展,本是"單身狗"們節日的"雙十一"逐漸演變成為"購物節",情侶們的約會都得往後稍一稍,一到午夜零點,全都爬起來瘋狂點擊"付款"。單身還是不單身?可別瞎想了,該下的單下了嗎?這一天,單身的人在買,情侶也在買,小學生在買,老年人也在買,"雙十一"你可以什麼都不幹,唯獨不能忘了買東西。
每個人都想買到實惠又好用的東西,不僅僅是為了省錢,更是為了減輕生活壓力,讓每天的心情都變得輕鬆愉悅起來。又或者,在自己正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只在透支精力卻沒有任何獲得感的時候,通過購物,讓生活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日常。一邊不敢談戀愛、結婚,一邊陷在生活的泥潭裡探不出頭,購物,就成了他們逃避現實問題的一個通道。買買買,帶來了一種"生活過得很好"的假象,從虛假的獲得感中,他們暫時脫離了身邊存在的種種問題。
並且,與老一輩人不同的是,年輕人購物,花唄、分期、先付定金後交尾款......這樣的付款方式成了主流。老一輩人呢,購物都是一次結清,如果商品價錢太貴,不買就是了,年輕人這樣透支未來的支付方式,卻會大大減小購物的當下壓力。然而,這只是一種自我欺騙,在未付清帳單的結清日期越來越近的時候,精神上的焦慮和壓力,該來的還是會來。正所謂,一時衝動一時爽,一直衝動一直爽,說的就是年輕人的這種消費狀態。
在當下這個看似繁榮的網際網路世界裡,在"活在當下"的箴言指導下,很多人都只想要一時的開心快樂,代價呢?等享受完再說。只是,又有多少剁手黨,在瘋狂地付了幾十甚至上百件商品的定金之後,想到要付尾款的壓力,還是偷偷地申請了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