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E PERCENT解散,國產偶像團體是偽命題嗎?

2019-10-12   暴娛

【微信公眾號搜索「暴娛」關注我們吧~】

姐妹們大家好,要說最近娛樂圈有什麼大事,鮑小姐覺得偶像男團NINE PERCENT解體一定算得上一件。

在解散之際,有執念的團粉向金氏世界紀錄官方微博提出了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請求,稱截止至今年8月13日,NINE PERCENT僅僅合體了55天,請求吉尼斯為這個組合頒發一份「全球最難合體團」的記錄。


時間過的很快,通過《偶像練習生》出道的NINE PERCENT已經走完了一年半的限定時長。

猶記得2018年4月6日,上萬粉絲聚集在北京大興星光影視園外,期待著國內首個「民選」限定男團的誕生。

最終蔡徐坤、陳立農、范丞丞、黃明昊、林彥俊、朱正廷、王子異、王琳凱、尤長靖九人以NINE PERCENT團隊形式出道。


有了選秀帶來的粉絲基礎,他們的號召力自然不容小覷。

當初僅僅兩條微博的官博,粉絲暴漲到80萬+。


一巡演唱會也場場爆滿,規模堪比成熟的團體,讓人不得不佩服九個小哥哥的人氣流量。



然而之後,這個網際網路出道的團體著實讓團粉們傷透了心。大家苦苦等待的二巡演唱會,竟然變成了散夥告別場。



相比於當初轟轟烈烈的出道,後來的NPC簡直就是草率的「營業」,敷衍的收場。

可以說,他們以成團的方式出道,卻走上了單飛的發展道路。

團隊不解體,卻獨自美麗。

當初一起出道的九個少年現在已經有了不同的發展路徑,鮑小姐結合了他們這一年半的活動,將他們分為以下幾類。

1. 專注音樂派&蔡徐坤、王琳凱、尤長靖


成團當夜,有個熱門評論是:「這個團幾乎全員rapper,還有兩個vocal和一個center。「

不得不說,這個網友真是個總結小天才。

至今隊長蔡徐坤仍是C位,小鬼也還是那個rapper,尤長靖依舊是vocal擔當。

要說做音樂,這三位的態度都是認真的。

這一年半,隊長蔡徐坤相繼經歷了打籃球視頻被惡搞、流量造假風波、潘長江微博被蔡徐坤粉絲圍、與周杰倫超話打榜等爭議事件。


儘管他還沒有一部個人領銜主演的影視劇,也沒有一檔常駐綜藝節目,只是發布了近十首個人原創單曲,卻在網際網路上有絕對的人氣,

比如,他曾蟬聯64周微博超話第一。



他的新專輯《YOUNG》銷量突破600萬張,成為QQ音樂平台首張獲得史詩唱片等級認證的個人EP,上線1分21秒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



蔡徐坤和他的iKun們正在創造這個時代的流量神話。

也可以說,蔡徐坤是偶像工業流水線上一個成功的產品。

反過來,他並不滿意這種現狀。

他在親自作詞的《蒙著眼》中唱到:「消息來的越來越壞,哪有感同身受的道理。太多髒水潑滿身,看著背叛轉為動機。」

可以看出,他試圖用自己的音樂作品對抗輿論。

當然,除了粉絲,蔡徐坤也曾得到官方認可。

比如權威海外媒體網站Billboard官網給予他的音樂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音樂被貼上了個人特點的標籤,獨樹一幟充滿魅力。



蔡徐坤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安靜的心去創作。他曾說:「我是歌手,就應該先把音樂作品做好,之後再參加綜藝節目,把更多面的自己展現給大家。」

同樣專注於音樂的尤長靖和小鬼則在自己的風格領域內持之以恆。

尤長靖是九人中最後一名出道的,但vocal能力確是最強的,他的音樂路線則是更加國民化。

樂評人趙不易曾被尤長靖清澈細膩的嗓音所打動。



目前他已經為不少影視作品演唱了推廣曲,如電影《昨日晴空》的同名主題曲、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扶搖》的插曲等。


小鬼王琳凱則已經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個人單曲《別叫我達文西》成為抖音熱曲,傳唱度非常高。

他不斷探索自己的潛能,追尋不同的音樂風格。

他可以是《GOOD NIGHT》中「Baby listen 你感受到我卑微呼吸,你累了實際你根本懶得搭理」剛失戀委屈的小孩子;

也可以是《Unicorn》中「默默的守護者你啊,I will find you」中深情的王子。

從晚安情歌唱到夢幻獨角獸,20歲的他包辦詞曲。

在2019年音樂先鋒榜的直播中,他斬獲4個獎盃,音樂才能獲得了行業人士和許多歌迷朋友的一致好評。


2.轉型派&陳立農、范丞丞



陳立農和范丞丞的發展路徑有點相似。

他們都轉型去拍戲,拍的還都是古裝劇,這也算是一種特殊的緣分吧。

自《偶像練習生》播出,陳立農就因為甜甜的笑容圈粉無數,而且路人緣很好,最終他以第二名的成績出道。

今年三月,陳立農與搭檔「七月男友」李現開始拍攝雙男主古風奇幻電影《春江花月夜》,講述了男狐白十三和趕考書生結伴踏上一段危險的成長之旅的故事。

雖然題材像《聊齋志異》有點老套,但現女友和濃糖們都在等著為愛豆第一部擔綱主演的大熒幕作品打call,不知道上映後能否成為第二個《誅仙Ⅰ》。


同樣的三月,由愛奇藝和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靈域》開機了。主演為同屬樂華娛樂的范丞丞與程瀟。


這部由同名熱門網絡小說改變的IP大劇,雖然男女主角顏值都非常高、粉絲基礎也很強大,但是並非科班出身,讓不少原著粉為此擔憂。


在電視劇殺青時,范丞丞在微博中坦言:「過完這整整4個月,從新手小白到演過了一部作品的演員,感覺人生角色有了很大的轉變,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後來慢慢沉浸在這個過程,19歲的生命體驗又豐富了很多。」

rap擔當的范丞丞成團出道後,個人的音樂作品並沒有多少,看來他目前的主攻方向是影視。

原本姐姐范冰冰的光環足以為他照亮前行的路,但范冰冰出事後,范丞丞也隨之低調了很多。

3. 綜藝代言兩不誤派&朱正廷、黃明昊



朱正廷與黃明昊同屬樂華旗下藝人。以NINE PERCENT成員的身份順利出道以後,公司為其二人規劃了相似的發展路線。

兩人的發展重點均為「綜藝吸睛+代言吸金」。

在最能體現粉絲忠誠度的商業代言領域,朱正廷和黃明昊也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朱正廷的代言成績尤為突出。2018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他代言的品牌數量達到29個。



作為「樂華雙傑」的另一半黃明昊的商業代言數量也非常可觀,是珀萊雅精華、小迷糊、海飛絲、力士沐浴露等大牌的代言人。



二人代言品類涵蓋了零食、日化、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可見他們超強的帶貨能力。

除了代言,二人也活躍於綜藝,包括競技類綜藝、文化類綜藝、婚戀觀察類綜藝等。

朱正廷在《我們相愛吧》中綜藝感十足非常具有記憶點,作為戀愛觀察員的他頻爆金句,被網友稱為「補刀小王子。」




而小賈參加的綜藝達到了14部。在《密室大逃脫》與楊冪、鄧倫等人組成「蜜桃六子」組合,幫他提升國民知名度、突破圈層。

作為最小的嘉賓,黃明昊表現出了過人的勇氣,最後一期一個人被關在小黑屋中,與「屍」說話還不忘安慰大家要加油。

Emmm有點可愛是怎麼回事?


4. 悶聲干大事派&林彥俊、王子異



以第五名出道的林彥俊和第七名出道的王子異自成團以來表現似乎並不突出。

不過,新媒體網娛觀察的統計,這一年半以來二人的代言收穫也頗豐。林彥俊和王子異的時尚感被眾多品牌青睞。



眾所周知王子異家境優越,「禮貌有教養」、「低調佛系」是粉絲和外界為他添上的標籤,當團隊接受採訪時有回答不出的問題時他也會溫柔接過來。



而對於林彥俊來說,在做偶像這條路上他也算「半路出家」。

林彥俊就讀於「21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英語專業,讀到一半決定去當偶像。在一個陌生的行業,沒有基礎做保障,他也無所畏懼。



在綜藝上玩起梗來,連小S都招架不住。



不得不承認林彥俊和王子異的顏值和性格確實比他們的音樂作品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以上就是9位成員在過去一年多中的發展和成績。

總的來說,九個人在組合解散之前,似乎就已經走上了單飛的道路。

有團粉曾無奈地說,我粉的好像不是NINE PERCENT, 而是《偶像練習生》的前九強。

2018年作為「偶像元年」,選秀節目層出不窮。《偶練》無疑是最成功的一個。

《偶練》是模仿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 101》,每家經紀公司推送練習生到節目進行選拔,出道後的偶像會與節目組選定的經紀公司定合約,但原本的合約並不會失效。

NINE PERCENT的經紀公司愛豆世紀於2018年3月才正式成立,但該公司的股東包括愛奇藝、亞洲一娛樂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染色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同時,NINE PERCENT諸多工作事宜由曾一手捧紅金城武、蔡依林等人的資深經紀人「葛姐」葛福鴻操辦。



成員本身則屬於樂華娛樂、香蕉娛樂、傳奇星娛樂等經紀公司。

因此,NINE PERCENT背後融合了5家經紀公司的資源,但同時也涉及到5家經紀公司的利益,所以很難達到一致。

去年誕生的另一支偶像女團火箭少女,也面臨一樣的困境。

比如孟美岐和吳宣儀就陷入了合約糾紛中,其實就是該模式沒有一個成熟的標準導致的。




由於每個女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發展方向也不太相同,因此看她們合體也是非常困難。

網絡上多次曝出11人不和的消息,甚至有人調侃「三個女人一台戲,更何況一十個女人」、「火箭少女101的團魂是撕逼」。


目前來看,「共享藝人」的模式在國內並未成熟。

雖然《偶練》《創造101》的最終目的,是打造中國偶像男團、女團。

實際上,卻是各家公司藉助於綜藝,為練習生提供一次大曝光的機會。

當然,在未成熟中國市場套用已經被韓國認證過的模式有一定效果。我們也不能否認作為偶像元年間第一個吃螃蟹的偶像團體。

畢竟,Nine Percent對於偶像時代的意義不言而喻。

但看韓國那些足夠成功的案例,如防彈少年團、Big Bang、F(x)等,可以總結出來他們成功的規律是:

偶像自身的美麗與音樂作品只是一部分,經紀團隊穩定的運營才是長期發展的必備條件。

我們很難預測以這種形式出道的男團、女團是否可以在中國市場笑到最後。

但可以確定的是,直到偶像產業變成熟的那天,可能還會出現不少類似NINE PERCENT以及火箭少女這樣讓團粉意難平的「偶像產品」。

偶像產業正在不斷地擴大,但想要偶像團體的命運不再是曇花一現,就需要靜待行業洗牌,恢復秩序。

包子妹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