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與《脫口秀大會》:流水的網紅,笑傲的資本 艾問人物

2020-10-01     籃球痴小伙

原標題:李雪琴與《脫口秀大會》:流水的網紅,笑傲的資本 艾問人物

歡迎來到本期艾問人物!

「藉此機會我想對那些不喜歡我的人說一句,我也不喜歡你。」

2020年9月23日,綜藝《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決賽在騰訊視頻播出,不負眾望的是抱著吉他彈唱「世界以痛吻你,你扇它巴掌呀」的王勉拿下冠軍,令不少觀眾意難平的是作為流量擔當的楊笠和李雪琴分別獲得第四、第五名。

池子出走、卡姆吸毒被捕、線下巡演因疫情被迫取消……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開播以前,笑果文化幾乎是在風雨交加中搖曳殘喘,李誕本人也在節目中「人間不值得」式嘲諷:「顯然,我低估了2020,也低估了這家公司。」

不過,截至2020年9月28日,#脫口秀大會#相關話題閱讀量高達54.9億、討論量高達661.9萬,騰訊視頻綜藝台官方顯示節目播放量累計高達15.6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抖音官方帳號獲贊1872.9萬次。無疑,這季節目救了公司。

這季節目同樣也救了李雪琴。2018年李雪琴憑藉與吳亦凡的互動視頻成功躍身成為一線網紅,可是,「鐵打的抖音,流水的網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快餐時代,李雪琴這個曾經大名鼎鼎的網紅,今年「6·18」李雪琴一個廣告都沒接到。

直到7月22日《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節目播出以後,#李雪琴王建國好甜#、#李雪琴才華、#李雪琴老闆#等相關的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截至9月28日,話題#李雪琴才華#瀏覽量高達4.3億,#李雪琴超話#閱讀量高達1724.2萬,互動量近10萬。根據艾問的數據調查顯示,在閱讀量前10的選手相關微博話題中,以李雪琴為代表的女性脫口秀演員占比高達八成。

「北大網紅」,「追星錦鯉」,李雪琴又火了。

「東北一把破琴」

如果你覺得東北只有《鄉村愛情》和精神小伙社會搖,那你確實不太了解他們。

東北文藝的輝煌自本山大叔時代就已開始。從佳木斯到鶴崗,從遼源到遼陽,每經過一公里就生活著一個講著土味哲學的藝術家。他們守著最寒冷的北境,吃著酸菜燉粉條,喝著最烈的老白乾,搞著最嚴肅的創作。

1995年,李雪琴出生在遼寧省鐵嶺市。4年後,她的老鄉趙本山在央視春晚表演《昨天、今天、明天》,其中有句台詞傳播廣泛,「出去旅旅遊,走走比較大的城市,去趟鐵嶺」。「大城市鐵嶺」成為一個梗。通往鐵嶺的高速公路邊,曾懸掛大幅廣告牌:「大城市歡迎你。」

從東北二人轉到央視春晚小品,再到《馬大帥》《鄉村愛情故事》《劉老根》等系列電視劇近二十餘年的不斷輸出,趙本山基本給東北的幽默文化定性,所以本山大叔退休以後,就有了一種東北文化沒落的錯覺。

脫口秀大賽前5強里,有4個來自東北。

眾所周知,李雪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後前往紐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李雪琴並沒有一個名校留學生應有的蓬勃與自信,用她的話說,紐約天氣不好,常陰沉個臉,有時候抬頭望天,只能在兩棟高樓間隙瞥到一瞬。

當時,學校在曼哈頓,李雪琴住在皇后區,坐地鐵要一個多小時。短短1年時間,李雪琴感覺自己的抑鬱症越來越糟糕,她終日不想出門,不想見人,不想說話,睡不著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她的專業課老師,是一位白人老太太,她一直感覺這個老師不友好,直到有一天上完這門課,李雪琴決定退學回國。

「東北,不是康普頓,出生這裡的人對hood、homie、ghetto、gangster這些概念真的不熟。一個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高喊戰死街頭、匪幫或者亞特蘭大的藥物迷幻,著實心虛。就像一個烏干達老鐵非說自己是最real的相聲演員,diss郭德綱,respect馬三立,弄得跟真事兒一樣,滑稽。」(轉自X博士:《你的老舅和東北蒜味蒸汽波》)

結合李雪琴的自身經歷,從鐵嶺到北京再到紐約,她的視頻創作是以一個「鄉下人」看「城裡人」的姿態嘲諷時代:「東北口音讀大牌,「A4紙列印奢侈品包包。」有著鐵憨憨傻大姐的氣質,夠「土」但不低俗,夠激烈但不憤怒。

真實的生活不用瞎編。

2018年9月,李雪琴素麵朝天站在清華大學門口隔空開喊:「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個校門,多白。」

隨後,她又發了兩條視頻喊話吳亦凡。一個在圓明園,還是上次的句式,用東北話親切問候:「你吃飯沒呢;」另一個在三里屯,她說事不過三,同樣的句式仿佛告別似的:「吳亦凡,祝你身體健康。」

這樣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三連問」視頻充滿荒誕喜劇意味,隨即網友把李雪琴送上了熱搜,但她似乎很有自知之明:「我知道這種不叫影響力,只是曇花一現式的一個熱點事件。」

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後,吳亦凡竟然做了出回應,這令熱度不再慢慢涼透的李雪琴抖音號起死回生。他在視頻中回覆說:「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個燈,多亮。」

「後現代主義詩人」

在網紅的道路上,吳亦凡是李雪琴的敲門磚,在短視頻蓬勃發展的流量風口,他的短短几句話給了李雪琴一張入場券。

李雪琴自我介紹時說:「我是一個詩人。」

李雪琴自己是這樣解釋的:「詩人的本質是呈現生活的。生活中有一些本真的、純粹的事物,它們受到偶然性、模糊性和時間流動性的支配,我們詩人的任務呢就是呈現這個本質和它的不確定性。」

與跟詩人高度重合的是,李雪琴的段子整齊而別致。《奇葩說》選手楊奇涵曾這樣評價:「拔高一點,雪琴屬於後現代結構主義。她的魅力就是先建立一個結構,然後加一句,你看這校門,多白(打破這個結構)。」在看似隨意的拍攝背後,其實暗藏語言邏輯。

談起北大也是如此,她說:「考前做了一套題,然後第二天考試的時候發現和前一天的題目一樣。旁人說你相信這是運氣嗎?我說我相信的不是運氣,是氣運。」談起單親家庭和「少女家長」的悲傷經歷時也是,她說:「我媽是我從小帶大的。」

可是網際網路鋪天蓋地的質疑聲襲來:離開吳亦凡,李雪琴還能靠啥呢?

24歲的李雪琴,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創業者,她以自己本名李雪陽註冊成立了「十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工作基本都只圍繞她一人展開。一開始她想做訪談節目,平民版《圓桌派》,但找了三四個平台都被拒絕,理由是李雪琴「只是一個網紅」。他們問她,「你有啥優勢,節目競爭力在哪兒」,李雪琴答不上來。

2020年上半年,沒有話題,沒有熱度,沒有廣告,掉粉嚴重,李雪琴的數據十分難看。與此同時,與李雪琴同時期火起來的博主,趁著只能宅在家的疫情時期,有些粉絲已經上千萬。

「與其在家閒著,不如去(《脫口秀大會》)搏一搏。」

其實,這屆脫口秀大會不缺黑馬,比如,緊抓女性話題的楊笠,以及唱著說的王勉,還有,樹IP炒CP的李雪琴。

其貌不揚,但有辨識度,洗腦的口音,一臉喪。李雪琴從一開始就樹立了鮮明的人設標籤,「北大廢物」是她的標誌性身份,「生無可戀」是她的標誌性姿態。

作為東北文藝復興運動代表之一,李雪琴的創作里沒有人間值不值得,有的是二人轉、驢拉磨,吃耳屎變啞巴,和大城市鐵嶺。「大家好,我是李雪琴」,這句東北腔開場白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不斷強化了李雪琴的IP形象。

貼完標籤,李雪琴還主動與王建國炒起了CP,甚至收穫了一波「CP粉」,提高了自己的影響力,讓王建國的粉絲也對她產生了好感,甚至給這對CP起了一個口號:「建國配雪琴,危險又迷人。」

就像脫口秀大會裡的那個段子:說起愛喝酒、超自信,你能想起誰?可是說起杜甫,你又能想起什麼呢?

如果李雪琴是詩人,那她一定是李白那一款的。個性鮮明,營銷到位,話題性十足。無疑,李誕,王建國,還有整個《脫口秀大會》都為李雪琴的翻紅創造了十分良好的基礎。

截至2020年9月28日,李雪琴的微博帳號已有292萬粉絲;抖音帳號已有657.2萬粉絲,獲贊數超5645.2萬次。

《艾問人物》認為,狂歡落幕之後,可以說,李雪琴是後現代主義詩人,不僅在創作結構上是,在創作背景下也是。詩人這個詞總讓人聯想起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但是,網紅與這兩個主義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年頭寫詩不能填飽肚子,但網紅可以拉投資。脫口秀再好笑,背後名利雙收的還是資本。不信你看,李雪琴王勉再火,羅永浩的「真還傳」爆梗再有趣,笑到最後的,還是李誕,和葉烽。

END

圖片:萬姍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VRV5HQBLq-Ct6CZTk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