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到底應該怎樣照顧?
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有哪些技巧?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
一位兒科醫生為大家總結的經驗
一起來學習吧
疾病護理篇
一般寶寶因為其語言學習方面還沒有完善,很難去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某些感受,一出現不舒服就會哭鬧。而有經驗的寶媽則可以從寶寶的日常生活中觀察寶寶的一些情況,推斷寶寶的一些問題的。
1、喂奶期間,寶寶的大便里易出現奶瓣,這是對奶消化不夠完全的表現,家長不需焦急。建議媽媽飲食不要過於油膩,蛋白質不要太多,也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若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媽媽就不用過於擔心,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2、寶寶吃某種食物後,出現嘔吐、急性腹瀉、濕疹等情況,屬於典型的急性過敏。這種情況不考慮消化不良,應該立即停喂。
3、一旦確定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要至少對該食物迴避3個月。
4、寶寶生病後拒絕喝藥,家長沒辦法只好捏著鼻子強迫寶寶喝,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嗆咳,同時寶寶的鼻黏膜也很容易損傷。
5、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要及時送往醫院。寶寶發燒首選物理降溫法。
物理降溫的方法
多給孩子喝水
不要給孩子捂汗
把孩子手腳搓熱
用溫水擦拭全身
給孩子洗溫水澡
毛巾冷敷頭部
6、咳嗽是機體的保護性反射,寶寶咳嗽不推薦用鎮咳藥,可以用叩背、吸痰、霧化等物理方式來緩解。
如果你喜歡「琪媛媽媽愛育兒」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或者你有什麼其他生活技巧或妙招,歡迎在評論區踴躍留言,期待您的分享,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