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身上會有體香?因為墨色生香

2019-09-18     文藏

談及文房,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古代文人書房中常備的老四樣。

古狻猊墨

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正是有了它們,各類文化學說才得以迅速傳播,達到教化的目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以筆墨紙硯為代表的文房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化的根基所在。

江正玄玉墨

若是沒了文房,那麼再怎麼好的內容也很難宣揚出去,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所謂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所謂揮毫潑墨,勾勒千里江山也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難以為繼。

蘭亭修褉黃御墨

筆有狼毫,紙有白鹿,硯有洮河,墨自然也有好墨。都說墨色生香,古人常把讀書人家稱作書香門第,大抵就是這個原因了。

早在商周之前,墨就已經作為一種黑色顏料作為書寫了。

龍門氏天府御香墨

後來上世紀75年在湖北地區出土了一塊墨塊,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最早的墨。最初的墨只是一塊很普通的黑色顏料,後來逐漸發展出比較系統的制墨工藝,在漢代初步形成規模。

有關墨的製作往大了說主要分兩種,一是松煙墨,這種墨選材主要是松樹燒取的煙灰,制出來的墨通體呈烏色,在光澤方面並不出彩,而且其中的膠質輕,所以只適合用來寫字用。

龍戲珠御墨

其次便是油煙墨了,這種墨相比松煙墨色澤方面很有優勢,通體黑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桐煙墨了,堅實細膩,極具光澤。這種墨特別適合用於中國畫方面,但是在一些細節處勾勒著色的話還是用松煙墨最佳,還有對於一些特定的要求無光澤的物品時也最好用松煙墨上色。

判斷一塊墨的好壞主要看墨色,表面泛青光的墨品質最好,黑色的要稍微遜色一些,表面顯現出紅黃色光或者偏向白色的墨質地最差勁。

描金彩漆天保九如御墨

唐時期出現了專門為宮廷做墨的墨務官,做出來的墨被稱為御墨,著名的延圭墨就是出自當時一位名叫奚延圭的人,但是這種墨只有史料中有所記載,真正為人們所見到的最早的御墨源於明代永樂年間,製作精良,表面有塗金龍紋,中間位置有陰文楷書「國寶」二字,且在另一面有「大明永樂年制」的落款,非常漂亮。

孫瑞卿神品墨

除了宮廷內,民間也有一些製作墨的好手,說起來倒是有些像如今的一些工藝名家,他們做成的墨一般都不會在市場上流通,大多都落入官吏、鄉紳以及書畫名家們的手中。

這些出自名家手中的墨在製作方面皆精美,不遜宮廷御墨,更像是一種收藏墨。

因為有的墨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麝香以及一些其他的香料,所以才會出現研磨出的墨汁帶有香氣情況,若是經常在這樣的環境下讀書寫字,身上也會自然而然的帶有一種香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墨色生香。

汪文憲青麟髓墨

相反,若只是普通的墨,其中並無香料,這個時候墨汁中的動物凝膠以及樹膠就會因為迅速氧化而產生一種臭味,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文化也是帶著「臭」味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8_VR20BJleJMoPMLX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