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8300年的木碗,取個什麼名字好?

2020-08-11   寧波發布

原標題:寧波8300年的木碗,取個什麼名字好?

還記得那個萌萌的「寧波微笑」?而今,「寧波微笑」已成為向世界展現寧波精神的文化符號。今年7月23日,一隻寧波出土的木碗,再次震撼世人。

萌萌的「寧波微笑」

木碗

這隻木碗,就是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出土的8300年前的木碗——

它的碗口比今天家用吃飯的碗稍大,碗底不太平整但能立住。縱向排列著一條條輕微的木紋,呈流線型,可能是石器打磨的痕跡。

孫國平供圖

讓人驚奇的是,碗的口沿有一截彎耳形的柄,像一隻小耳朵。這隻木碗的發現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井頭山遺址考古領隊孫國平老師推測,當時的先人可能在這截彎耳形的柄上穿上繩子,或將其掛起來或隨身攜帶。

在地下9米多的深處,它靜靜地沉睡了8300年,直到今年7月份連綿的梅雨季,它才露出真容。

「木碗所在的位置,是考古基坑的隔牆,我們原本不會馬上去發掘,而是採用整體打包提取的方式。受梅雨的影響,這個整體打包提取的位置有一些局部的塌方,我們就加以清理,清理過程中很意外地發現了這件唯一的容器。」 孫國平和專家們研究後發現,它的材質為桑木。同時,檢索各種資料發現,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碗了,「其他地方發現的木碗,都沒有超過8000年的!」

孫國平供圖

讓專家們感到驚奇的,不僅在它的古老,還在於它的精緻。

此前,在1973年餘姚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掘中,也曾發現一隻距今7000年前的帶漆木碗。比起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碗,井頭山遺址發現的這隻木碗明顯要精緻很多。 孫國平介紹,這個木碗的發現,不僅打破了大眾對先民生活粗糙的常規看法,還能說明那個年代先民生活的精緻性,又有點情調和藝術水平。

孫國平老師介紹

按照他們通常的專業命名

這隻木碗將來展出時

很大機率會叫「井頭山木碗」

不過

小布的粉絲們也可以發揮想像

來給它取個可愛貼切的名字吧

歡迎來留言區battle

來源: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文字:梅子滿、林旻

編輯:沈曉燕

木碗:給我取個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