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是一項最大的系統性民生工程。就我縣而言,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如何在充分用好兜底保障、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機制的同時,進一步激發貧困老人增收的潛在因素,是我們正在著力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
調研中發現,在貧困老人、甚至是一般老年群體穩定增收方面,子女贍養所發揮的作用難以量化。而隨著民生保障逐步完善,子女贍養負擔大大減輕,逐漸滋生出「有事找政府」「父母就該政府養」的不良思想。我們用好用足政策,合規合法創新,千方百計讓子女盡贍養義務,引導他們崇德守法,就是要為老年群體穩脫貧、不返貧、不致貧,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再加織一層保護網。
道德約束
「萬事孝為先,論心又論行」。在農村成立孝心養老理事會,作為推動平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讓孝道回歸。
一是「勸孝」。利用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點,組織貧困老人、返鄉子女召開家庭懇談會,勸導盡孝,增強子女敬老意識。定期開展孝德評議會,通過擺事、說理、解疙瘩等方式把孝道扶貧內容具體化,由群眾評說督促子女自覺履行贍養義務。以村兩委或孝心養老理事會名義,定期向在外工作的子女寫信致電,說明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引導子女經常看望老人,爭當孝心兒女。
二是「宣孝」。積極宣傳孝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引導子女認真履行贍養義務。開展評選活動,由村委會、理事會對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宣傳表彰。
三是「嗤不孝」。對兄弟姊妹在養老問題上互相推脫的和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由理事會出面進行約談和教育,情節嚴重的予以曝光,勸其改正,形成反對、嗤笑不孝行為的濃厚輿論氛圍。
中共蔚縣縣委書記梁昆(左)
探索創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縣把孝心養老工作往實里做,往細里做,不斷拓展覆蓋面,由孝心養老推及至孝善養老,形成由孝己親到敬鄉親、到與人為善,不僅讓有兒女的老人受益,更讓農村孤寡老人受益。
建起孝心浴室,為老年人打造健康生活服務設施。洗手、洗臉、洗澡是最普通的一件生活「小事」,可我縣卻把「勤洗浴、美生活」當作是村民勵志改善生活質量、改變農村面貌、自強脫貧致富最當緊的一件「大事」來推動。全縣建起50餘間孝心浴室,規定貧困戶和高齡老人免費洗澡,子女需先帶父母洗澡才能換取洗澡資格。通過從洗臉洗手切入,引導山區老人從「不講究」轉變為「不將就」,激發老年人過好日子的勁頭,引導子女尊親敬老。
舉辦孝親活動,為老年人創造溫馨晚年生活。以駐村工作隊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的優勢,推行和普及暖心行動,通過瑣碎事、家常話去關愛關心農村老年人這個可愛可敬的群體。湧泉莊鄉西窯子頭村孝心理事會每月組織村裡的年輕婦女、青年為農村孤寡老人包餃子,送去熱騰騰餃子的同時也送去了關愛、友善和溫馨。柏樹鄉西高莊村、永寧寨村每月組織村婦女和青年為孤寡老年人縫縫補補、拆拆洗洗,讓孤寡老人享受到親人般的照顧和關心。
促進孝善就業,為老年人發揮餘熱開闢崗位。我縣特別關注55至65歲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群體,雖然外出打工已經超齡,但是在農村依然是勞動力。由此,我們想方設法為該群體量身打造勞動崗位,促其就業,顯其價值。南留莊鎮曹疃村,村內建材企業盡力吸納本村勞動力,特別是創設了部分輕型勞動崗位專門吸納農村有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
完善機制
「孝道貫古今,當下有行動」。孝道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規範,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核心文化紐帶。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老年貧困人口比例越來越大的問題,在全縣大力推廣「孝心養老」「關聯就業」等帶貧模式。
推廣「孝心養老」。依託「一交三助」模式,即子女交費、村集體補助、企業贊助、社會捐助,大力推廣孝心養老工作,弘揚孝心敬老美德,開拓孝善脫貧新路。通過在暖泉鎮趄坡村開展「孝心養老」試點,探索方法,積累經驗,然後在全縣推開。推廣孝心養老基金的做法,既實現了老人每月有固定收入,更提醒子女、特別是在外打工的子女別忘了在家守望的老父老母,要常聯繫常問候,常回家看看。目前,全縣178個村開展了「孝心養老」工作。
實行「關聯就業」。在全省首創推行了「關聯就業」扶貧模式,按照「親戚朋友出力、企業愛心反哺、貧困人口受益」的思路,設立關聯就業扶貧基金,針對65周歲以上身體差、無勞動能力的貧困老人簽訂協議,綁定照料或贍養義務,運用扶貧政策幫助其照料人或子女就業增收,通過就業的照料人上交月工資的2%、企業按照料人工資額補貼1%的方式籌集關聯就業扶貧資金,每月發放給被照料人,讓貧困老人拄著「金拐杖」穩步增收。目前,該做法正在全縣推廣,已有14家企業110名員工參與關聯就業扶貧,受益貧困老人達200餘人。同時,為充分發揮公益崗作用,我縣立足實際,將公益崗位備選對象擴大到無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直系親屬(或近親屬),收益歸無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從幫貧到扶貧,從扶貧到帶貧的方式轉變。
引入法治扶貧。針對農村養老難的問題,我縣專門設立由縣委政法委、縣檢察院、縣法院、縣司法局、縣廣播電視台組成的法制扶貧作戰單元,對通過引導感化、說服教育仍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子女啟動法律程序,並在全社會進行公開曝光。
最後,我們也總結,要注重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切忌大包大攬,那樣只會助長部分子女「拋父棄母」的不良風氣。只有這樣,才能高效利用政府、社會資源,切實做好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工作。
( 中共蔚縣縣委書記 梁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