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圳,給老朋友蚝門九式的@蚝爺 的新書拍圖片。拍了幾日終於快要結束了,可也累壞了,加上深圳連日細雨,潮濕悶熱,感覺很是疲憊。蚝爺說,我帶你去補一補吧,深圳有一家客家菜的老店,開了26年了,很是不錯,平時經常去。給你燉只青頭鴨,再來一煲牛鞭湯補一補。
聽到有好吃的,老虎嘴上雖然客氣了一番,可嘴巴卻是很誠實的,早就滿口含涎了。蚝爺打電話去訂菜,聽說剛來了幾隻大青頭鴨,趕緊訂了一隻最肥腴的。牛鞭湯呢,讓他們用點藥材來煲。
好不容易等到拍攝完,趕過去已經晚上十點了。一隻10斤的大青頭鴨早已經做好了,鴨大,所以做了兩吃,一半來蒸,一半來燒。
鴨子,老虎也是算是吃過很多,愛吃北京烤鴨,一隻烤的皮酥肉嫩的腰子,鴨皮蘸白砂糖,鴨肉甜麵醬章丘大梧桐蔥絲卷單餅,或者鴨肉蒜泥夾燒餅,那個痛快。南京的鹽水鴨也愛,咸鮮滑嫩,下酒最好。閩地的薑母鴨也是好吃。可這次這隻大青頭鴨卻讓老虎刮目相看了,太香了,而且毫無腥臊,這點太重要了,因為鴨子水禽之類,吃水草螺殼,一般是難免會有腥臊之氣的。而且用清蒸的做法來做,更是考驗鴨子的品質,這鴨子確實好,僅僅用薑片一味來清蒸卻清香撲鼻,滑嫩中又有筋道撕扯感,難得難得,燒的另一半鴨子卻是濃郁的口味,滋味盡入鴨肉中,厚重的味兒與清香的鴨肉相得益彰,也是好吃的緊呀。鴨血呢,用薯粉和青菜做了一碗湯,竟是意料之外的鮮美。一對鴨腎,蚝爺也特意留給了我讓我補補,也不怕我補大了可怎麼辦。
牛鞭湯,是用巴戟杜仲來燉的,對於什麼藥材什麼功效老虎是不知道的,就是那股濃濃的藥味讓人不是很喜歡,廣東人喜歡煲湯來調理身體,那就入鄉隨俗,再說也是蚝爺一番心意,喝了幾碗,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什麼,竟覺得精神了很多。
還用姜燉了一鍋黃牛肉,也好吃,大塊吃來頗有點梁山好漢的感覺了。老虎最喜歡的卻是一道鐵板生腸,簡直就是摯愛,脆生生的腸兒在鐵板的炙熱中變得邊焦里嫩,隨手撒的一把蒜苗更惹味,作為一個肥腸愛好者,這道菜真的是愛呀。
一道炒芋合也挺有意思。以前還真沒吃過。據說這芋合是用芋葉的葉柄,洗凈切段,晾曬至軟,加鹽搓拌,置於瓦缸內,用稻草覆蓋,加淘米水浸泡,一兩天後,就會退去青色,變得澄黃酸香,就可食用了,這次的炒芋合,酸辣可口,滑脆爽口, 極為開胃。吃了一會兒,看到鴨子涼了,就叫店家拿一隻平鍋,把鴨子和炒芋合一起放到鍋里去燉,沒想到竟是如此好吃。酸香中又有鴨子的肥香,而鴨子呢,去除了略略的油膩,簡直就是珠聯璧合。
如此佳肴怎可無酒?一支單一麥芽,幾隻米酒,又是一個高興的夜晚,又是幸福的一天。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