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帶你吃法餐的人談戀愛,和為你下廚的人結婚」

2020-01-20     末那大叔

「結婚過日子,廚房不能太乾淨。」

最開始聽到這句話,我不以為然,直到看到這則新聞:


90後夫妻結婚三年,因從不做飯而離婚。


「等我開始收拾廚房的時候,我知道這個婚是離定了的。」


結婚時買的那袋東北大米,還靜靜地躺在廚房柜子里;

還有那口炒鍋,連標籤都沒扯掉。


沒有油煙味的家,還叫家嗎?



年輕時談戀愛,總覺得愛在床上;


後來發現,最踏實的愛,在廚房。


一萬句「我愛你」,抵不過一句「回家吃飯。」


剛開始約會,一句「去我家吃飯吧」,在說「我喜歡你」;



隨著交往深入,「我們回家吃飯吧」,在說「我們在一起吧」;


「和帶你吃法餐的人談戀愛,和為你下廚的人結婚」

加班走出寫字樓,微信里的「給你煲了湯,回家吃飯」,是「我心疼你」;



吵架後的「回家吃飯」,是「別生氣了,我們和好吧」;



春節帶你回家吃飯,是「我想娶你」……



「回家吃飯」的背後,是開不了口的千言萬語;

是平淡中深情而浪漫的「我愛你」。


公司里一個女生,從不吃公司提供的午飯;

而是每天自己帶飯——


男朋友親手做的愛心便當。

葷素搭配,水果切成小塊,分格盛放在便當盒裡。

男朋友公司離家近,下班後到家就開始做晚飯;

順便把兩人第二天的午飯準備出來。

如果飯做好她還沒到家,就會給她發微信:

「等你回來。」

這是她見過的,最溫暖的四個字。

每天下班,在回家的地鐵上,她都滿心期待。

無論工作有多不順,心情有多糟糕;

在見到他的那一刻,所有煩惱都煙消雲散。


愛,有人轟轟烈烈,有人柔情蜜意;


但唯有落實到一蔬一飯,才最為踏實心安。


認識一對北漂情侶,在五環外合租一個小小單間。

上班路程2小時,經常加班;


但無論再晚,兩人還是堅持回家做飯。

在公共廚房裡,一人洗菜,一人切菜;

兩人一邊幹活,一邊閒聊各自這一天遇到的事情。

周末就手拉手去菜市場,買夠一周食材;

再花幾個小時,慢慢做一頓大餐。

在北京生活的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大都吃外賣;


但是他們願意花時間,跟彼此好好吃飯。


無論條件如何,吃飯不對付,愛你也不將就。


回家吃飯,讓租的房子變成家;

也許還要漂很久,但有你就有歸屬感。



朋友小尹是一個年輕媽媽,剛回歸職場半年。

她說起自己在家帶孩子那段日子。

幾個月大的嬰兒有各種需求,離不開人;

她一隻土豆還沒削完,圍欄里的女兒就哇哇大哭起來。

即便如此,她還是見縫插針地為上班的丈夫做晚飯。

「手忙腳亂的,但是心裡很幸福。

他也可以從外面打包回來,但是感覺不一樣。」

認識丈夫以前,她交往過幾個男朋友,他們帶她去昂貴餐廳吃飯;

帶給她的感動,比不上丈夫為她煮一碗泡麵。

那個時候他們還是男女朋友,她工作出現意外,為了補救,忙到凌晨三點。

他一直沒睡,在旁邊陪著;

怕她餓,去廚房煮了一碗泡麵,用心地加上雞蛋和青菜。


「帶你去昂貴餐廳,也可能是討好;


但凌晨為你煮一碗泡麵,是可以確定的關心。」


那一刻,她在心裡想,就是這個人了。


原來胃和心,真的是連在一起的;


胃滿了,心也就暖了。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是日本著名演員,也是日本「最理想的名人夫妻」。


採訪中,三浦友和透露夫妻恩愛的秘訣:


無論多忙,都儘可能回家吃飯。


世界首富、亞馬遜集團CEO傑夫·貝佐斯,也是一個天天回家吃飯的人。


他說:「真正優秀的人,從來不會為了工作而放棄家庭;


每天都應該讓愛情展現出來;


我做的最性感的事情,是每天在家幫老婆洗碗。」


《大內密探零零發》里,每次吵架,劉嘉玲都會問: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兩個人吵得再凶,都會平息下來。

在我很小的時候,有天早上,爸媽因為一件小事爭吵。


我爸一邊和我媽爭執,一邊穿鞋準備出門上班。


我媽雖然生著氣,還是不忘叮囑一句:


「回家吃飯。」


我爸愣了一下,語氣軟下來,說:「好。」


那句沒說出口的求和,我爸聽到了。


「回家吃飯」,可以有無數個意思;


每一個,都是表白。


點個「在看」,願你早日找到那個:


陪你浪費時間慢慢吃飯,陪你浪費時間慢慢變老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tgLbHAB3uTiws8KQj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