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國足與日韓差距大,三方面原因致追趕太困難

2019-12-18     錚錚傳媒

東亞杯李鐵率領的國足集訓隊嚴格來說是國足二隊,但日本和韓國國家隊也不是一隊,日本隊甚至有些球員連聯賽主力都踢不上,賽前也僅僅上了一堂訓練課,但是場上踢得默契十足,韓國隊則全場高壓逼搶,使得國足毫無招架之力,東亞杯再次反映出國足和日、韓國家隊差距進一步被拉大,在日韓面前國足猶如小學生一般。

國足與韓國比賽瞬間

俱樂部太依靠外援,國家隊反映球員實力。這幾年中超球隊在亞冠的成績還算不錯,但是和J聯賽、K聯賽球隊相比,中超球隊往往太依靠外援,全隊圍著外援轉,四個外援名額全部用滿,而很多日韓國家球隊有時只用兩個外援,甚至有時一個外援也不用,都是本土球員在球隊內挑大樑,本土球員發揮著主要作用,而中超球隊本土球員只是配角,甚至很多時候本土球員只需要把球傳給外援,中超射手榜上也是清一色的外援,本土球員在聯賽里就沒有擔當能力,中超聯賽已經不是本土球員的舞台,離開外援後在國家隊就更不會踢了,好外援沒有帶來良性競爭和相互學習,反而使得本土球員產生惰性和依賴性,使得國家隊成績一落千丈。

國足謝場

中國足球沒有整體規劃,管理者總是急功近利。與日韓國內各種足球比賽如火如荼的舉行相比,我們國內足球氛圍並不濃,甚至找一塊足球場地也很難,中國足球沒有整體的規劃,僅僅是依靠足球學校來培養人才,可以選拔的面很少,國家隊各級球隊也沒有整體發展思路,總是為了眼前成績請來世界名帥,成績不好就換帥,越換帥成績越差,中國足球進入了死循環,管理者老想短時間內出成績,但是足球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管理者本身不懂球,怎麼會給中國足球指明發展的道路呢?

青訓比賽中

青訓不重視基礎培養,中國足球根基薄弱。日韓兩國足球的發展無不是青訓的功勞,他們的學校聯賽不斷地給成年球隊輸送人才,現在泰國和越南足球也發展非常快,他們國內的青訓也都是遍地開花,反觀我們,踢足球成了富人家孩子的運動,甚至有家長認為當職業球員風險大,不如讓孩子上大學,中國足球能夠可供選擇的足球人才越來越少。同時我們的青訓不注重球員細節培養,缺少專業的青訓教練,培養出來的球員基本功差,戰術理解能力不足。日韓球員大多從學校里走出來,他們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支撐,所以成了足球場上的「白領」,而我們的球員成了只會蠻力的「藍領」,雖然我們的工資比對方高,但卻沒有對手踢得高級。

東亞杯已經展現了差距,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到差距背後的原因,我們的聯賽太注重外援,太想儘快出成績,本土球員被邊緣化,在聯賽里都不進球,進國家隊肯定也不會進球。國足低迷已經證明不是教練的問題,球隊本身就是這個水平,這三方面的原因都導致我們與日韓差距不斷拉大。青訓才是足球發展的王道,中國足球需要一個整體規劃,而後鋪下身子踏踏實實的干,才能逐步縮小這些差距!

歡迎關注我一下,隨時隨地聊國足,隨時隨地看國足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rHJGW8BMH2_cNUgJR4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