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古廟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明代,歷代均有對其進行修葺。1992年9月17日,市政府召開建設江邊公園及恢復青龍古廟的會議,確認青龍古廟在原址擴大重建。那麼,其重建和擴建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潮州青龍古廟的重建,與香港潮安同鄉會密不可分。
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吳雪忠
1992年的時候,市政府要建一個濱江公園,在濱江公園裡面襯托尊古安濟王廟,當時就由香港同鄉會發起,然後帶動了鄉賢和海內外善信來集資重建。
由於早在1959年,青龍古廟就被拆遷。當年重建時,留下來的只有由信眾保存的兩塊牌匾和兩根石柱。
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吳雪忠
當時重建青龍古廟他們就拿出來,是由郡南鄉親收藏起來,這兩塊就原原本本的牌匾和兩根石柱,其它都是在廢墟上重建的。
兩年後,即1994年,重建的青龍古廟竣工。之後,又經歷了一步步擴建的過程。
為弘揚優秀民俗傳統文化,2014年2月23日,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舉辦了隆重的潮州青龍廟會文化踩街活動,所到之處彩旗飄揚,鑼鼓齊鳴,舉城狂歡。
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榮譽會長 林聲榮
當時初步的估計這場遊行得有10萬人以上,大概巡遊的隊伍有2000左右人,排成隊約1公里。
潮州青龍廟會承載了潮州民眾的信仰和情感。走進青龍古廟,我們深深感受到潮州民眾精緻、開拓、包容、感恩的精神特質,而這種精神特質是世世代代沿積傳承下的。
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 謝松青
近年來,我們恢復了古牌坊的建設,給社區民眾有一個比較好的活動場地。我們重建了青龍古廟文化廣場,修復了古戲台,使社區民眾有一種祥和幸福感。其次,研究會極力地打造潮州青龍廟會一個重要節點,作為一個旅遊大項目來做,把青龍廟區亮化,夜景燈光亮化。
而隨著一批又一批潮人到海外謀生創業,王伉傳統文化也在海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發展。
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 謝松青
我們前年去新加坡拜訪安濟王廟理事會,剛好他們是100周年的時候,舉行了非常盛大的活動。連續2晚,每晚都擺了500席,在社區擺了500席慰勞當地60歲以上的長者。然後新加坡的工業部長親臨現場和大家共歡,他們每年的這一場活動都影響著新加坡所有的華人和非華人。
作為維繫海內外潮人的重要精神紐帶,潮州青龍古廟向人們傳遞了正能量,帶有「根」的性質的地域象徵,是一種共同形象的化身,潮州青龍廟會也是一項凝情的廣泛性群眾民俗活動。
潮州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 謝松青
現在我們潮州幾條旅遊線路都有青龍古廟這個旅遊點,讓人們知道這裡是一個景點,這裡有文化活動,其次精準地做好公益慈善工作,配合政府把這種公益慈善工作傳承下去。
不論是海內還是海外,希望這朵代代傳承的民俗文化之花能夠在大家的共同呵護下開得更燦爛。
來源:潮州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