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西堤路西側片區,是一片老舊住宅區,建築物大都破落危舊,與風景秀麗的汕頭內海灣極不相稱。為進一步扮靚內海灣,以嶄新形象迎接亞青會,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內海灣岸線規劃建設。西堤路西側片區環境品質提升,是其中的一大重點,目前,該項目的征拆工作正在進行,得到各有關方面的支持,片區居民也對改造工程充滿期待。
李姨一家住在西堤路西側片區順隆直街附近,她說,現在這一片區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年人多,危舊房屋多,衛生情況差,巷道彎曲狹窄,一到颱風天就容易浸水。「很怕颱風,怕淹水,怕房屋要倒,那一年『天兔』,我們嚇死了,整面牆都倒下來,全部都淹水,家裡都被砸破了。還有一年下冰雹,我們的屋頂都被砸破了,漏水。」
李姨的鄰居說:「後面這些房子的住戶都搬走了,沒有人住了,只剩下我們這幾家人而已,剩我們幾個老人在這裡住。」
馬女士住在鎮邦路140號附近。由於住房老舊,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遇到特殊天氣,她也總是非常擔心。「刮颱風水淹到很深,整個家裡的牆倒下來。」
79歲的周伯同樣住在鎮邦路附近,他說,由於下水道經常堵塞,這裡的生活非常不便。「我住樓下,濕氣重,睡覺雙腳總是痛,牆上總是濕濕的,下水道塞住了就非常臭。」
雖說居民們大都在這裡居住已久,感情不淺,無奈環境實在太差,危舊房屋太多,他們都期待著能搬離。在新風右巷,李先生一家住在糧食貿易總公司宿舍樓,這棟樓的樓齡已超30年,早已年久失修。「去年還漏水漏得很嚴重,我們也希望能夠儘快搬走。」
此次聽說西堤路西側片區環境品質提升工程啟動,這些地方都被列入徵收拆遷範圍,居民們都表示支持。
西堤路西側片區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徵收拆遷範圍涉及土地約480畝,初步摸查被拆遷戶數約3500戶。其中,大多數居民住宅樓的樓齡都有數十年,有不少還是危舊樓房。目前,金平區各工作小分隊正逐戶上門作產權調查、入戶摸查和測量評估。
在開展入戶摸查登記的同時,金平區同步對項目範圍內的企事業單位和國有資產開展騰退拆遷工作。近日,安平路第二小學舊址已被拆除。該建築屬政府資產,始建於1964年,1965年學校開始辦學。2010年,安平路第二小學合併至汕頭市商平路小學,校園舊址從此處於閒置狀態,僅有部分教師宿舍仍在使用,經過動員,已完成住戶騰退和土地移交。
金平區還組織對礐石大橋下6500平方米的存量違章搭建物進行拆除。此次拆除的違建物,長期被用作停車場等。
金平區城市更新局副局長王曉丹表示:「緊扣時間節點的安排,做到移交一宗,拆除一宗,全力推進整個項目的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經過歲月的洗禮,西堤路西側片區日漸破敗,需要改造,讓其重煥光彩,眼下的環境品質提升項目,正恰逢其時,令人期待。當然,要讓這個片區變成「寶地」,還需各方協力,特別是片區居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來源:汕頭橄欖台
記者/劉鳳彬
編輯/小蔡一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qfCI3EBiuFnsJQVFf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