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你的CAD繪圖生涯中沒有出現過精度的問題,因為根本不會有人相信,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條80的直線,標註之後還是80,但是在用DI命令檢查的時候,卻發現是79.8684之類的數字。
很多人說這問題不大,不過是精度沒有選好,只要標註上是80,列印出來的圖紙就是正確的。
無法反駁啊,但事實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圖紙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強,而且,某些行業對精度的要求真不是開玩笑的,小誤差這種隱患不能忽視,CAD還是非常嚴謹慎密的。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有效規避或者減少出現精度問題呢?有三招。
1、首先肯定是精度單位的設置問題
不可能是0,雖然這樣做不會出現上面所說的79.8684,但是0.7的話就會顯示1了,到時真變成了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
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精度,因此建議精度採用默認設置,保留小數點後兩位,這樣繪圖精度有問題,更容易發現。
當然為了檢查有無Z坐標,可能精度就要提高到4位,甚至更多。
同樣的內容由不同的人來表達,圖紙大小可能會相差巨大,因為有些人會細化,包括圖層、樣式等,如果一打開圖紙,都沒這些概念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看實際表達的內容,修改圖層和樣式總比修改實際圖形來的方便。
2、對象捕捉
這個跟對象捕捉有什麼關係呢?有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就是捕捉開得太多的話,有時候會分不清捕捉到的是什麼點,尤其是最近點,你認為捕捉到了要的點,但是不經意放大之後,會發現其實並不是,所以儘量把一些用不太到的捕捉選項關掉吧!
還有對象追蹤,有時也會影響捕捉,當光標移動到某個特徵點附近,會出現捕捉標記,此時單擊會直接將點定位到特徵點處,但當光標沿極軸方向移開,距離大於捕捉靶框大小的時候,會顯示極軸,捕捉標記仍會顯示,但如果此時單擊,定位的點在極軸上,而不是捕捉點處。
3、定期檢查,尤其是從別的地方複製過來的,任何CAD都無法保證百分百完美不出錯,養成這些好習慣可以讓錯誤在小時候被清理,等到變大就難了。
文章參考:CAD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