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華為聯合夥伴成立園區智聯商業聯盟;中埃經貿合作區不按「暫停鍵」

2020-08-10     中經雲端

原標題:每日園區|華為聯合夥伴成立園區智聯商業聯盟;中埃經貿合作區不按「暫停鍵」

【中經雲端·特別報道】

1、華為聯合夥伴成立園區智聯商業聯盟 加速推動園區數字化轉型

2020年8月7日,華為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的「攜手創新,共建園區智聯新機遇」 論壇上,聯合行業夥伴成立園區智聯商業聯盟。聯盟旨在與合作夥伴聯合創新,為客戶提供先進的智能超寬、智能聯接、智能運維的園區解決方案,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新基建背景下,園區網絡使能企業數字化深度轉型面臨新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入了萬物互聯的智聯時代,園區網絡是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基石,以5G、Wi-Fi 6、IPv6+、雲、AI等為特徵的新一代ICT技術與垂直行業加速融合,推動園區數字化轉型邁向『全數字、全聯接、全融合』的智能時代。」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副總裁王晨曦表示:「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智能時代,雲和AI是大腦,IoT是觸覺器官,網絡是聯接大腦和各器官的神經系統。如何打通物聯網信息孤島,實現萬千物聯網終端與雲業務及AI應用的可靠聯接是園區網絡面臨的關鍵挑戰。園區智聯商業聯盟,將進一步拓展聯接的邊界,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園區網絡領域總裁李興博士介紹了華為在智能聯接方面的創新實踐,並表示「華為智簡園區網絡解決方案完全開放,能夠與合作夥伴實現終端、網絡、應用協同,解決物聯終端的統一接入問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網絡體驗保障。」

在本次大會上,華為還發布了園區網絡端管協同模組以及《智簡物聯感知網解決方案白皮書》。白皮書致力於重構物聯終端的接入,圍繞「智管理、簡聯接、全網安全可信」三個理念,打造智簡園區物聯網和開放的應用生態。

據悉,園區智聯商業聯盟的成立,將為園區數字化及智能化發展提供更有力的平台支撐,加速技術創新和商用部署,促進全產業健康發展。華為與聯盟成員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合作夥伴,在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慧物聯時代齊頭並進,實現共贏。

2、中埃經貿合作區不按「暫停鍵」

在埃及首都開羅以東120多公里的廣袤戈壁中,中國與埃及共建的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在這裡佇立、鋪展。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近乎「停擺」的生產活動面前,這裡沒有按下「暫停鍵」。

招商引資是合作區的「生命線」。然而因國際物流、貿易遭受疫情衝擊,這條「生命線」面臨很大壓力。

30歲的埃及員工馬哈茂德·貝什爾是埃及泰達開發公司的物流招商主管,肩負著合作區重要的招商引資任務。疫情來臨時,他所在部門負責的一些項目剛剛起步,工作的壓力和挑戰前所未有。

「焦慮與不安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堅定信心、快速行動,才能化被動為主動。」貝什爾說。

在「突圍求生」的強大動力下,貝什爾和他的團隊開始充分挖掘利用各類資源和機制,全方位探索中埃兩國市場,捕捉合作機會。

在團隊全體成員和中埃雙方共同努力下,不久前,泰達保稅倉項目正式進入試運營階段,營銷工作全面展開。2020年6月,浙江一家紡織企業率先正式簽署合作區保稅倉租賃協議,該企業還可通過合作區綜合服務體系進一步拓展其在埃及的業務。

「泰達在我心中有一個特別的位置,我的夢想從這裡開始。」曾在埃及海軍服役的貝什爾說,退役後他就進入合作區工作,他相信埃中兩國的緊密合作將令合作區和自己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截至2020年6月,合作區已吸引企業85家,累計銷售額達17億美元,直接解決約4000人就業。

招商引資成功的背後是大量細緻、瑣碎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埃及累計確診病例已9萬多例,雖新增確診病例呈下降趨勢,但合作區人員往來較為頻繁,防疫壓力依舊不小。

自2020年1月起,埃及泰達綜合服務公司已成為合作區全體員工工作和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他們成立若干防疫工作組,不僅每天要守在各個檢查點對進出園區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還要對所有重點區域進行病毒消殺,協助區內企業按照相關要求落實人員隔離措施等。

「大到公共區域,小到電梯按鈕,都是我們的消毒對象。」服務公司保安保潔主管馬哈茂德·阿舒爾介紹說,團隊平均每天要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500餘次,還要進行防疫巡查、宣傳等。

當得知中方團隊因語言不通等問題在防疫巡查工作中受阻時,阿舒爾主動加入其中,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園區內企業的埃及員工講解防疫知識及其重要性,引導他們積極配合相關措施,打消不安和疑慮。

在合作區防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中,98%的企業對相關措施、服務感到滿意,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管理總局、埃及衛生部等組成的聯合考察組對合作區防疫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愛這裡,我願意盡最大努力保證每個中國員工和埃及員工的安全與健康。」奔波在防疫一線的阿舒爾說。

3、陝西寶雞高新區:獲省級專項補助資金1642萬元

陝西省發改委近日下發了《2020年陝西省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專項資金投資計劃的通知》,寶雞高新區5項目入選其中,獲得省級專項補助資金1642萬元。

寶雞高新區此次入選的5個項目分別是510噸/年貴金屬催化劑製備與再生新建項目、高強高韌鈦合金厚壁管材製備及深加工產業化項目、航空用鈦合金鍛件生產線項目及大型數控工具機研發生產基地升級改造項目,涉及鈦及鈦合金新材料產業、智能製造等領域,總投資14.87億元,達產後可實現產值27.3億元。以寶雞西工鈦合金製品有限公司為例,其可實現年加工航空用鈦及鈦合金鍛件11000噸的生產能力,獲得專項資金補助242萬元。

據寶雞高新區負責人介紹,此舉將進一步激發該區市場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創新活力,激活項目建設的內生動力,為擴大就業,帶動社會投資,提升產業競爭力發揮積極的影響,加速寶雞高新區「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建設步伐,推動全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4、北京打造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 將建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示範站

國家發改委與北京市共同倡議,在大興區打造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據悉,產業園定位為國際科技協同創新與產業合作發展示範區,規劃形成「一帶兩軸三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重點打造創新產業核心、生活服務核心與信息發布核心等三大板塊,推動中日雙方產業和創新優勢互補。

這是記者從2020年8月8日舉辦的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暨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發布會上獲悉的。

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重點打造三大板塊

北京市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定位為國際科技協同創新與產業合作發展示範區,規劃形成「一帶兩軸三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重點打造創新產業核心、生活服務核心與信息發布核心等三大板塊,發展以「生命健康」「前沿智造」和「未來出行」為先導,以發展生化工程、材料科學、現代工藝、人工智慧、能源應用為拓展,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三核五鏈一支撐」產業發展格局,推動中日雙方產業和創新優勢互補,發揮中國龐大市場、完整工業體系和營商環境的優勢,結合日本高端產業和製造優勢,打造特色的產業創新協作園區。

產業園將打造具有國際化水平的「微中心」。面向中日雙邊人才和優質產業,打造五環外的高端產業承載地、職住平衡的產城融合引領區。同時,將發揮北京、東京友好城市優勢,在東京都建設日中產業園,以「雙城雙園」模式推動雙邊技術、資金、項目充分流動,打造雙向開放、公開透明的投資興業環境,暢通國內國外雙循環。

現有已建成標準廠房約180萬平方米

負責人介紹,通過與專家、諮詢機構多次研究,產業園選址在南中軸延長線沿線,五環和六環之間,京台高速兩側,規劃面積近10平方公里,距離北京市中心23公里,大興國際機場31公里,通州副中心約30公里。不僅交通便利,周邊圍繞南中軸森林公園、南海子公園等萬畝綠地空間,符合國際產業園區發展需求。

產業園中,大興區占7.27平方公里,經開區占2.3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將高標準打造一個起步區,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可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

現有已建成標準廠房約180萬平方米,可以給高端製造業做生產車間。新建成商務樓宇約200萬平方米,這些樓宇現在就可以作為日資企業落戶的地方。

負責人稱,目前產業園擬納入國家發改委第二批「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和北京市「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

談到產業園的最新進展情況,負責人表示,組建市場化國際運營平台公司,正在引入日本財團伊藤忠、歐力士參股合作。未來將著眼於國際資源招引、培育特色高精尖產業,構建中日特色產業發展載體,以高水平運營和科技投資構建中日創新和產業合作的頂尖平台。

已吸引全球40餘個「高精尖」項目

負責人強調,儘管疫情對招商引資造成了巨大影響,但還是積極推進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通過線上招商等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與日本財團伊藤忠、歐力士共同開展運營開發合作;與理光集團、脈道微瀾、大奉金屬等7個企業簽訂入區協議;與日資上市企業SNK、中日技術合作企業君磁科技、知名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正林國際達成入園意向;與松下電器、豐田等正在細化項目合作。

負責人還指出,組建中日產業創新發展基金,初期規模20億元,並得到市級基金支持。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大興區政府引導基金作為基石出資人。未來將參考中投公司海外基金運作模式,共建具有國際投資經驗的專業團隊,目前已吸引全球40餘個「高精尖」項目。

2021年6月完成氫能產業園區總體改造

負責人指出,大興區抓住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契機,利用日本全球領先的氫能產業優勢和大興區空間資源優勢,推動建設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爭取把示範區建設納入全市「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新開放、新服務」重點工程。

據悉,這將是建設北京第一個集研發、測試、生產、生活等功能於一體的「氫之泉」主題科技園區。

負責人介紹,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一期擬建設日加氫3.6噸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的示範站。同時,依託現有廠房改造成集氫能社會、氫能成果、企業產品以及氫能發展史、臨展區、多功能廳等設施於一體的氫能科技體驗展廳,並建成集研發、測試、生產、生活等功能於一體的「氫之泉」主題科技園區。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為抓住北京市爭創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城市的機遇,將加快工程建設,2020年年底前完成加氫示範站和體驗展廳建設,2021年6月底前完成氫能產業園區的總體改造。

同時,聯合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中國氫能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建設氫能產業創新中心;藉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京東「亞洲一號」物流基地等應用場景,探索燃料電池汽車在機場巴士、城市物流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積極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應用。

活動現場,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政府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示範區建設各單位集中簽約,氫能示範區啟動儀式也同步舉行。

5、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獲中國銀行百億融資意向

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2020年8月6日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100億元融資意向助力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建設。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簡稱樂城先行區)是海南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抓手,也是海南建設自貿港先行先試的對外產業窗口。此次戰略合作,海南中行將為樂城先行區及區內企業提供100億元的融資意向,包括貸款、貿易融資、非標理財投資、債券承銷等多種形式的資金融通和信用支持,精準助力園區建設及發展。

此外,中國銀行還將根據園區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利用其全球機構網絡、多元化經營平台、專業能力,以及海內外智庫資源,為先行區的運營管理以及園區規劃提供專題培訓、信息諮詢和專業建議,在醫療健康、生物醫療、網際網路醫療等相關產業發展方面提供研究分析報告,配合先行區進行產業規劃。

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哲峰說,目前樂城已有10家醫療機構對外營業,至2021年年底將增至20家相當規模的醫療機構開業。還有100多家中介機構、代理機構、實驗室、售後服務CRO公司、研發機構、培訓機構、交流機構等入駐到園區。

當日,中行博鰲樂城先行區支行在樂城先行區開業,成為首家進駐該區的金融機構。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長張正強說,中國銀行將為園區內企業進口國際先進藥械在相關資金結算讓提供便捷、專業服務,同時將充分發揮遍布全球的500多家海外分支機構優勢做好服務,推動國際先進藥械順利進入樂城。

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已在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中的洋浦經濟開發區、三亞崖洲灣科技城等5家園區設立支行,未來還將在其他園區布局,為項目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貢獻金融力量。

6、廣東佛山高新區:高層次人才為「智造」把脈

近日,「智匯佛山·智造未來」2020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佛山活動正式啟動。20名國家高層次人才、50名智造領域專家以及超百名高新技術企業與投融資機構負責人齊聚佛山高新區,為佛山「智造」把脈。

本次活動集聚了先進裝備製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專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專家,通過高峰論壇、演講分享、走進企業等形式,深度剖析製造業發展過程所遇到的創新人才服務、管理與培育等問題,為破解佛山支柱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瓶頸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國家高層次人才高峰論壇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主任夏文峰表示,近年來,佛山積極推進人才強市、產業強市的戰略,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佛山發展提供了廣闊舞台。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周成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高層次人才深入了解佛山,圍繞高新區產業發展需求,發揮聰明才智,共同推進技術合作與項目落地,讓智慧創新的種子結出豐碩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eo62XMBeElxlkkaU7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