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時候,在樓道上碰到對門鄰居,這位剛當了3個月新媽媽的姑娘,像吸了水的海綿,直接從s碼變成XL碼。
一年之前,這位剛結婚不久的小姑娘,就像鄰家小妹一樣,苗條、靚麗,走路都是蹦蹦跳跳的。
即使在孕期,也十分注意控制體重,整個孕期都是十分的輕便靈活。
可誰成想,孩子出生後3個月,她直接從青春少女變成了中年大媽。
「本以為孩子出生後,就可以慢慢恢復到孕前體重,可是因為母乳不夠,卻活生生把自己吃成這樣」。
小姑娘向我吐槽。
「我沒有敗給懷孕,卻敗給了母乳喂養。」
母乳不夠,真的只要吃、吃、吃,就能使母乳增多嗎?
非也,非也!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了解一下母乳產生的過程。
我們把東西吃進去,胃腸道里的食物都會經過重新吸收,營養物質進入血液,然後流經全身各個重要器官。
這些營養物質都是哪裡需要去哪裡,不會受我們意志的影響,而改變它們的去向。
比如我們的腦子每天要思考,我們的肌肉每天都要運動,所以它們都需要能量,需要營養物質。
如果沒有「信號」告訴大腦,我的乳房需要分泌更多地乳汁,即使吃再多的食物,也不會產生乳汁,反而會變成多餘的脂肪,堆積在全身各處。
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大腦知道我需要產生乳汁呢?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寶寶的吮吸。
當寶寶吮吸乳頭時,就會產生刺激信號,這個信號會傳給大腦一個叫垂體的地方,這個叫做垂體的東西就類似一個指揮部,它接收到信號後,就會下令派出兩個小分隊,一隊叫泌乳素,一隊叫做催產素。
泌乳素的作用是加速乳汁分泌,促進乳腺發育。懷孕後,泌乳素的分泌就開始增多,到哺乳期母乳喂養時分泌的會更多。
而催產素就是最後的閥門一樣,它能讓腺泡周圍的肌肉收縮,讓存在腺泡里的乳汁分泌出來。
所以,要想產生更多的乳汁,就需要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一個是原料充足,另一個就是需要吮吸刺激。
想要母乳增多,我們需要做到以下6方面:
【1】堅持讓寶寶吮吸
寶寶的吮吸是最好的下奶利器,是決定母乳產量的關鍵。
寶寶出生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母乳的供給會達到供需平衡,而寶寶的吮吸就是調節這個度的重要因素。
頻繁的乳頭刺激,既有利於反射地引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又有利於泌乳系統分泌更多的泌乳素,有利於增加乳汁,乳母康復,也有利於增進母子感情。
所以寶寶出生後要儘早開奶,讓寶寶多吮吸,讓大腦接受到「寶寶不夠吃,需要多分泌母乳」的這個信號。
早期,在母乳不夠、需要額外添加奶粉的情況下,寶媽們儘量讓寶寶吮吸10~20分鐘,再給寶寶添加奶粉。
因為,如果先喂奶粉,寶寶吃飽了,就不會吮吸了,久而久之,大腦接收到的信號就是:
噢,我分泌的母乳夠寶寶吃了,不需要再分泌了。
【2】及時排空乳汁
很多媽媽會認為,乳房排空了,乳汁就會越產越少。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充分排空乳房,會有效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可以產生更多的乳汁。
要記得每天在寶寶吃完奶後,可以用手擠奶或使用吸奶器吸奶,充分排空乳房中剩餘的乳汁,保證奶量分泌的供需平衡。
不吸的話,容易發生堵奶的風險,剩餘乳汁也會回掉的,其實也是身體傳遞給大腦這個指揮部一個信號:分泌太多了,這一頓不需要了,下次少分泌點。
畢竟,意外總是存在,可能某天產量突然下降了,也可以救救急。
而且,每次有多餘的乳汁總會給人一種「我有奶」的自信。如果每次都吃的剛剛好,總會讓人懷疑寶寶不夠吃。
【3】保證均衡膳食
在哺乳期,總會人告訴你,這個吃了會回奶,那個吃了會下奶。
其實食物的催奶作用都很有限,極有可能被誇大了,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把自己吃成胖子,母乳卻不見多一滴的鬱悶媽媽。
那吃什麼比較好呢?
我們看看母乳都是由哪些成分組成的。
母乳最主要的成分是水,所以媽媽們要攝入足夠的水分。
那至於這些水分形式,是各種肉湯、魚湯、蔬菜湯,還是牛奶,還是白開水,其實都OK了。
除了水,母乳還包括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維生素,礦物質等。
所以,媽媽們在日常飲食過程中,要注意干稀、葷素搭配,能保證營養的供給和水分的供應,比如各種肉類、蛋類、魚、蝦、水果、各種蔬菜等等。
只要是健康的食物,不是垃圾食品,至於採用何種烹飪方式,這並不是很要緊,隨個人口味喜好即可。因為所有的東西吃進去,到了胃,都變成食糜,經過小腸再進一步變成小分子,然後就被吸收了。
【4】保證充足休息
一切的休息,都是為了更好的「工作」。
帶寶寶很辛苦,尤其是親自母乳喂養的寶媽們肯定都深有感觸,不論白天黑夜都要經曆數次的哺乳、哄睡、換尿布,所以寶媽們的睡眠也總是被切割成無數個零散的片段。
所以不論白天、黑夜,寶媽們要抓住一切機會眯一會、睡一會,當然家裡若是能有人搭把手,那是最好不過了,這時候寶媽們可別覺得不放心、捨不得。
另外,寶媽們也要注意保持乳房(特別是乳頭)衛生,清洗要用溫水,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防止乳頭乾燥皸裂;要儘可能避免乳房擠壓、損傷,一旦出現乳頭感染,應及時就醫,採取積極措施,防止乳腺炎的發生。
【5】保持愉快心情
產後,激素水平的突然變化,角色的突然轉換,寶媽們的心情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尤其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更是容易產生焦慮,影響母乳的分泌。
雖然母乳是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但是,有媽媽由於體質差異,不管怎麼努力,母乳就是不夠。
這時候,媽媽們不必自責、過度焦慮,要相信即使給寶寶添加了奶粉,你對寶寶的愛都是不變的,寶寶也會健康成長的。
而且,有時心情一放鬆,母乳可能就多起來了呢!
今日話題:親愛的媽媽們,你們的母乳夠吃嗎,為了母乳喂養,你們都遇到過哪些坎的,可以在評論區交流哦。
我是小果,三甲醫院兒科主治醫師,二寶媽媽,從醫10年余,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