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是越國古都,也是一個有著9000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人傑地靈,出過勾踐、西施、王充、王獻之、賀知章、陸遊、王冕、蔡元培、秋瑾、周恩來等人,王羲之、李白也在這兒寫下最溫柔的文字。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紹興同樣多次遭受日寇的洗劫。
(1937年11月21日,浙江嘉興,城外清洗馬匹的日軍蔣村部隊士兵。)
據史料記載,1940年10月26日,紹興城第一次淪陷,日寇進城之後,立即就在城區里搶、殺、燒,獸兵們一路上殺人還不夠,當天晚上又在紹興大街最繁華地段大善寺至水澄橋街上縱火,那一場大火,紹興城約有8300平米地面的房屋、店鋪全被燒成灰燼。
(1937年11月24日,日軍占領浙江湖州,翌日入城的日軍片岡、小堺等部隊)
日寇掃蕩之時,紹興民間文學作者丁孟魁剛好在街上行走,被日寇抓走,敵人將他綁在德泰紙店門前的電線桿上,潑上汽油,點火就燒,丁孟魁當場被燒死。同時,惠蘭橋一幢水泥樓房和開元寺前紹興中學附小分部等處也同時被燒毀。
(1938年7月21日,浙江長興,瞭望台上警戒的日軍青山部隊士兵)
1941年4月17日拂曉,日寇第二次占領紹興城區,稽山中學一部分學生和幾十位居民越過望花畈向稽山門方向出逃,不幸被日寇密集火力掃射,結果有40多人死亡,其中有稽山中學的學生董友綏、李明介、陳維演、陳增壽等人。
(1938年7月21日,浙江長興,完成警戒任務後返回的日軍仲路部隊)
兩次淪陷,對於紹興人民來說,災難還沒有結束,1942年1月,日寇準備發動浙贛戰役,大量軍士路過紹興,日寇這一次過境,不僅到處燒殺搶掠,欺壓百姓,他們還瘋狂的抓捕民夫,那一期間,凡在路上行走的青壯年,無不被拉去。
據不完全統計,1942年1月被日寇抓走的紹興青壯年至少在一千人以上,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人被抓走以後,竟然沒有一個活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