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華容」岳陽民間藝術,華容縣番邦鼓!你聽過嗎?

2019-06-17   微醺華容

華容番邦鼓究竟起於何朝何代,無法考證。但從鼓書藝人普遍演唱的一段「書頭」中推測,最早應起於漢代中期。「華容番邦鼓」是華容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華容番邦鼓「字譜」中的字只有兩個,即「咚」和「蔣」。「咚」的是鼓與馬鑼「悶擊」(悶擊時以中指、食指、小指按住背面鑼心敲擊發聲),「蔣」是鼓與馬鑼「亮擊」(中指、食指、小指收縮離開背面鑼心,打開放音)。其傳統曲目主要為「三杉」、「九記」十二個故事,藝人稱之為「正本」。在「正本」演唱之前先演唱「書頭」。「書頭」較短,等於是演唱前的「開場白」,內容不限。或講述「番邦鼓」起源,或表達藝人心中感慨,或見景生情,抒發心中感受,或恭禧發財、添福添壽等,然後轉入「正本」,演唱故事。

華容番邦鼓在數百年的歷史中以其獨立的、固定的,有別於其他地區同類曲藝演唱體系,創造了《珍珠衫》《白羅衫》《拾羅衫》《戒子記》《借兒記》《雙寶記》《風箏記》《六寶記》《血書記》《斟房記》《柜子記》《合同記》等十二部大型曲目以及無數個新編故事和段子。1972年,華容文化館創作「華容番邦鼓」《新嫁妝》在全省曲藝調演中獲一等獎。

來源:旅遊城市

我為華容帶鹽!

點一下關注,每天帶你看不一樣滴華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