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發展成重度抑鬱,都是因為前期沒有得到控制而導致的嗎?

文/阿秋

抑鬱症是一種持續性的低落消極心境之障礙,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來說,這種持續性不受控的低落消極狀態,足以摧殘他們的精神世界,最終導致精神世界的瓦解,以至於情況會變得越來越糟糕起來。而這種情況就像是已經安排過排演的一場戲劇一樣,對於一個曾經患過抑鬱症,如今已經康復的我,早已看清了它走向惡端的那條路徑。

對於這段話如何理解呢?意思就是說,一個深陷抑鬱症困擾的人,雖然起初症狀不是特別嚴重,但是,由於患者缺乏自救意識和深陷在這種痛苦情緒里,而致使自己無法抽離出來的時候,那麼暫時可能也就只有一條路通往了,那就是會往越來越嚴重的地步發展,直至蔓延成重度抑鬱症,而重度抑鬱症一旦產生,用行屍走肉來形容患者再恰當不過了。

幾乎大多數的重度抑鬱症患者,都是在最輕度的時候,由於沒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和幫助,或者自身未採取自救措施,加之自我心理負面情緒加重和焦慮情緒得不到緩解等等,最終發展成了中、重度的抑鬱症。這種演變的路徑,幾乎是現今所有中、重度患者在自己清醒的時候,在回顧下自己走過的艱辛和遭受過的痛苦時,發現重度抑鬱症無一不是這樣所形成的。

可見,對於一個中重度抑鬱症患之所以在輕度時得不到控制與緩解,在於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也是很難去發現和操作起來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患者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一直拖延下去,以至於拖成了重度抑鬱症;

二是由於是患者自身的心理問題以及精神上的低落消極,似乎說出去,特別的丟臉,於是一直把它們藏在了心裏面,不斷地壓抑著自己。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的情況因為得不到很好的疏導和排解,而內心的恐懼就會越來越大,致使抑鬱症發展成了越來越嚴重的重度抑鬱症。

前面說了,之所以抑鬱症在輕度時很難去控制住?最大原因在於它的偽裝性、隱匿性是極其之高的,旁人看抑鬱症患者永遠都是說你根本就沒有問題,就是想得太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等等,旁人的這一些不理解患者心境的話語,足以摧毀打擊患者那顆脆弱的心靈,從而增加了他們更多的痛苦體驗感。

旁人這樣的話語,看似是關心,但是對於一個抑鬱症患者來說卻是非常不願聽到的。

由於旁人根本不理解患者的心境,那麼也就很難去發現、去重視他們的問題,這是其一;

其二是,患者自身對抑鬱症的不了解,以為就是心情不好啊,或者說是心理問題過於壓抑了等等,一直拖延下去,不敢和別人訴說,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加之自己的這些心理和情緒上的問題,也是現代人最羞於表露出來的,以至於壓抑在心裡,越來越嚴重了起來。

以上便是最為核心的兩大原因。

因為隱匿性、偽裝性高,因為家人、旁人的不夠理解和重視,那麼即便是輕度抑鬱症,也會在很短的時間裡發展重度抑鬱症的。

所以說,作為家人也好,旁人也罷,一旦發現一個人「突然悶悶不樂、心境情緒低落、脆弱、想哭、消極、總把死掛在嘴邊的時候,一定要把抑鬱牽扯在一起,因為對方可能已經患上抑鬱症了,那麼這時正確地去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情緒異常症狀表達出來,然後再建議他們尋求心理醫生地幫助,這恐怕是遏制輕度抑鬱症發展成重度抑鬱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

那麼作為家屬也好,旁人也罷,又該怎樣去對待一個抑鬱症患者呢?若是旁人和家屬能這樣去對待他們該多好啊!就像以下這段獨白一樣就非常的好,同時它也道出了每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心聲。

「我是抑鬱症患者,請用這樣的方式對我!」

1、我雖然需要關心,但是更多時候是需要時間與個人空間來療愈緩解,請給我一些個人時間和空間來自我療愈,但並不代表不需要關心;

2、和我說話,請別刺激我,儘量以徵求的口吻對我說話,我太敏感了,也容易多疑,尊重理解我,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3、我想靜靜,請不要過多在我耳邊嘮叨,要求我這樣或者那樣,我可能做不到,緩解了,有自救的我會慢慢行動起來的;

4、不要把我定義為脆弱的人,事實上患上抑鬱症跟脆弱關係不大,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5、在陪伴中,適度說些激勵我的話,或者說些幫助我建立戰勝疾病信心的話,因為這些有力量的話,都是我所需要的。

-end-

作者簡介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走出心魔》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陪你一起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