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21日訊「這種插花製作,操作簡單,五六分鐘便能製作一朵,堅持下來一年能有7000多塊錢的收入。」7月2日,菏澤市巨野縣柳林鎮韓郎莊村貧困戶馬玉珍告訴記者。今年63歲的馬玉珍,原本對再就業已不抱任何希望,但嘗試加入扶貧車間「大姐工坊」後,很快便進入角色,對如今的收入也十分滿意。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也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巨野縣立足脫貧實效,融合鄉村振興。5年來,巨野縣共使用各級專項扶貧資金4.5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16個,打造扶貧產業基地18個,受益貧困人口12.3萬人;建設運營扶貧車間269個,帶動就業人員8229人;全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新建、改造學校230所,完成危房改造4463戶,改廁15萬戶,新建、改造鄉鎮敬老院17所,實現貧困人口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同時,巨野縣著力打造了龍麟現代農業產業園、金山農業旅遊園、萬福休閒農業示範園和特色種植產業示範園等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面積21萬畝。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重點培育了肉鴨加工、木材加工等4個農副產品產業集群,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43家,湧現出了源泉食品、佳農果蔬等知名企業。積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720家,培育市級以上示範社38家、家庭農場5家,「三品一標」認證和特色產品商標註冊42個。全面推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增流轉土地7.5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33.8%。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巨野縣突出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打造美麗鄉村。圍繞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集中整合力量資源進行重點打造,獨山鎮、萬豐鎮順河村和柳林鎮榆園村被評為省級美麗宜居鎮村;核桃園鎮前王莊村榮獲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並列入山東省第一批美麗村居建設試點。成功創建省級、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93個,農村居住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縣裡還聘請省社科院制定了全縣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兩個規劃,穩步推進龍堌鎮和田橋鎮2個「兩新」融合發展試點鎮建設,為新型城鎮化打造樣板。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積極開展村莊整合改造,先後建設了柳林鎮榆園社區、獨山鎮王橋新村等一批可學、可看的亮點村、樣板村。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農村公路1320公里,投用新能源公交車610輛,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被評為山東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組織開展了「百村示範、千村整治」活動,完成改廁15萬戶,624個村今年底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農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巨野縣堅持以「巨野縣特色農業品牌」創建、「巨野特色田園綜合體」塑造為核心,規劃建設了龍麟、金山等四個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43家,設施農業面積發展到15.5萬畝,創建市級以上示範農場5家。全縣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大幅度提高,土地流轉面積30.33萬畝;家庭農場達到58家,經營總面積1.3萬畝。大謝集鎮、陶廟鎮等5個鄉鎮的大蒜辣椒產業,麒麟鎮、獨山鎮等3個鄉鎮的肉鴨加工產業,田莊鎮、柳林鎮等3個鄉鎮的小麥加工產業,正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巨野大蒜」和「河中參」甲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巨野縣扶貧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