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喀什的毛主席塑像,風雨半世紀,建造過程太感人

2019-08-31     懶游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暑期新疆喀什行。每個到喀什的遊客都會看到這樣的宣傳語,「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

​喀什古城歷史久,風情獨特,我就住在古城的中心。從古城中心步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喀什人民廣場,廣場上矗立著雄偉的毛主席塑像,一定要去瞻仰。

​喀什人民廣場是全疆唯一一座以毛主席塑像為中心建築的廣場,銀灰色毛主席巨型塑像,是全國最高最大的毛主席塑像之一。同樣規模的毛主席塑像,當時全國只有4座,如今只剩2座。眾多遊客會專程來到人民廣場,紛紛來到毛主席塑像前佇立瞻仰,很多的老年遊客熱淚盈眶,久久難以平復自己的激動心情。

​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座主席塑像歷經50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完好無損,巋然屹立在喀什市人民廣場的傳奇經歷吧。時間要追溯到1968年,喀什決定效仿內地,在喀什建造一座毛主席塑像。消息一經傳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經研究,決定採用北京、南昌和西安火車站的「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的塑像模式,使用同一模具,在喀什市人民廣場建造一座鋼筋混凝土毛主席塑像。

​為建造主席塑像,在喀什展開了一場自發性捐款活動。為表達對主席的崇敬愛戴,社會各界不甘落後,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以各種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援塑像建設,慷慨解囊的情景至今仍令人淚目。

​當年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當時一般幹部的職工一個月只有幾十元的工資,但有位生活節儉的喀什幹部一次捐款600元。還有一位老工程師,子女多,負擔重,也一次性捐款500元。很多單位的幹部職工,也不顧自己的困難,有的拿出一個月糧票,有的拿出一個月工資,連沒有收入的學生力都所能及地踴躍捐款,幾乎人人都獻出了一份真情。在喀什各族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下,部分建造資金順利到位。

​當年拉運塑像模具,整整裝了16大卡車。司機師傅們披星戴月、不肯有絲毫懈怠。當時南疆的公路路況不佳,有關人員從喀什出發一路修橋鋪路,保證了塑像模具順利運達喀什。模具到達喀什時,社會各界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毛主席塑像的建造工程順利開工建設。施工隊伍苦幹加巧幹,以高速度,高質量,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工地上,僅僅幾個月就完成了主體工程。1969年,主席塑像基本完成。塑像高24米,其中底座高11.74米,毛主席立像高12.26米,寓意毛主席的生日為12月26日。塑像建成後,各界群眾紛紛前來瞻仰。

​1997年,喀什對人民廣場實施重點改造,,還以毛主席塑像為中心,修建了宏偉高大、莊重典雅的新主席台。同時在塑像背後新建高10米,寬62米,全部用花崗岩貼面的詩屏。詩屏上雕刻著鎦金的毛主席手書《沁園春雪》。

​風雨五十載,喀什毛主席塑像雄偉壯觀、莊嚴肅穆,巋然屹立在喀什市人民廣場,毛主席永遠活在喀什各族人民心中。

待續,跟我看新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HFw_WwBJleJMoPMm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