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最蒼白的是《護航》,最雞肋的是《白晝流星》

2019-10-05     飛天傳書人

帶著孩子和朋友一起看了這部主旋律的電影。

若說看過之後七個單元哪個單元留給我印象最深?

最感動的是前夜,最激動的是奪冠,最動容的是回歸,

最揪心的是相遇,最輕鬆的是北京你好,最蒼白的是護航,最雞肋的是白晝流星。

前六個單元跟喬治感同身受的人一定很多,

但白晝流星講的故事遠不如前幾段故事與主題貼合度高,

甚至有明顯給陳凱歌兒子陳飛宇加戲的嫌疑。

作為內蒙人,陳飛宇的口音根本就不是四子王旗的口音,

他的口音更像甘肅方言和內蒙方言的混合。

當然我不想糾結這些與劇情關係不大的細節,單從故事本身來看,

老李和沃德勒兄弟兩的糾葛強入到神洲十一號著陸的事件中,

怎麼看也覺得有些牽強。大約是想以兩個去異鄉討生活的浪子回鄉的故事,

影射那些嫌棄國家貧瘠而離開祖國後又歸國的人,

因為看到祖國的科技發展重新點燃了希望。

他們眼中的白晝流星,就是指引他們前進路上的星光。

然而在那麼重要的場合,允許兩個與重大科技事件無關的年輕人亂入嗎?

2016年的四子王旗絕壁沒有電影中陳飛宇和劉昊然表現的那麼貧窮落後。

因為喬治是內蒙人,離四子王旗比較近,所以對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感到有些失望。

除此之外的其他幾個單元,各有看點,儘管護航略顯蒼白。

第一單元,《前夜》,以開國大典前夜電動升旗設備的調試為故事背景,

黃渤一句「升旗升起的不是一塊紅布,而是一面旗幟,更是一個國家的尊嚴及世介面前的形象。

匱乏的物資、簡陋的設備,卻焊接出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和萬眾一心的強國夢。

前夜是最具時代感的一個單元,從戰亂中走出來的中國人,渴望和平,渴望有個安定的國家,

均從對升旗的關注中以小見大地體現了出來,黃渤看到升起來的國旗頓時淚目,

恐高的他為著心中的信仰克服了畏懼心理,用簡陋的設備成就了令億萬國人激情滿懷的一幕。

歷史記住了這一幕,而人民也將銘記那些為了強國夢無私奉獻的人們。

第二單元,《相遇》

這段故事是靜默的,有人說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相遇和分別是一種心酸的浪漫,

而其實這不是一種浪漫,更多的是一種無助。

倉央嘉措曾有」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詩句,

倉央嘉措的如來是佛教,而張譯的信仰是中國強國的科技夢。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是諸多科技工作人員在高度保密的制度下封閉式的試驗成果。

他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鑄就了最終的成功,

他們犧牲了親情、愛情只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科技強國。

他們從相識到相愛,不辭而別後相遇卻不能相認,這種情感上的痛楚是感同身受的。

當聽到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後,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原子彈爆炸時所釋放出來的蘑菇雲,更像是送給他們因偉大事業而錯過的愛情的最炫爛的禮物。

而他們愛而無果的愛情也因成就了偉大事業而成為最動人的故事。

第三單元,《奪冠》

這個單元的故事是最具生活氣息的,片中小男孩兒的演技使這個單元給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女排奪冠代表著不服輸的中國精神,而小美的出國反映出當時有許多精英人士放棄了建設祖國,

大批國人出國熱表現出他們對於新中國失去信心,而冬冬的堅持,以一個弱小的身體,

扶住電視天線,讓更多人看到女排的勝利,看到中國的希望,

影片中冬冬上屋頂時不小心掛在身上的條紋布,被風吹起,像極了超人英雄,

在見到爸爸時喜極而泣的表演,讓人笑中帶淚,

這是屬於中國人的笑和淚,我們就是這樣痛並快樂著,

一代又一代,砥礪前行,開拓共和國的未來。

第四單元,《回歸》

從談判桌上王洛勇的分秒必爭,到護旗手朱一龍和杜江的分秒不差,

無一不在記錄著1997年香港回歸的這一重大歷史時刻。

這一秒對於英國人來說是結束,但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開始。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升起國旗是中方談判的底線,

香港回歸是中華民族雪恥的歷史見證,而且也使中國的統一大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杜江和朱一龍兩位八零後演員緊張而又傳神的演繹出那個重大歷史時刻人們內心的激動和忐忑。

第五單元,《北京你好》

這個單元通過北京的哥司機張北京得到一張奧運會門票的故事,

告訴國人中國的強大和復興離不開每一個中國人,哪怕是基礎建設的農民工。

葛大爺一如既往的京式幽默使觀眾在前幾單元凝重的情緒中得到適當的放鬆。

這個單元更像是整部電影情感的中和劑,以輕鬆的台詞和故事情節,

稀釋了整部電影的說教和煽情意味。

第六單元,《護航》

其實這個單元和白晝流星一樣故事本身有些蒼白和單薄,

但其震撼之處在於中國軍人對於國家使命的看重。

宋佳首次以軍人形象示人,造型英姿颯爽,在飛機上與男兵敬禮和行注目禮時,

展現出巾幗英雄令人讚嘆的美,當飛機在藍天劃出美麗的彩虹線時,心裡是無比驕傲的。

整部電影最大的觀感在於我們今天祖國的強盛和我們所享受的幸福生活,

是無數先輩們以他們的青春和熱血鑄造而成的。

不忘初心、四海同心,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同身受的願望。

電影以建國七十年來不同時代不同歷史重大時期普通人的視角,

展現老百姓眼中的祖國,以平民視角真實的去看待祖國的發展和變化,

《我和我的祖國》之所以令人感動,具有票房號召力,也正緣於它的真實。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我和我的祖國》的讚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DhgnG0BMH2_cNUgGp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