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周末朋友圈最熱的四個字。
這部電影,是金馬影后周冬雨繼《七月與安生》之後,今年唯一一部作品,也是頂流易烊千璽強勢入駐,邁入演員行業備受讚譽的第一部代表作。
這部以高考、青春、校園霸凌為關鍵詞的影片,豆瓣評分高達8.5,上映之後首僅周末票房就突破5億元,樂觀預測最終票房將高達13億,可謂口碑票房雙豐收。
不得不承認,在國產電影中,《少年的你》的確很好。它選題大膽,尺度驚人,既真實地揭露了"鮮血淋漓"的校園霸凌,也從側面展現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性格的扭曲,以及弱者在公權力缺位時的絕望。
同樣是校園霸凌電影,《少年的你》比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要出彩的多。
但是,它雖然好,卻也沒有好到無可挑剔。
學渣、學霸成標配,青春電影恐成模式化
《少年的你》,講述的是一個女學霸陳念和小混混小北相互救贖的故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學霸和學渣的故事,更是一個男強女弱的故事。
雖然在學業和智商上,學霸陳念能夠碾壓小混混小北,憑藉高考鯉魚躍龍門,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賺著一個月好幾千甚至上萬的工資。
但是在當時,她只是一個飽受校園霸凌折磨的弱者,需要小北寸步不離的保護才能安然無恙。在這段關係中,一無是處的小北才是強者,陳念只是被保護的那一個。
事實上,男強女弱的組合已經不是首次在青春影視作品中出現了。
《惡作劇之吻》作為無數人珍貴的回憶,講述的就是F班笨蛋袁湘琴和A班天才江直樹的浪漫愛情故事;
于謙主演的電影《老師好》,裡面被偏愛的好學生安靜也和學渣兼小混混洛小乙有一段曖昧的過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青春洋溢的學霸沈佳宜,也和愛搗亂、學習差的學渣柯景騰有來往,成為他心裡的女神;
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同樣是帥氣多金的法學界大才子何以琛苦戀學渣趙默笙的劇情;
《一起來看流星雨》裡面,倔強又自卑的學霸楚雨蕁,與自大又自戀的學渣慕容雲海,也經歷了相識相戀的過程……
可以看出,男強女弱是現如今眾多青春影視作品中男女主角人物設定的固定模板:
女學霸和男學渣的結合,一定是女學霸成績拔尖卻家境平凡,需要家境富裕又帥氣多金的男學渣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尊嚴;
女學渣和男學霸,則是女學渣單純不諳世事,沒有主見,而男學霸不僅帥氣、博學多才還有一丟丟霸道,在女主受到外界傷害時挺身而出維護她,並給她優越的生活。
事實上,眾多青春影視作品都偏好這一模式,除了在情節上更具備看點外,主要還是與青春偶像劇的受眾有關。
據調查顯示,學霸學渣戀愛的偶像劇,受眾多是以經濟水平不高的年輕女性為主。
一項針對全北京1000多名受訪者的調查表明,喜歡青春愛情題材的觀眾占到40.1%,且受眾主要是13~24歲年輕人。
有關專家認為,當劇情中女主角的人物形象設定與自身條件相近時,女性觀眾易陷入"假象性的主體參與",自身情感會投入其中並進而建構起美好的愛情幻想。
也就是說,觀眾很容易把日常生活中不如意的自我代入到女主角色,渴望有一個類似的男主保護自己,並憑藉依靠男性實現一步登天的逆襲。
除此之外,男強女弱的人物設置還與社會觀念有關。
自古以來,因為生理構造的不同,大部分男女在自然經濟分工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性由於主外的分工,其地位逐漸上升,進而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主導的話語權,而女性由於主內的角色則被排除在公共活動之外,陷入以家庭為主要的活動空間的不利地位。
最終,男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會更高,成為有事業心、有才幹,能夠承擔大事業的代表,而女性則被期待成為溫柔順從、相夫教子的好太太。
久而久之,這種分工模式就會導致男女關係的固定化:男性更能承擔一切,所以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決定權。
不過,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進步,女性地位持續提高,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男主外女主內了。女性也能夠奮鬥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掌握自己人生的決定權。
也因此,男強女弱的影視作品,已經不能滿足絕大多數受眾,甚至會成為低齡、不諳世事的女性所做的不切實際的白日夢。
如此看來,《少年的你》電影過度美化了被霸凌者陳念的遭遇,畢竟在現實中,能遇到一個甘願付出生命保護自己的陌生人,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世界上,被霸凌的陳念很多,他們大多數,只能選擇自救。
當電影成為現實,小混混與女學霸會如何
退一萬步說,即便被霸凌的陳念遇到了小混混小北,也不會是電影中的結局。
小北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13歲那年就被母親拋棄,迫不得已成為社會底層的小混混,抽煙、打架是日常,每天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
活在陰溝里的他,沒錢上學也覺得讀書無用,靠著偷雞摸狗的小勾當來換點打遊戲的網費,還沒成年就已經留有案底……
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小混混,已經習慣了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營生,哪怕想要尋求改變亦是無力。
電影里有一幕是陳念被校園霸凌之後,不管不顧上了小北的摩托車,想要去一個地方發泄心中鬱結的情緒,可是小北把她帶到了家裡。
兩人坐在破爛的沙發上,小北問"你是不是喜歡我",陳念面無表情又帶有一絲貶低地說:"我喜歡你什麼?"言下之意,你有什麼值得我喜歡?
小北對他說:"不喜歡我,你跟我回家幹什麼?"這話也暗示的很明顯,他以為她跟自己回來,是默認了可以有進一步的行為。
可是陳念帶著不屑又惶恐的眼神拒絕了他,最終他什麼也沒做。
如果這是發生在現實里,恐怕會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
男女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係。青春期是少男少女生理和心理發生變化的重要時期,此時少男少女的性意識開始覺醒,對性充滿了幻想與渴望。
所以說,一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碰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還甘願跟自己回家的女學生,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
他只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哪裡懂得克制。
學霸和學渣之間的鴻溝,還體現在思想的巨大差異上。
在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裡面,高冷學霸面對學渣時,傲然直言:"我就是身處比你高很多的地方,俯視著你。"這樣的話看似幼稚,卻很現實。
在《少年的你》裡面,年紀輕輕就輟學的小北,連押題是什麼都茫然不知,在陳念質問他為什麼不讀書時,他義正言辭地回答"讀書沒用",陳念卻執拗地堅持"有用"。
如果說,陳念和小北的相遇和相知是源自對希望的共同渴望,那麼最終令這段感情分崩離析的也會是希望。
沒有父親,母親倒賣三無面膜欠債跑路,幼小的陳念獨自一人蹲在角落躲避來家裡鬧事的人,原本就支離破碎的生活,再加上被霸凌造成心理傷害,她唯一的心理寄託就是高考。考上北大,是她所有的希望,是她從深不見底的黑暗看到的最後的光。
為了實現這個希望,哪怕被霸凌,被錄製裸照視頻都始終含淚忍耐,碰上小北願意替她頂罪,縱然心中萬般愧疚,又如何能夠為了緩解心裡的自責坦然進監獄與他同在?
更別說,此時的她正面臨著已經塵埃落定的632分高分 ,只差一步就能步入心儀的大學改變命運。
知乎上曾有提問:學霸有可能喜歡學渣嗎?
裡面的評論形形色色,不少人分享自己成功相戀的故事,可其中一條評論卻說得相當透徹:
"學渣不只是成績差這麼簡單,大機率是家庭情況、自制力、專注力、智商、綜合素質都差。學霸愛上學渣並非完全不可能,但在那些僅存的案例中,也是因為被愛上的學渣成績不再那麼重要,其他方面能夠和學霸相互吸引和補充而已,比如家庭、顏值、修養、性格、能力……"
這話說的很現實,但很有道理。
在電視劇《小歡喜》裡面,學霸喬英子和學渣方一凡能夠成為發小,關係親密到可以共用一根吸管喝奶茶,這是因為兩人的媽媽是閨蜜,並且方一凡雖然學習不好,可是為人正直,性格開朗幽默,很受大家喜歡;
而喬英子的閨蜜——學霸桃子喜歡學渣季楊楊,也是因為季楊楊不僅長得帥,行事酷炫,而且他爸是市長,母親是天文館的高官。
這樣的家庭環境,足以讓桃子忽略季楊楊並不優秀的成績。
陳念和小北就不一樣了。
他們因一樁霸凌事件被拉扯到一起,哪怕兩人同樣心懷希望,想要從陰溝走出去,可小北卻沒有任何能夠走出去的資本,他沒錢,沒父母 ,沒一技之長,還留有案底,哪怕跟著陳念去了北京,依舊只能是一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
所以說,《少年的你》雖然動情,展現了一個小混混身上沒有淹沒的真善美,但是在現實面前,實在太多阻礙。
結語
不論如何,作為中國校園霸凌的第二部著作,《少年的你》已經遠遠超出了觀眾的期待。
從這部電影中,周冬雨證明了自己不是半個金馬影后,易烊千璽也憑藉專注和敬業給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更重要的是,公眾開始關注校園霸凌,開始思考家庭教育和社會支持等多方面的缺位。
如此看來,《少年的你》多少還是成功的。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圈外觀察室】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