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美在上周末相互加征了關稅,受影響較大的A股電子板塊今日集體走弱。但有一家公司卻逆勢迎來了漲停,公司扶搖而上的K線圖如下:
圖:視源股份周K線(來源:富途)
這家公司叫視源股份。投資者可能對這個名字會比較陌生,但經過今日漲停,視源的市值已經達到513億。在A股電子板塊中,視源的市值排名第十。從規模來看,這已經是一家科技小藍籌公司。
視源股份今日的漲停源於它超預期的中報。今年中期,視源股份實現營收72.0億,同比增長15.8%,實現凈利潤5.6億,同比增長46.5%。
視源股份之所以不引人注目,和它涉及的業務也有關係。公司主營顯示器板卡和平板業務,看起來並非特別高大上的業務,但就是在這種看似平常的業務中,視源做到了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白馬。
高速增長的視源股份
視源股份於2017年初上市,上市之前,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一直都在超高速的軌道上。上市之後披露的2017年、2018年年報以及2019年中報顯示,公司並沒有因為上市而懈怠,增速依然保持不錯。
圖:視源股份歷年營收及增速
單從營收增速來看,視源股份2019年營收增速是放緩的。相比2011年以來每年都是30%+的營收增速,2019年中期,視源股份的營收增速只有15.8%。
圖:視源股份歷年凈利潤(扣非)及增速
從凈利潤來看,卻有加速的趨勢。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電子原材料價格下降造成總體成本下降,從而毛利率有所提升;第二個是公司毛利率較高的平板業務收入占比提升,使得總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對於視源來說,顯示器板卡業務是其基本盤,而平板,包括用於教育行業的希沃平板和用戶會議業務的Maxhub平板,則是其近年新的增量。另外,如果公司能把板卡業務從電視拓展至白色家電,毫無疑問會成為公司發展的新引擎。
業務結構進一步完善
上文也提到,公司的營收主要包括傳統的顯示器板卡和平板終端兩部分。
圖:公司營收結構及各業務毛利率對比(來源:公司中報)
2019年上半年,公司板卡業務營收39.1億,同比增長8.8%,增速並不高,但由於電子原材料價格下滑,毛利率大幅提升6.8個百分點,達18.54%。
公司當前的板塊基本上都是液晶顯示主控板卡,即電視板卡。電視行業已經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市場,但行業的機會來自智能電視對非智能電視的替換,而智能電視相對於非智能電視來講,對板卡的要求會大幅上升。
圖:微鯨55Pro電視拆解後的板卡示意圖(來源:愛搞機)
參考視源2018年數據,智能板卡價值是非智能板卡的2.6倍,隨著智能電視滲透率的提升,電視板卡市場將繼續成長。
圖:全球智能電視滲透率
不過,從全球智能電視滲透率看,當前已經達到70%,即便未來達到100%,空間也已經不大。
2019年中期,視源智能電視板卡業務占比已經達到47.15%。對於公司來說,智能電視板卡業務的提升空間仍不小。
板塊業務,公司下一步是想從電視切換到白電,現在的白電越來越智能化,也需要用到具備更多功能的板卡。而電視板卡和家電板卡在產品屬性上有一定相似之處,憑藉在液晶電視智能控制方面積累的技術基礎、人才基礎、供應鏈資源和客戶資源,視源是有望在家電板卡市場繼續複製其在電視板卡上的成功之路。
今年3月7 日,視源發布可轉債募資方案,擬投資2.8 億元切入家電控制組件市場,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形成年產家電智能控制顯示模組280 萬片的出貨能力,形成年產家電智能控制板1100 萬片的出貨能力。項目建設期2 年,達產後預計可以新增銷售收入14.2 億元,新增稅後利潤1 億元。
除了板卡,視源股份另一塊重要業務是交互智能平板,具體來講主要包括教育用平板和會議用平板。
教育類平板主要通過公司旗下的希沃品牌實現,2019年上半年,公司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0.9萬元,同比增長14.2%。
圖:華師大老師通過希沃平板給學生上課(數據來源:公司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平板,並不是我們日常使用的ipad類小屏平板,而主要是上圖所示的用戶上課演示的大屏平板。
根據奧維雲網《2019年Q2中國大陸教育IWB市場研究報告》,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教育IWB(電子白板,即教育類交互式螢幕)產品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5.10%,市場整體銷售額同比下降12.70%,大環境並不理想。
在這種情況下,視源股份的希沃平板實現15%左右的增速,已經非常不錯了。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公司在交互智能平板銷售額市占率提升至40.40%,同比上升3.4%,仍位居行業首位,且優勢在擴大。
除了教育類平板,公司的會議平板增速更可觀。公司會議平板的主打品牌是MAXHUB,2019年中期,公司會議平板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39.6%。據奧維雲網的統計,MAXHUB交互智能平板銷售額市占率為32.40%,同比提升4.7%,和希沃平板一樣,擴大了第一名的優勢。
會議平板業務,會是公司未來兩年比較確定的一個增量。不過由於這一塊業務營收占比相對較小,對公司整體營收增速的貢獻會相對有限。
優秀的公司是否一定是優秀的股票?
除了不俗的成長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非常出色。2018年,公司的ROE為32.0%,ROIC為33.5%,這兩項指標在整個電子行業中都名列前列。
公司雖然是製造業企業,但卻採取代工模式,無論是板卡還是平板終端,大多外包給別的企業生產,在這種生產模式下,公司無需對固定資產進行大量投資, 因此公司資產較輕,周轉率很高。
資產質量方面,公司擁有很少的應收和很龐大的應付。2019年中期,公司應收帳款1.2億,應收票據4.2億,同時,應付帳款達到20.5億,應付票據1.7億。另外,公司預收帳款也達到7億。
這些數據都表明,公司對上下游的溢價能力都很強,儘管下游是京東方、TCL等大企業。
今年中期,公司研發投入4.5億,占營收比例為6.25%,這個比例中規中矩。
薪酬也能反映公司的發展狀況,2018年公司人均收入達29.5萬,在整個申萬電子行業中排名16,高于海康威視、大族雷射等明星企業。
估值來看,公司現在滾動市盈率(TTM)為43.42倍,在整個電子板塊中,估值中等。但良好的中報,有望刺激公司持續走出上漲行情,因為現在市場比較認可的,就是這類業績良好的科技股。
公司現在面臨一個問題是:板卡和教育類平板業務未來增速都會放緩,會議平板增速不錯,但現在體量尚小,智能白色家電的控制板業務放量仍有時日,且該業務會有一定不確定性。今年中期公司利潤的大增主要是因為成本的下滑和業務結構的優化,但需要注意到,公司營收放緩了,如果營收持續放緩,這個43倍(甚至更高)的估值其實也很難被支撐。
免責聲明
本文由投資顧問:張檳(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進行編輯整理,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