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成為癌症之首,不管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中,每年新發肺癌病例可達到78.1萬,而發現者中處於腫瘤晚期者則將近68%,可見我國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雖然肺癌每年死亡人數可達到60萬,但我們身邊依然有不少早期發現肺癌的患者,有效的治療後獲得了較好的預後及較長的生存期。可見早期發現腫瘤在提高腫瘤治癒率上有很大幫助。
空氣污染、生化壓力的增大、不良飲食生活習慣等均導致肺癌的高發,但很多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或部分症狀不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從而耽誤疾病的診斷,諸如以下幾種症狀。
1.咳嗽
約有50-75%的肺癌患者可出現咳嗽,但咳嗽這種非特異性的表現不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有時我們突然接觸冷空氣、食物或水會出現刺激性的咳嗽,感冒、支氣管炎、肺部感染等也均可出現咳嗽,且老慢支、肺膿腫等常以咳嗽、咳痰的症狀為主要表現,十分容易被忽略。但我們需注意長期咳嗽不愈,頻繁的咳嗽或者夜間睡覺時出現咳嗽,則需警惕,建議醫院檢查一下。
2. 胸痛
隨著吸煙人群的減少或生活中女性油煙吸入增加等等因素,近年來肺腺癌已超越鱗癌成為最多見的肺癌類型,這一類型多為周圍型肺癌,這樣的解剖結構導致其不易早期出現咳嗽,而是局部阻塞引起炎症後才會出現。但這樣的發病部位導致其常會累及胸膜,造成胸痛。其特點可能常常是隱痛,可在咳嗽、深呼吸時加重,疼痛時間較長無緩解或有以上特點者,需警惕。
3. 肩背部疼痛
肩背部疼痛有時候並非肺癌的主要表現,也易導致很多人忽略它,或認為是拎重物的結果、肩周炎等,其實肺尖癌或腫瘤局部侵犯壓迫神經也會導致患側肩部疼痛。
4. 身體消瘦
腫瘤是一種高消耗的疾病,腫瘤細胞可以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物質並無限繁殖,導致機體一直呈負平衡。無特殊原因下出現體重的減輕,需警惕腫瘤的發生。當然消瘦,並非肺癌的特異表現,很多腫瘤都可出現該表現。
肺癌的早期診斷依賴症狀有一定局限性,而每年一次低劑量螺旋CT則是有效的一種篩查方法。低劑量螺旋CT的使用既可以滿足低劑量的輻射又可滿足高清晰度觀察肺組織的目的。且隨著該檢查方法的普及,提高了I期周圍型肺癌的發現率,有數據顯示該類人群經手術後,預期10年生存期可達到92%。
綜上,如果有以上情況者則需引起注意,而對於一些高危人群如50-75歲,吸煙指數達400支及以上者,被動吸煙者,有腫瘤家族史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瀰漫性肺纖維化者則更需主動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