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會像玉米一樣取消托市嗎?

2019-07-29   農民小幫手

有網傳明年小麥就要完全取消托市了,完全按市場價格來運作,國家不會參與任何政府行為,今年的小麥下調托市價格就是一種試探性的行為。明年小麥能不能完全進入市場,咱現在也不好確定。假如小麥完全進入市場,成為一種商品,那會怎麼樣呢?

大家知道市場運作最基本的原理嗎?在市場經濟學中比較認可的理論是凱恩斯提出的市場供求理論:當市場上的這種產品供過於求的時候就會降價,當市場上這種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就會漲價。當然這種理論是一種比較正常化且不被外力干擾的情況下才能發生的。當有外力介入且干擾這種行為的時候,這種市場經濟學就完全失靈了。

現在市面上的產品基本上都在按市場行為在操作。我們平時經常聽說的股票市場、期貨市場,都是一些光聽說而看不見的東西。而我們的身邊經常發生的,看得見的,有蔬菜市場、服裝市場、木材市場等等。這些市場上運作的產品基本上就是隨行就市,價格變動比較大。

大家還記得2007年的經濟危機嗎?當時因為美國房地產的崩盤,中國的股票價格從8000多點降到1600點。使很多炒股的股民損失慘重、血本無歸。上吊的、喝藥的、跳樓的,自殺行為大範圍發生。這種市場中的股票因為信息的影響也好,莊家的操作也罷,都會脫離真正的市場行為,而使老百姓損失慘重。

而我們把這種行為拿到我們的小麥上來看,會怎麼樣呢?今年就因為下調托市價格,小麥的市場化就初現端倪。過麥期間,大量新小麥上市,自然有一段時間的小麥大量供應期,供過於求現象較突出,麵粉企業也是毫無節操的狠命降價。這一現象鬧得小麥貿易商人心惶惶,對市場上的小麥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收了賠錢,不收吧,咱是幹這一行的,不收小麥那怎麼叫做小麥生意呢。雖然國庫都陸續開秤,但是收購價格也是隨行就是,反正是儲備糧不是托市糧,價格自己說了算。

假如小麥市場完全按市場化操作,小麥大量供應期間,會因為小麥供過於求的原因,價格大量下滑。而到了小麥青黃不接的時候,價格也會大量上漲。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基本上得不到任何實惠,都是在價格最低的時候把小麥賣掉了。等到小麥價格大量上漲的時候,老百姓手裡有小麥的就寥寥無幾了。這樣的小麥市場會淘汰掉很多貿易商,不精通市場規律或不了解糧食價格波動的,大都會賠個底朝天,早晚淘汰出局。而真正生存下來的貿易商才是真正的精通市場規律的貿易精英。這樣的小麥市場就如同現今的玉米市場一樣,玉米剛剛上市時,市場收購價0.8元每斤,現在收購價1元每斤,一年內上漲25%左右。

所以啊,當小麥完全按市場化規律操作的時候,有一部分貿易商哭了,因為他們不懂市場規律,不知道如何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習慣了國家托底而後漲價的市場慣性。而有一部分貿易商卻笑了,他們精通市場規律,精通在市場行情下如何進行購銷行為。對這一部分人來說,小麥完全市場化,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樣的市場行為下,小麥市場上會出現部分小麥貿易商賠錢部分小麥貿易商掙錢的兩極分化現象。大家可以理一理這幾年玉米貿易商是不是有的做的不好的就賠錢了,做得好的就掙錢了。以後的小麥市場也會延續這種市場規律,小麥貿易商們可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說了這些是不是把有些貿易商下了一跳,其實各位大可不必擔心,小麥實行托市也就這幾年的時間,沒有了托市,國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叫中央儲備庫和地方儲備庫。作為保證糧食安全的國家部門,他們的收購價格是最有參考價值的。如果你能把准儲備庫這個脈搏的話,做好小麥貿易不是什麼難事。所以說啊,只要有國家儲備庫這個部門在,小麥市場化也只能是一種理論,完全市場化也是不大可能的。

(微小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