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陣痛,叫「給孩子買奶粉」,寶媽們漸成「精緻貧困戶」

2020-08-16     蔓德育兒

原標題:有一種陣痛,叫「給孩子買奶粉」,寶媽們漸成「精緻貧困戶」

什麼是"精緻貧困戶"?

這是調侃現代人的消費習慣,說他們生活看起來特別精緻,小酒喝著,小風吹著,偏偏口袋裡下一包方便麵的錢,都不知道在哪裡。

越來越多的寶媽加入了"精緻貧困戶"行列,感受著一種陣痛。

陣痛的名字叫"給孩子買奶粉"

網上曾有個很火的視頻,一個家庭生了三胞胎,喜慶勁兒還沒過去,一家人就愁上了。

三個娃光是一個月喝奶,就要喝出一堵"奶粉牆"。

既然是自家孩子,怎麼捨得讓她們喝廉價貨,光是一個娃,一個月奶粉錢就要1000塊,三個孩子一個月要喝3000,這還不算買衣服、玩具以及另一個開銷大頭尿不濕。

如今的寶媽們,大都是80後、90後,獨生子的一代,許多人也是精細著養大的。

誰不是三不五時地出去逛街,給自己買點漂亮衣服,吃上一頓精緻的大餐?

但如今打開錢包、點開支付軟體,首先想到的是:給孩子買奶粉的錢夠不夠。

我自己有三年沒有買過新鞋了,這些錢,都買了一罐罐的奶粉和尿不濕,屯了一箱又一箱。

我的閨蜜,曾經一周做一次美甲,跟我們逛街吃飯,手都要細緻著來,不然會把好看的指甲弄花。現在,頭髮扎著馬尾辮,指甲上光禿禿的,問她怎麼不講究了?她說一方面是沒時間,最重要的是,沒錢。

每個月拚命工作,像等待食槽里填食的豬,巴望著月底工資——然後給娃買這買那,買奶粉。

一個月一次的陣痛,比生理期還準時,還痛得令人窒息。

寶媽們為啥越沒錢越花錢

許多寶媽們越沒錢,越花錢,而且這樣的寶媽們,還有一個共同點:

不知道錢到底花哪去了。

這還不是最讓寶媽們生氣的,最難受的是,明明花了很多錢,自己省吃儉用——仍然不知道錢花在哪了。

為啥會有越沒錢越花錢的現象?

因為這些寶媽們覺得:必要

她們每次付費的時候,都會認為這是必要的,比如一次買奶粉都是買兩箱,又可以打折,還能喝很久。

這個錢,是不是很必要?

當然了,各家情況不一樣,消費能力不同,如果這筆錢在家庭收入里占比不是太誇張,倒是沒什麼問題。

可是,如果一個家庭,收入只有2000多,花1000多買打了折的奶粉屯著,借錢過日子,這也必要嗎?

有位單親媽媽,因為學歷不高,一直做著保潔的工作,工資也不高,一個月2300,每次買奶粉後,就沒有多少剩餘了,自己吃糠咽菜過得極為拮据,更不用提未來如果風險來臨,娘倆要怎麼挺過去。

給精緻貧困的寶媽們一些建議

01.量力而行

不要被廣告詞和一些所謂折扣吸引,看看自己荷包里有多少錢,不要賭博式地給孩子屯奶粉,屯尿不濕。就算這次省了一些,但其他的日用消費上沒有結餘,並不是好的生活方式。

02.儘可能攢點錢

給自己列個計劃,一周要攢多少錢,弄個存錢罐或者存銀行都可以,但這件事一定要做。這些錢,就從日常那些"必要"里摳,一定能攢出來的,時間夠長,這就是未來抗風險的辦法。

03.降低寶寶的用品標準

這不是不疼孩子,在合理的情況下,降低孩子的用品標準,孩子也可以成長起來。比如,如果沒有錢喝昂貴的進口奶粉,是不是可以用物美價廉的國產奶?某些進口尿不濕5、6塊,甚至10來塊一片,而部分國產尿不濕1塊多。把錢省出來,存起來不是更好嗎?

雖然,寶媽們想把最好的東西,買給自己的孩子,但能力畢竟有差異,攀比是不行的。有了孩子,越精緻就越貧困。

只有把生活過細緻,才是長久之計。

你是"精緻貧困戶"型的寶媽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y4QAHQBLq-Ct6CZPp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