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隻晶片龍頭股被「大基金」首次減持,二期基金明年投什麼?

2019-12-23     鬥牛財經

大基金的舉動歷來是半導體產業和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過去幾年,大基金一期投資覆蓋了包括製造、設計、封測、裝備、材料等產業鏈全領域,累計有效投資項目達到70個左右。

其中在A股市場,大基金一期投資了18家左右半導體上市公司,帳面浮盈十分可觀。在A股這些上市公司股價不斷攀升的同時,大基金一期也開始進入了投資回報期。

12月20日,兆易創新、匯頂科技、國科微陸續發布減持公告,三家公司均遭大基金減持不超1%股權。

根據12月20日收盤價測算,兆易創新市值為627.1億元,1%股權即為6.27億元;匯頂科技市值為933.6億元,1%股權即為9.33​億元;國科微市值為79.11億元,1%股權即為0.79億元,合計16.39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大基金一期成立於2014年9月,註冊資本987.20億元,投資總期限計劃為15年,分為投資期(2014-2019年)、回收期(2019-2024年)、延展期(2024-2029年)。

由此可見,2019年已經進入大基金一期的回收期。

近期,匯頂科技、兆易創新、國科微三家上市公司股價紛紛創歷史新高,匯頂科技更是一度突破了千億市值,成為A股首家破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公司。顯然,大基金在此時減持能實現更好的投資回報。

從投資領域來看,大基金一期以IC製造為主,具體分布為:集成電路製造67%,設計17%,封測10%,裝備材料類6%。從投資模式來看,大基金一期的投資方式包括公開股權投資、非公開股權投資、協助併購以及投資相關子基金公司等等,其中公開投資公司為23家,未公開投資公司為29家。

據統計,大基金一期投資了納思達、國科微、北斗星通、耐威科技、兆易創新、匯頂科技、景嘉微、三安光電、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太極實業、晶方科技、中微公司、北方華創、長川科技、萬業企業、安集科技、雅克科技共18家A股公司,帳面浮盈十分可觀。

截至目前,大基金一期累計浮盈達到351億元,其中18家A股公司累計浮盈290億元,2家港股公司合計浮盈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僅有北斗星通1家處於小幅浮虧狀態。

從浮盈絕對值看,前三家公司分別是中微公司(68.96億元)、中芯國際(57.96億元)和兆易創新(46.46億元),北方華創等6家公司浮盈介於10億元-40億元。從簡單回報率看,9家公司回報率超100%,前三強分別是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兆易創新。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大基金一期進入回收期,減持是正常操作,大基金肯定會繼續支持產業發展。目前,大基金二期已於2019年10月22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2041.5億元。

相比一期,大基金二期有一大特點,即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較為集中和成熟的地區均參與進來。目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產業集聚特徵,長江經濟帶的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全國七成以上,並湧現出諸如華為海思、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長電科技、中微半導體等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設備等環節領軍企業。

對比一期投向,大基金二期會更側重於投資哪些領域?目前市場有三種代表性觀點:一是認為「跟一期相比會有一些不同,但是大體不會變很多」,「不同」之處的一個表現是二期會投半導體下游的終端應用企業;二是認為重點投向可能更向設計材料設備等傾斜,同時增加下游應用;三是認為投資會集中在應用上,這對整個產業鏈會有帶動。

無論是哪種觀點,大基金二期會投應用端是共識。

為什麼應用端如此重要?因為應用端代表了最真實最前沿的市場需求,在培育引導產業方面,能夠有效牽引上游供給能力發展方向。比如作為應用終端的蘋果提升了整個手機供應鏈的水平,類似的,華為保證自身供應體系安全的過程中,必然會加強與上游晶片等企業合作,引導晶片產業發展。

萬聯證券認為,5G應用端將迎來快速發展期,AR/VR領域或將率先爆發。此前制約AR/VR發展的三方面問題(1)終端算力不足(2)低定位精度「眩暈感」(3)有線傳輸限制都將得到解決,5G的高傳輸、低延時特質有望全面打通內容端,AR/VR加速落地可期。

IDC在最新發布的預測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年全球在VR/AR領域的支出額將達到18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78.5%。預計2019-2023年VR/AR領域的年復合增長率達57%,有望持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商業領域將主導VR/AR市場增長,其中培訓及工業維護領域占比較高。消費者領域的支出在2020年將達到行業整體支出的37.4%,增速或略有放緩。VR遊戲及VR觀影是消費者領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uiAN28BMH2_cNUgrc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