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獨立,所以「離婚」對孩子影響不大

2019-10-22   媽咪參考

「本文由媽咪參考原創,感謝支持,歡迎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小宇帶女兒去遊樂場玩的時候注意到這樣一對母女:孩子看上去已經有六七歲大了,但走到哪都牽著媽媽的手,甚至玩什麼項目,都要媽媽跟自己一起玩。

這個媽媽也很配合,一直陪在女兒身邊,連滑滑梯都是將女兒抱在懷裡一起滑下來。

小宇本來還覺得這個孩子太不獨立了,還教育自己的女兒千萬不要這樣。直到幾個小時後,母女兩人玩得差不多要離開了,小宇才發現事情不對勁。

只見小女孩緊緊抓著媽媽的手,眼睛紅紅的問:「媽媽你能不能別走,我們像從前一樣生活在一起好嗎?」面對女兒的要求,媽媽很無奈,一句話也說不出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爸爸把孩子帶走了。

這時,小宇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已經離婚了,想必孩子是因為總也見不到媽媽才會一直黏著媽媽。

離婚,這個沉重的話題,傷害的不止是夫妻雙方,還有無辜的孩子。

有些孩子表面堅強,實際上內心已是千瘡百孔

有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是大人無法預料的,有些孩子甚至會因此造成人格扭曲。

一項不完全的統計數據表明:那些出自於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青少年時期的犯罪率能高達40%左右。

另外一個針對1000個離異家庭子女的統計佐證了這一點。這些家庭中,45%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25%的孩子情緒起伏不定,24%的孩子心理早熟。

1. 易引發不安全感

都說父母的關愛是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來源之一,完整的家庭有助於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長。

而那些父母離婚的孩子,往往跟父母之中的一方甚至其他親屬進行生活,會讓孩子產生父愛或母愛被剝離的感覺。

長時間的分離會讓孩子與父母產生距離感,遇到事情時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因此,在很多時候都會選擇自己承擔。

2. 易引發自卑心理

父母離異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當別的小朋友跟父母一起玩耍打鬧時,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家庭不正常而產生自卑心理。

3. 易引發逆反心理

有些孩子覺得父母不要自己了,性格就會走向極端,採取「破罐子破摔」的行為,對父母的管束和老師的教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做事時只考慮自己,不去想其他人,行為舉止越發出格。

4. 易引發嫉妒心理

當看到別的同齡人有父母關照,衣食無憂時,孩子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情感。這種情緒會驅使他們做出出格的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5. 易引發內疚心理

孩子小的時候往往不能分辨父母離婚的原因,而往往將責任歸咎於自己。這會讓他們產生「自己是不好的」、「自己沒有聽話才導致父母分開」等心態,從而產生內疚心理,甚至無法面對現實。

父母決定離婚,請最大程度地保護好孩子

1.提前告訴孩子,並解釋原因

如果父母決定離婚,最好在第一時間告訴孩子。因為小孩子的內心是最為敏感的,他會很容易覺察到事情不對勁。如果孩子在最後才知道,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覺得自己不被尊重。

好好跟孩子溝通,並解釋父母離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這只是父母兩個人的事,不要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

2.關注孩子心理發展,適時引導

孩子在父母離婚後,心理肯定會受到一定影響,父母要及時關注並在發現問題時第一時間介入。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怎樣,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變的,這有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媽咪嘮叨:

對孩子來說,父母離婚是一件天大的帶來,因為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實在非要走這一步,也要好好跟孩子溝通,避免孩子心理出現障礙。


媽咪參考,用科學的育兒經驗,給你絕對的乾貨分享,用專業知識為孕媽和寶寶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