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宮肌瘤的人:4種情況出現,或要進行手術切除

2019-10-21   家庭醫生雜誌

隨著每年體檢的普及,身體的小病小痛都「露出了馬腳」~

最近,小編的朋友小倩,剛剛去了體檢,查出子宮肌瘤!網上一查,就出現「子宮肌瘤不孕」、「子宮肌瘤手術」等字眼,被嚇得不輕......

那什麼是子宮肌瘤呢?有了子宮肌瘤會不會導致不孕?什麼情況下要動手術切術?關於子宮肌瘤的這些問題,小編今天就各位女性朋友們來說一說,大家最好要了解,畢竟子宮肌瘤女性多發~

什麼是子宮肌瘤?

首先,小編先告訴大家,患上了子宮肌瘤,別慌也別怕~

為啥呢?因為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雖然它的發生率高達30%以上,並且多發於育齡女性,但只有極少數有惡變的可能。

既然這種疾病這麼高發,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安全地帶」呢?

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因為多數女性患子宮肌瘤並沒有症狀。只有一部分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月經過多、腹部包塊、陰道分泌物增多、疼痛、貧血、不孕及流產、壓迫等異常症狀。

有了肌瘤,會影響生育嗎?

子宮肌瘤是否影響懷孕,與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是否有症狀有關。

如果子宮肌瘤較小,如B超提示肌瘤小於4厘米,位置又不是在靠近子宮腔或黏膜下,沒有導致月經等各方面改變,一般不會影響懷孕。

但是,如果肌瘤長在特殊的位置——輸卵管的開口,就可能堵住精子和卵子的相遇。如果長到宮腔裡頭,本來胎兒該待的地方出現一個瘤子,一山不容二虎,很有可能小孩就留不下來,導致流產。

另外,有的子宮肌瘤已引起症狀,如月經異常、盆腔疼痛,甚至泌尿系症狀如尿頻、尿急、遺尿等,還有的肌瘤壓迫直腸,引起大便習慣或形狀改變。這類肌瘤一般體積較大,容易引起流產,應考慮先做手術再懷孕。

一旦發現,什麼情況下要切除?

雖然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不是所有的肌瘤都是要切除,只有出現以下情況,才考慮做切除手術:

黏膜下肌瘤,一旦發現,可在宮腔鏡下摘除。

肌瘤伴有月經量增多。

肌瘤較大,直徑超過5厘米,尤其短期內生長較快者。

特殊部位的肌瘤,如宮頸肌瘤、闊韌帶內肌瘤等。

另外,雖然肌瘤的惡變率很低,但如果肌瘤較大,時間較長,短期間內增長的速度較快,就要密切關注,定時複查。